""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啥是鄭州大都市區?

2016年年底,國務院批覆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形成帶動周邊、輻射全國、聯通國際的核心區域。

這個“非常1+4”,優勢不一般。據估算,鄭州和4個“小夥伴兒”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

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謀劃“鄭龍頭”發展框架和功能佈局,破解行政區劃對“鄭龍頭”發展制約,推動鄭州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規劃》借鑑杭州、成都、武漢大都市區發展經驗,打造“青山綠水間”和“鐵路軌道上”的鄭州大都市區,提出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最終形成高度融合的網絡狀城鎮體系。

鄭州大都市區不是簡單地把中原城市群切小一點,而是更務實地去推動區域要素流動,強化“鄭龍頭”的經濟勢能和“極化效應”。

《規劃》指出,未來,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空間範圍的基礎上,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及汝州市、蘭考縣等省直管縣(市)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加快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空間發展格局,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一核

即鄭汴港核心引擎區,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四軸

即完善主要交通幹線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南北向沿京廣、東西向沿隴海等區域發展主軸輻射帶動能力,建設鄭焦、開港登功能聯繫廊道,打造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城鎮密集帶。

三帶

即黃河文化生態帶、嵩山—太行山區文化生態帶和農區田園文化生態帶,共同構成鄭州大都市區外圍綠環。

多點

即次級中心城市、新興增長中心、重點鎮和特色小鎮等構成的鄭州大都市區多層次發展空間。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啥是鄭州大都市區?

2016年年底,國務院批覆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形成帶動周邊、輻射全國、聯通國際的核心區域。

這個“非常1+4”,優勢不一般。據估算,鄭州和4個“小夥伴兒”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

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謀劃“鄭龍頭”發展框架和功能佈局,破解行政區劃對“鄭龍頭”發展制約,推動鄭州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規劃》借鑑杭州、成都、武漢大都市區發展經驗,打造“青山綠水間”和“鐵路軌道上”的鄭州大都市區,提出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最終形成高度融合的網絡狀城鎮體系。

鄭州大都市區不是簡單地把中原城市群切小一點,而是更務實地去推動區域要素流動,強化“鄭龍頭”的經濟勢能和“極化效應”。

《規劃》指出,未來,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空間範圍的基礎上,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及汝州市、蘭考縣等省直管縣(市)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加快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空間發展格局,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一核

即鄭汴港核心引擎區,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四軸

即完善主要交通幹線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南北向沿京廣、東西向沿隴海等區域發展主軸輻射帶動能力,建設鄭焦、開港登功能聯繫廊道,打造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城鎮密集帶。

三帶

即黃河文化生態帶、嵩山—太行山區文化生態帶和農區田園文化生態帶,共同構成鄭州大都市區外圍綠環。

多點

即次級中心城市、新興增長中心、重點鎮和特色小鎮等構成的鄭州大都市區多層次發展空間。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未來將是啥模樣?

作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長極,鄭州大都市區未來會是啥模樣?規劃、建設將有哪些新思路?空間佈局、交通配套、產業疏解、生態綠化等,將如何推進?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政府智囊和專家學者。

龍頭帶動承接農村人口轉移

定居城市,成為“城裡人”,是許多在鄭務工人員的夢想。未來一個時期,鄭州大都市區將是承載他們夢想的搖籃。

《規劃》分近中遠期分別提出了2020年、2025年和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目標。

眼下最急切要完成的目標

  • 到2020年,區域集聚人口達到20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人均GDP超過9萬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 展望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常住總人口將達2300萬—2800萬。

沒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很多產業無法生存和發展。

放眼國內,濟南合併萊蕪、成都代管簡陽、西安代管西鹹新區,新一輪中心城市行政區劃調整相繼啟動。與之相比,“鄭龍頭”功能定位與中心城區行政區劃偏小之間的矛盾也進一步凸顯,不利於承接更多的農民進城。因此,《規劃》提出,適時將鄭州周邊與市區發展連為一體的部分縣(市)納入市區管理,優化中心城區行政區劃結構,壯大中心城區規模和實力。

省社科院院長谷建全建議,加快推進中牟、滎陽、新鄭等縣(市)撤縣(市)設區,進一步優化鄭州中心城區的功能佈局,可以演繹出更多精彩的發展故事。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啥是鄭州大都市區?

