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星文學/野夫散文選

"

北極星文學/野夫散文選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野夫: 原名,張志強,男,1967年7月生,1986年參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在土地局任土地測繪股股長;1987至1995年在農業局任辦公室幹事、辦公室主任;1996年在縣下鄉辦任辦公室主任;1997年至今在縣人大從事文書工作。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西作協會員、臨汾市作協會員。著有散文集《親情樹》《梧桐樹》。散文作品《秋雨之夜》獲第二屆路遙青年文學紀念獎,《一曲童謠唱響戎子酒文化》獲第四屆中國散文二等獎,小說《老趙》獲全國短篇小說二等獎,散文《駝鈴聲聲響》被收錄中國文聯出版的《當代文學作品精選》。

青巖古鎮

文/野夫

離開青巖古鎮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總是魂牽夢繞地閃現出青巖那如洗幽藍的天空,絲絲遊雲,安閒恬適;那條用青石鋪就的狹長街巷,溼潤光潔,烏黑髮亮;街巷兩邊那透著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小巧別緻,玲瓏秀氣;就連那特色美食“狀元蹄”、“酸湯魚”、“玫瑰糖”的餘香至今還掛在嘴邊,夢裡口水時常打溼枕巾一大片。青巖古鎮就在這不經意間銘刻在心頭,至今難以忘卻了。

"

北極星文學/野夫散文選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野夫: 原名,張志強,男,1967年7月生,1986年參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在土地局任土地測繪股股長;1987至1995年在農業局任辦公室幹事、辦公室主任;1996年在縣下鄉辦任辦公室主任;1997年至今在縣人大從事文書工作。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西作協會員、臨汾市作協會員。著有散文集《親情樹》《梧桐樹》。散文作品《秋雨之夜》獲第二屆路遙青年文學紀念獎,《一曲童謠唱響戎子酒文化》獲第四屆中國散文二等獎,小說《老趙》獲全國短篇小說二等獎,散文《駝鈴聲聲響》被收錄中國文聯出版的《當代文學作品精選》。

青巖古鎮

文/野夫

離開青巖古鎮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總是魂牽夢繞地閃現出青巖那如洗幽藍的天空,絲絲遊雲,安閒恬適;那條用青石鋪就的狹長街巷,溼潤光潔,烏黑髮亮;街巷兩邊那透著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小巧別緻,玲瓏秀氣;就連那特色美食“狀元蹄”、“酸湯魚”、“玫瑰糖”的餘香至今還掛在嘴邊,夢裡口水時常打溼枕巾一大片。青巖古鎮就在這不經意間銘刻在心頭,至今難以忘卻了。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方圓3平方公里的青巖古鎮,有四條正街,26條小街和巷道佈滿了古鎮的建築群。走進古鎮,沿街兩邊高低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接連撞擊著眼球,讓人目不暇接。青石壘砌的文昌閣門樓古樸簡約,沿階踏進文昌閣,青石奠基,小巧、精細、別緻的文昌閣樓展現眼前,閣樓重簷頂兩端,飛龍翹首,傲笑四方;閣樓簷上烏黑的瓦片,似一冊冊瓦書重疊有序,瓦書記載了天啟三年(1623年),青岩土司班麟貴守土有功,奏準在青巖堡南一公里建城,取名青巖城,以控制八蕃十二司,後其子班應壽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對青巖城進行維修,並在南門外增建一門——定廣門。同時,瓦書似乎還記載了青巖史上的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平剛先生故居、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祕密居住活動的蹤跡。門廳正上方懸掛著“萬世師表”的大匾,字體剛勁俊秀,萬古流芳。立柱房簷交匯處,精巧的木雕點綴其間,浮雕、鏤雕的圖案,清晰別緻,手法嫻熟,線條流暢,令人稱讚。閣樓內墨香撲鼻,名人字畫布滿其間,東側書案文房四寶整潔雅緻,也許是濃濃墨香薰染,也許是名人字畫的感染,引得多位文友摩拳擦掌,揮毫潑墨,大顯一番技藝。中華文脈能夠歷代繁衍傳承,經久不衰,文昌閣、文廟等古建築的存在除了見證歷代王朝對文化的重視外,更主要的是彰顯歷史文化發展的縮影和延續。

