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浙江龍盛 投資 人力資源 莫迪 金融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8-11-29
浙江龍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0年8月,龍盛集團董事長阮偉祥訪問德司達總部。

2010年,對於浙江龍盛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浙江龍盛的這次海外併購,後來不僅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高度肯定,還被評為當年全球第三大化工行業新聞。在化工行業,海外建廠之類的投資並不少見,但能夠做到像浙江龍盛這樣,將一度搖搖欲墜的世界頂尖跨國公司攬入旗下,並且僅用兩三年時間就達到雙方完美融合,最終互相成就實現雙贏的,到目前為止,在中國民營企業中還真是鳳毛麟角。

運氣背後

在這次併購中,大多數人都只是佩服龍盛的眼光和魄力,卻不知道龍盛在“走出去”的這條路上已經努力了多年。若沒有之前一系列的“走出去”實戰,面對同樣的機遇,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2004年10月,龍盛出資1600萬美元設立了香港樺盛有限公司,主營貿易和投資,成為龍盛第一個“海外運作”的國際平臺,為龍盛後續國際化運作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人才支持。

2005年4月,龍盛與世界500強日本伊藤忠展開合作,建設年產30萬噸/年硫磺制酸項目,揭開了龍盛對外合作“聯手經營”的序幕。對於龍盛的國際化道路而言,當時龍盛正處於國際化發展的探索時期,通過與世界級先進企業的合作,有了貼身學習國際先進技術、現代化管理經驗的機會,同時也為自己的海外運作拓展了資源,積累了經驗。

2007年10月,龍盛通過樺盛公司參股了印度化工巨頭KIRI公司,獲得7.46%的股權,並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合資創辦了LONSEN KIRI公司。這是龍盛首次在海外與同行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也是中國染料企業跨國生產經營的突破。

2007年9月,時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現任印度總理莫迪與浙江龍盛集團董事長阮偉祥出席LONSEN KIRI的開工儀式。

機遇來臨

2009年,全球染料巨頭德司達公司因過於快速的擴張,在金融危機的寒冬中陷入流動性不足的困境。當時,印度KIRI公司聯合美國的投資者積極參與了對德司達的破產重組。2010年2月,在KIRI公司向德司達清算委員會提交方案最後期限的前一週,美國投資者突然改變了投資意向,導致前期KIRI公司的重組方案失敗。而這對KIRI公司而言,不僅意味著機會的喪失,更重要的是會拖累公司自身的生存和運營。

迫不得已,印度KIRI找到龍盛尋求合作,此時離最後期限只剩短短兩天時間。對於龍盛來說,做決定本身並不需要太多猶豫,真正棘手的是要在兩天之內將所有的收購操作完成。

此前,印度KIRI已經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毛里求斯KIRI出資設立了新加坡KIRI公司,專門用於併購德司達相關資產。在與時間激烈賽跑的48小時內,龍盛確定了收購方案:由龍盛的全資子公司樺盛公司出資2200萬歐元認購新加坡KIRI的可轉換債券,約定在5年之內隨時可以轉成股份,轉換完成後,龍盛將持有德司達(除美國以外)62.43%的股權。2012年12月,龍盛按照約定一次性完成了全部轉股行為,正式成為控股股東。

此次收購在中國染料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誌著中國染料企業真正登上全球中心舞臺。

點石成金

用一句話概括德司達破產重組案中的角色分工,那就是“印度KIRI啟動併購,龍盛完成重組”,而“重組”正是龍盛面臨的“挑戰”。

既然德司達的財務“失血”緣於戰線拉得太長,因此龍盛對它的“止血”就從收縮戰線開始。龍盛對德司達的產能、成本結構和組織管理流程進行了整合,包括人力資源的優化、全球產能轉移等工作,下決心關掉了兩家德國工廠、一家印尼工廠,原先的700多員工通過裁汰冗員,變為200多人。

同時,龍盛對德司達先後注入了15億元的流動性,進行了總部職能剝離,歐洲業務整合,研發和服務功能的重新評估、定位和精簡,加強採購供應鏈管理,優化全球庫存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銀行信用、供應商信用逐步恢復。

龍盛與德司達之間的融合是重中之重,雙方也進行了分工定位。重組後的“龍盛”與“德司達”,是作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品牌來運作,既保持了德司達在品牌、技術、企業文化層面的連貫性,又在科研、採購和銷售網絡上與龍盛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優勢互補,達到各自運營效率的提升,並且還執行差異化市場策略,實現各自市場價值的最大化。

實踐證明,這是真正的雙贏。通過收購德司達,龍盛實現了其名下超過30個生產和銷售實體、7000家客戶、全球近21%市場份額的共享,同時在生態環保、專利技術、供應鏈管理、國際化運作上也再上一個新臺階,成為世界級紡織用化學品生產和服務商。而德司達也在2013年徹底擺脫破產清算的陰霾,銷售額超過國際競爭對手克萊恩和亨斯曼的紡織部門,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進入了穩定發展的全新階段。2014-2017年,德司達連續4年淨利潤都在1億美元左右。

“公司併購,不僅是個物理過程,更是個化學反應過程。我們也在思考,德司達這個案例能否複製、借鑑。沒有一個項目是絕對好或絕對差的,後面的整合更重要。”浙江龍盛集團董事長阮偉祥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表示,企業“走出去”不是簡單生產過程的轉移,而是要找到提升發展的方向,其真正目的是為了讓國內的資本和產能與海外的先進技術融為一體,從而實現共贏。

浙江龍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6年5月,龍盛藉助德司達美國的平臺成功併購美國特殊化學品製造商Emerald公司,成功進入食品化學品領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