2016年年底,國務院批覆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形成帶動周邊、輻射全國、聯通國際的核心區域。

這個“非常1+4”,優勢不一般。據估算,鄭州和4個“小夥伴兒”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

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謀劃“鄭龍頭”發展框架和功能佈局,破解行政區劃對“鄭龍頭”發展制約,推動鄭州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規劃》借鑑杭州、成都、武漢大都市區發展經驗,打造“青山綠水間”和“鐵路軌道上”的鄭州大都市區,提出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最終形成高度融合的網絡狀城鎮體系。

鄭州大都市區不是簡單地把中原城市群切小一點,而是更務實地去推動區域要素流動,強化“鄭龍頭”的經濟勢能和“極化效應”。

《規劃》指出,未來,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空間範圍的基礎上,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及汝州市、蘭考縣等省直管縣(市)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加快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空間發展格局,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一核

即鄭汴港核心引擎區,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四軸

即完善主要交通幹線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南北向沿京廣、東西向沿隴海等區域發展主軸輻射帶動能力,建設鄭焦、開港登功能聯繫廊道,打造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城鎮密集帶。

三帶

即黃河文化生態帶、嵩山—太行山區文化生態帶和農區田園文化生態帶,共同構成鄭州大都市區外圍綠環。

多點

即次級中心城市、新興增長中心、重點鎮和特色小鎮等構成的鄭州大都市區多層次發展空間。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未來將是啥模樣?

作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長極,鄭州大都市區未來會是啥模樣?規劃、建設將有哪些新思路?空間佈局、交通配套、產業疏解、生態綠化等,將如何推進?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政府智囊和專家學者。

龍頭帶動承接農村人口轉移

定居城市,成為“城裡人”,是許多在鄭務工人員的夢想。未來一個時期,鄭州大都市區將是承載他們夢想的搖籃。

《規劃》分近中遠期分別提出了2020年、2025年和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目標。

眼下最急切要完成的目標

  • 到2020年,區域集聚人口達到20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人均GDP超過9萬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 展望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常住總人口將達2300萬—2800萬。

沒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很多產業無法生存和發展。

放眼國內,濟南合併萊蕪、成都代管簡陽、西安代管西鹹新區,新一輪中心城市行政區劃調整相繼啟動。與之相比,“鄭龍頭”功能定位與中心城區行政區劃偏小之間的矛盾也進一步凸顯,不利於承接更多的農民進城。因此,《規劃》提出,適時將鄭州周邊與市區發展連為一體的部分縣(市)納入市區管理,優化中心城區行政區劃結構,壯大中心城區規模和實力。

省社科院院長谷建全建議,加快推進中牟、滎陽、新鄭等縣(市)撤縣(市)設區,進一步優化鄭州中心城區的功能佈局,可以演繹出更多精彩的發展故事。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骨架支撐打造“1小時通勤圈”

大都市區的空間形態,是有國際通行原則的,即“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

《規劃》指出,推動高速鐵路與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的無縫換乘,實現區域功能中心與門戶樞紐、外圍組團、相鄰城市中心區間的“三個15分鐘”高效銜接。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長星說,此舉意味著鄭州與周邊城鎮的通勤時間將控制在1小時之內,甚至只需要45分鐘,更加強化與功能中心的佈局耦合度。

通勤圈的提速,也為大都市區的產業集聚創造了條件。

《規劃》提出,要加快鄭州機場—許昌市域鐵路建設,可以推動許昌生物醫藥產業園、森源電氣製造基地、長葛產業新城等沿線重點產業園區開發;依託開港大道、機登洛城際鐵路,可以推動開港登旅遊文化廊道建設。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鄭州發展空間軸向外延伸,鄭州與通勤的空間關係越來越緊密,將從“點—軸”結構向“城市—區域”的都市區化結構演變。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啥是鄭州大都市區?

2016年年底,國務院批覆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形成帶動周邊、輻射全國、聯通國際的核心區域。

這個“非常1+4”,優勢不一般。據估算,鄭州和4個“小夥伴兒”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

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謀劃“鄭龍頭”發展框架和功能佈局,破解行政區劃對“鄭龍頭”發展制約,推動鄭州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規劃》借鑑杭州、成都、武漢大都市區發展經驗,打造“青山綠水間”和“鐵路軌道上”的鄭州大都市區,提出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最終形成高度融合的網絡狀城鎮體系。

鄭州大都市區不是簡單地把中原城市群切小一點,而是更務實地去推動區域要素流動,強化“鄭龍頭”的經濟勢能和“極化效應”。

《規劃》指出,未來,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空間範圍的基礎上,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及汝州市、蘭考縣等省直管縣(市)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加快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空間發展格局,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一核

即鄭汴港核心引擎區,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四軸

即完善主要交通幹線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南北向沿京廣、東西向沿隴海等區域發展主軸輻射帶動能力,建設鄭焦、開港登功能聯繫廊道,打造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城鎮密集帶。

三帶

即黃河文化生態帶、嵩山—太行山區文化生態帶和農區田園文化生態帶,共同構成鄭州大都市區外圍綠環。

多點

即次級中心城市、新興增長中心、重點鎮和特色小鎮等構成的鄭州大都市區多層次發展空間。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未來將是啥模樣?