穿行在南北正街,街面彎曲,高低不均,清一色的青石街面烏黑光潔,這大概與貴州多雨潮溼的氣候有關吧。街面兩旁錯落著高低不一的閣樓,重簷遮蓋了街道大部分面積,幽藍的天空就這樣被重簷阻擋成彎曲的長窄條狀,如果不是商賈現代音樂的輔助,人在街面行走,大有穿越古代苗族風情的味。“黔之韻”商鋪傣族、苗族民族服飾琳琅滿目,各種民族樂器應接不暇,葫蘆絲髮出的悠長樂曲,那真是情也悠悠、樂也悠悠,讓人沉醉;謝姑媽玫瑰糖勾引著舌尖上的味蕾,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拿上一小塊放在嘴裡嚼覺,傳統作坊的香甜豈能拿一個“甜”字形容,簡直是滿口留香呀!

向南離開正街,穿過巷道,用青石片壘砌的圍牆,形成了一座座不同風情的民族古院落,風趣的小院連名字起得都很雅緻,“紫日雅苑”、“狀元府邸”……但不管是什麼樣的院落,都離不開“青巖”,門樓、石階、閣樓奠基都是清一色的青巖,“青巖古鎮”那真是名不虛傳。

"

北極星文學/野夫散文選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野夫: 原名,張志強,男,1967年7月生,1986年參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在土地局任土地測繪股股長;1987至1995年在農業局任辦公室幹事、辦公室主任;1996年在縣下鄉辦任辦公室主任;1997年至今在縣人大從事文書工作。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西作協會員、臨汾市作協會員。著有散文集《親情樹》《梧桐樹》。散文作品《秋雨之夜》獲第二屆路遙青年文學紀念獎,《一曲童謠唱響戎子酒文化》獲第四屆中國散文二等獎,小說《老趙》獲全國短篇小說二等獎,散文《駝鈴聲聲響》被收錄中國文聯出版的《當代文學作品精選》。

青巖古鎮

文/野夫

離開青巖古鎮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總是魂牽夢繞地閃現出青巖那如洗幽藍的天空,絲絲遊雲,安閒恬適;那條用青石鋪就的狹長街巷,溼潤光潔,烏黑髮亮;街巷兩邊那透著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小巧別緻,玲瓏秀氣;就連那特色美食“狀元蹄”、“酸湯魚”、“玫瑰糖”的餘香至今還掛在嘴邊,夢裡口水時常打溼枕巾一大片。青巖古鎮就在這不經意間銘刻在心頭,至今難以忘卻了。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方圓3平方公里的青巖古鎮,有四條正街,26條小街和巷道佈滿了古鎮的建築群。走進古鎮,沿街兩邊高低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接連撞擊著眼球,讓人目不暇接。青石壘砌的文昌閣門樓古樸簡約,沿階踏進文昌閣,青石奠基,小巧、精細、別緻的文昌閣樓展現眼前,閣樓重簷頂兩端,飛龍翹首,傲笑四方;閣樓簷上烏黑的瓦片,似一冊冊瓦書重疊有序,瓦書記載了天啟三年(1623年),青岩土司班麟貴守土有功,奏準在青巖堡南一公里建城,取名青巖城,以控制八蕃十二司,後其子班應壽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對青巖城進行維修,並在南門外增建一門——定廣門。同時,瓦書似乎還記載了青巖史上的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平剛先生故居、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祕密居住活動的蹤跡。門廳正上方懸掛著“萬世師表”的大匾,字體剛勁俊秀,萬古流芳。立柱房簷交匯處,精巧的木雕點綴其間,浮雕、鏤雕的圖案,清晰別緻,手法嫻熟,線條流暢,令人稱讚。閣樓內墨香撲鼻,名人字畫布滿其間,東側書案文房四寶整潔雅緻,也許是濃濃墨香薰染,也許是名人字畫的感染,引得多位文友摩拳擦掌,揮毫潑墨,大顯一番技藝。中華文脈能夠歷代繁衍傳承,經久不衰,文昌閣、文廟等古建築的存在除了見證歷代王朝對文化的重視外,更主要的是彰顯歷史文化發展的縮影和延續。

穿行在南北正街,街面彎曲,高低不均,清一色的青石街面烏黑光潔,這大概與貴州多雨潮溼的氣候有關吧。街面兩旁錯落著高低不一的閣樓,重簷遮蓋了街道大部分面積,幽藍的天空就這樣被重簷阻擋成彎曲的長窄條狀,如果不是商賈現代音樂的輔助,人在街面行走,大有穿越古代苗族風情的味。“黔之韻”商鋪傣族、苗族民族服飾琳琅滿目,各種民族樂器應接不暇,葫蘆絲髮出的悠長樂曲,那真是情也悠悠、樂也悠悠,讓人沉醉;謝姑媽玫瑰糖勾引著舌尖上的味蕾,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拿上一小塊放在嘴裡嚼覺,傳統作坊的香甜豈能拿一個“甜”字形容,簡直是滿口留香呀!

向南離開正街,穿過巷道,用青石片壘砌的圍牆,形成了一座座不同風情的民族古院落,風趣的小院連名字起得都很雅緻,“紫日雅苑”、“狀元府邸”……但不管是什麼樣的院落,都離不開“青巖”,門樓、石階、閣樓奠基都是清一色的青巖,“青巖古鎮”那真是名不虛傳。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狀元府邸”因趙以炯而得名,趙氏家族為青巖望族,原籍湖南長沙府湘縣人,始祖趙洪美於康熙年間遷入貴陽,至趙以炯時已有七代。家族以務農為本,家道殷富。耕作之餘,家族子弟讀書習文,詩禮家風。趙氏一門五進士一經魁,家族顯赫。趙以炯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及第,殿試獲一甲第一名,成為雲貴兩省破天荒文狀元而大魁天下,歷任翰林院修撰、四川鄉試副考官、廣西提督學政、會試同考官。趙氏故居,建築考究,小巧別緻,窗櫺、用具雕刻圖案細膩,刀法線條流暢。室內青石鋪地,字畫懸壁,古樸典雅,古風猶存,與趙以炯肖像四目對視,似乎總能感覺到他的雄韜偉略灼灼逼人,兩手後置手拿書卷,學古書院的威嚴之氣依然令人敬仰。

驕陽掠過頭頂,肚腩咕咕發著牢騷,一群文友在小鎮飯館齊聚。聽導遊講,來青巖,必須品嚐青巖的“狀元蹄”,或許能給大家帶來好運。“狀元蹄”有個典故,傳說趙以炯平時有個嗜好,愛吃青巖鎮的滷豬蹄,光緒十二年赴京趕考,一舉成名後,青巖古鎮的滷豬蹄,一夜之間轉身一變成了“狀元蹄”,惹得許多青年才俊不遠萬里,來到青巖古鎮下榻“狀元客棧”,吃上一會“狀元蹄”,以求獲得功名。眾文友起鬨,那我們也做一會狀元吧。還別說一大盤“狀元蹄”,玫瑰紅的顏色,油光亮麗,入口軟綿滑潤,肥而不膩,也許是飢餓的緣故,一大盤“狀元蹄”頃刻之間,蠶食殆盡。

傳說總歸是傳說,但古鎮的“狀元蹄”品嚐過後,確實回味無窮。

離開餐館,登上定廣門,定廣門創建於清順治十七年,嘉慶三年(1788年)青巖武舉袁大鵬對青巖城重修。咸豐三年(1853年)青巖團務總理趙國澍對青巖進行修整,城牆加建4米寬的戰道,設有敵樓、垛口等軍事設施。