作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長極,鄭州大都市區未來會是啥模樣?規劃、建設將有哪些新思路?空間佈局、交通配套、產業疏解、生態綠化等,將如何推進?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政府智囊和專家學者。

龍頭帶動承接農村人口轉移

定居城市,成為“城裡人”,是許多在鄭務工人員的夢想。未來一個時期,鄭州大都市區將是承載他們夢想的搖籃。

《規劃》分近中遠期分別提出了2020年、2025年和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目標。

眼下最急切要完成的目標

  • 到2020年,區域集聚人口達到20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人均GDP超過9萬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 展望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常住總人口將達2300萬—2800萬。

沒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很多產業無法生存和發展。

放眼國內,濟南合併萊蕪、成都代管簡陽、西安代管西鹹新區,新一輪中心城市行政區劃調整相繼啟動。與之相比,“鄭龍頭”功能定位與中心城區行政區劃偏小之間的矛盾也進一步凸顯,不利於承接更多的農民進城。因此,《規劃》提出,適時將鄭州周邊與市區發展連為一體的部分縣(市)納入市區管理,優化中心城區行政區劃結構,壯大中心城區規模和實力。

省社科院院長谷建全建議,加快推進中牟、滎陽、新鄭等縣(市)撤縣(市)設區,進一步優化鄭州中心城區的功能佈局,可以演繹出更多精彩的發展故事。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骨架支撐打造“1小時通勤圈”

大都市區的空間形態,是有國際通行原則的,即“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

《規劃》指出,推動高速鐵路與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的無縫換乘,實現區域功能中心與門戶樞紐、外圍組團、相鄰城市中心區間的“三個15分鐘”高效銜接。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長星說,此舉意味著鄭州與周邊城鎮的通勤時間將控制在1小時之內,甚至只需要45分鐘,更加強化與功能中心的佈局耦合度。

通勤圈的提速,也為大都市區的產業集聚創造了條件。

《規劃》提出,要加快鄭州機場—許昌市域鐵路建設,可以推動許昌生物醫藥產業園、森源電氣製造基地、長葛產業新城等沿線重點產業園區開發;依託開港大道、機登洛城際鐵路,可以推動開港登旅遊文化廊道建設。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鄭州發展空間軸向外延伸,鄭州與通勤的空間關係越來越緊密,將從“點—軸”結構向“城市—區域”的都市區化結構演變。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結構調整邁向產業鏈“中高端”

面對全球化分工,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集成,大都市區產業結構正在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結構調整越早,後期發展越受益。2016年,鄭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超過傳統資源型高耗能產業。近年來,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鄭州經濟增速穩步保持在8.0%以上。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金碚說,鄭州大都市區的傳統制造業總體上處於轉型升級過渡階段,相當多的企業在產業分工中處於中低端環節。能否抓住智能製造這一重大機遇,邁向產業鏈“中高端”,關係到中原城市群能否在區域競爭中實現“變道超車”。

《規劃》要求,搶抓產業轉移、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強化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提升農業綜合效益,推動鄭州大都市區產業加速向中高端邁進。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啥是鄭州大都市區?

2016年年底,國務院批覆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形成帶動周邊、輻射全國、聯通國際的核心區域。

這個“非常1+4”,優勢不一般。據估算,鄭州和4個“小夥伴兒”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

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謀劃“鄭龍頭”發展框架和功能佈局,破解行政區劃對“鄭龍頭”發展制約,推動鄭州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規劃》借鑑杭州、成都、武漢大都市區發展經驗,打造“青山綠水間”和“鐵路軌道上”的鄭州大都市區,提出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最終形成高度融合的網絡狀城鎮體系。

鄭州大都市區不是簡單地把中原城市群切小一點,而是更務實地去推動區域要素流動,強化“鄭龍頭”的經濟勢能和“極化效應”。

《規劃》指出,未來,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空間範圍的基礎上,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及汝州市、蘭考縣等省直管縣(市)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加快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空間發展格局,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一核

即鄭汴港核心引擎區,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四軸

即完善主要交通幹線和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南北向沿京廣、東西向沿隴海等區域發展主軸輻射帶動能力,建設鄭焦、開港登功能聯繫廊道,打造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城鎮密集帶。

三帶

即黃河文化生態帶、嵩山—太行山區文化生態帶和農區田園文化生態帶,共同構成鄭州大都市區外圍綠環。

多點

即次級中心城市、新興增長中心、重點鎮和特色小鎮等構成的鄭州大都市區多層次發展空間。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未來將是啥模樣?