多彩貴州,一個小小的青巖古鎮,就讓一個“彩”字,宣化出巨大的魔力,引得四方遊客紛至沓來,攪動得古鎮不得安寧。

薦稿:雪紛飛

責編:冬月之戀

"

北極星文學/野夫散文選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野夫: 原名,張志強,男,1967年7月生,1986年參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在土地局任土地測繪股股長;1987至1995年在農業局任辦公室幹事、辦公室主任;1996年在縣下鄉辦任辦公室主任;1997年至今在縣人大從事文書工作。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西作協會員、臨汾市作協會員。著有散文集《親情樹》《梧桐樹》。散文作品《秋雨之夜》獲第二屆路遙青年文學紀念獎,《一曲童謠唱響戎子酒文化》獲第四屆中國散文二等獎,小說《老趙》獲全國短篇小說二等獎,散文《駝鈴聲聲響》被收錄中國文聯出版的《當代文學作品精選》。

青巖古鎮

文/野夫

離開青巖古鎮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總是魂牽夢繞地閃現出青巖那如洗幽藍的天空,絲絲遊雲,安閒恬適;那條用青石鋪就的狹長街巷,溼潤光潔,烏黑髮亮;街巷兩邊那透著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小巧別緻,玲瓏秀氣;就連那特色美食“狀元蹄”、“酸湯魚”、“玫瑰糖”的餘香至今還掛在嘴邊,夢裡口水時常打溼枕巾一大片。青巖古鎮就在這不經意間銘刻在心頭,至今難以忘卻了。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方圓3平方公里的青巖古鎮,有四條正街,26條小街和巷道佈滿了古鎮的建築群。走進古鎮,沿街兩邊高低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接連撞擊著眼球,讓人目不暇接。青石壘砌的文昌閣門樓古樸簡約,沿階踏進文昌閣,青石奠基,小巧、精細、別緻的文昌閣樓展現眼前,閣樓重簷頂兩端,飛龍翹首,傲笑四方;閣樓簷上烏黑的瓦片,似一冊冊瓦書重疊有序,瓦書記載了天啟三年(1623年),青岩土司班麟貴守土有功,奏準在青巖堡南一公里建城,取名青巖城,以控制八蕃十二司,後其子班應壽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對青巖城進行維修,並在南門外增建一門——定廣門。同時,瓦書似乎還記載了青巖史上的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平剛先生故居、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祕密居住活動的蹤跡。門廳正上方懸掛著“萬世師表”的大匾,字體剛勁俊秀,萬古流芳。立柱房簷交匯處,精巧的木雕點綴其間,浮雕、鏤雕的圖案,清晰別緻,手法嫻熟,線條流暢,令人稱讚。閣樓內墨香撲鼻,名人字畫布滿其間,東側書案文房四寶整潔雅緻,也許是濃濃墨香薰染,也許是名人字畫的感染,引得多位文友摩拳擦掌,揮毫潑墨,大顯一番技藝。中華文脈能夠歷代繁衍傳承,經久不衰,文昌閣、文廟等古建築的存在除了見證歷代王朝對文化的重視外,更主要的是彰顯歷史文化發展的縮影和延續。

穿行在南北正街,街面彎曲,高低不均,清一色的青石街面烏黑光潔,這大概與貴州多雨潮溼的氣候有關吧。街面兩旁錯落著高低不一的閣樓,重簷遮蓋了街道大部分面積,幽藍的天空就這樣被重簷阻擋成彎曲的長窄條狀,如果不是商賈現代音樂的輔助,人在街面行走,大有穿越古代苗族風情的味。“黔之韻”商鋪傣族、苗族民族服飾琳琅滿目,各種民族樂器應接不暇,葫蘆絲髮出的悠長樂曲,那真是情也悠悠、樂也悠悠,讓人沉醉;謝姑媽玫瑰糖勾引著舌尖上的味蕾,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拿上一小塊放在嘴裡嚼覺,傳統作坊的香甜豈能拿一個“甜”字形容,簡直是滿口留香呀!

向南離開正街,穿過巷道,用青石片壘砌的圍牆,形成了一座座不同風情的民族古院落,風趣的小院連名字起得都很雅緻,“紫日雅苑”、“狀元府邸”……但不管是什麼樣的院落,都離不開“青巖”,門樓、石階、閣樓奠基都是清一色的青巖,“青巖古鎮”那真是名不虛傳。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狀元府邸”因趙以炯而得名,趙氏家族為青巖望族,原籍湖南長沙府湘縣人,始祖趙洪美於康熙年間遷入貴陽,至趙以炯時已有七代。家族以務農為本,家道殷富。耕作之餘,家族子弟讀書習文,詩禮家風。趙氏一門五進士一經魁,家族顯赫。趙以炯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及第,殿試獲一甲第一名,成為雲貴兩省破天荒文狀元而大魁天下,歷任翰林院修撰、四川鄉試副考官、廣西提督學政、會試同考官。趙氏故居,建築考究,小巧別緻,窗櫺、用具雕刻圖案細膩,刀法線條流暢。室內青石鋪地,字畫懸壁,古樸典雅,古風猶存,與趙以炯肖像四目對視,似乎總能感覺到他的雄韜偉略灼灼逼人,兩手後置手拿書卷,學古書院的威嚴之氣依然令人敬仰。

驕陽掠過頭頂,肚腩咕咕發著牢騷,一群文友在小鎮飯館齊聚。聽導遊講,來青巖,必須品嚐青巖的“狀元蹄”,或許能給大家帶來好運。“狀元蹄”有個典故,傳說趙以炯平時有個嗜好,愛吃青巖鎮的滷豬蹄,光緒十二年赴京趕考,一舉成名後,青巖古鎮的滷豬蹄,一夜之間轉身一變成了“狀元蹄”,惹得許多青年才俊不遠萬里,來到青巖古鎮下榻“狀元客棧”,吃上一會“狀元蹄”,以求獲得功名。眾文友起鬨,那我們也做一會狀元吧。還別說一大盤“狀元蹄”,玫瑰紅的顏色,油光亮麗,入口軟綿滑潤,肥而不膩,也許是飢餓的緣故,一大盤“狀元蹄”頃刻之間,蠶食殆盡。

傳說總歸是傳說,但古鎮的“狀元蹄”品嚐過後,確實回味無窮。

離開餐館,登上定廣門,定廣門創建於清順治十七年,嘉慶三年(1788年)青巖武舉袁大鵬對青巖城重修。咸豐三年(1853年)青巖團務總理趙國澍對青巖進行修整,城牆加建4米寬的戰道,設有敵樓、垛口等軍事設施。

多彩貴州,一個小小的青巖古鎮,就讓一個“彩”字,宣化出巨大的魔力,引得四方遊客紛至沓來,攪動得古鎮不得安寧。

薦稿:雪紛飛

責編:冬月之戀

古鎮位於貴陽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

北極星文學編委

總顧問 : 楊克

顧問團委員:

楊克 周瑟瑟 綠島 大槍 雪野

林栩 風過園林 鄒曉慧 班琳麗

雲子 張黎明

(排名不分先後)

總策劃師:雪野

副總策劃師:苗旭宏 綠蔭

總編:空城

執行副總編: 青春

現代詩歌主編:郭宗社 副主編 特霞

編輯 :醉紅顏 青海 金子 麥先森

古詩詞主編: 素心禪客 副主編:李傑清 編輯: 破劍

散文主編:魯風 副主編:冬月之戀

編輯 :紫雲兒

小說主編:錦衣衛 編輯: 鄉音

文圖編輯: 青春 紫雲兒 責編: 冬月之戀

稿件管理:雪紛飛

北極星文學群主編: 雪紛飛 副主編: 阿蘭 車森

管理員: 影子

金牌主播:指尖輕語

本文為北極星文學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