作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長極,鄭州大都市區未來會是啥模樣?規劃、建設將有哪些新思路?空間佈局、交通配套、產業疏解、生態綠化等,將如何推進?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政府智囊和專家學者。

龍頭帶動承接農村人口轉移

定居城市,成為“城裡人”,是許多在鄭務工人員的夢想。未來一個時期,鄭州大都市區將是承載他們夢想的搖籃。

《規劃》分近中遠期分別提出了2020年、2025年和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目標。

眼下最急切要完成的目標

  • 到2020年,區域集聚人口達到20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人均GDP超過9萬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 展望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常住總人口將達2300萬—2800萬。

沒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很多產業無法生存和發展。

放眼國內,濟南合併萊蕪、成都代管簡陽、西安代管西鹹新區,新一輪中心城市行政區劃調整相繼啟動。與之相比,“鄭龍頭”功能定位與中心城區行政區劃偏小之間的矛盾也進一步凸顯,不利於承接更多的農民進城。因此,《規劃》提出,適時將鄭州周邊與市區發展連為一體的部分縣(市)納入市區管理,優化中心城區行政區劃結構,壯大中心城區規模和實力。

省社科院院長谷建全建議,加快推進中牟、滎陽、新鄭等縣(市)撤縣(市)設區,進一步優化鄭州中心城區的功能佈局,可以演繹出更多精彩的發展故事。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骨架支撐打造“1小時通勤圈”

大都市區的空間形態,是有國際通行原則的,即“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

《規劃》指出,推動高速鐵路與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的無縫換乘,實現區域功能中心與門戶樞紐、外圍組團、相鄰城市中心區間的“三個15分鐘”高效銜接。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長星說,此舉意味著鄭州與周邊城鎮的通勤時間將控制在1小時之內,甚至只需要45分鐘,更加強化與功能中心的佈局耦合度。

通勤圈的提速,也為大都市區的產業集聚創造了條件。

《規劃》提出,要加快鄭州機場—許昌市域鐵路建設,可以推動許昌生物醫藥產業園、森源電氣製造基地、長葛產業新城等沿線重點產業園區開發;依託開港大道、機登洛城際鐵路,可以推動開港登旅遊文化廊道建設。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鄭州發展空間軸向外延伸,鄭州與通勤的空間關係越來越緊密,將從“點—軸”結構向“城市—區域”的都市區化結構演變。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結構調整邁向產業鏈“中高端”

面對全球化分工,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集成,大都市區產業結構正在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結構調整越早,後期發展越受益。2016年,鄭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超過傳統資源型高耗能產業。近年來,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鄭州經濟增速穩步保持在8.0%以上。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金碚說,鄭州大都市區的傳統制造業總體上處於轉型升級過渡階段,相當多的企業在產業分工中處於中低端環節。能否抓住智能製造這一重大機遇,邁向產業鏈“中高端”,關係到中原城市群能否在區域競爭中實現“變道超車”。

《規劃》要求,搶抓產業轉移、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強化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提升農業綜合效益,推動鄭州大都市區產業加速向中高端邁進。

重磅!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涉及這些市縣
共建共享重塑城市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城市朝夕相處,城市應該一切從人的需求出發,成為溫暖可親、貼近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規劃》借鑑杭州、成都、武漢大都市區發展經驗,堅持把鄭州大都市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以生態、水利、能源、信息等為重點,統籌優化區域生態環保和基礎設施佈局,構建互聯互通、安全高效的大都市區功能網絡體系。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迎偉說,當前,關注生態綠色發展和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已經成為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化大都市區新一輪規劃的重要理念與趨勢,客觀上需要鄭州大都市區引導區域發展從追求生產價值轉向生活價值、從追求經濟導向轉向人本導向,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重塑城市和自然的關係。

《規劃》強調,要把綠色空間的保護增值和創新空間的培育,作為大都市區功能提升的重點。例如,推進鄭州大都市區黃河沿岸地區保護工作方面,要培育該地區文化、生態、教育、科研、遊憩、休閒等多種功能,探索沿線地區城鎮化發展的新模式與新路徑。

未來的鄭州大都市區,將令“近者悅,遠者來”,更具魅力。

來源 河南日報

編輯 於淼 李雅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