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出身的張雲雷,是否具有成為歌手的資本和“野心”?

《探清水河》讓張雲雷聚集了非常大的人氣,這首旋律優美的“小曲兒”也成了他的音樂代表作。而首支單曲《毓貞》發佈之後,他的半隻腳已經邁入了流行樂壇。師承相聲名門,傳統曲藝出身,張雲雷能否登上流行音樂的舞臺,他是否具有成為一個歌手的資本和“野心”呢?

首先,張雲雷有成為一個流行歌手的資本。儘管活躍在德雲社的舞臺上,但讓他大紅大紫的並不是“說相聲”,而是“唱小曲兒”。從小跟著師傅郭德綱學習太平歌詞、蓮花落等傳統唱段,除了練就了一副好嗓子,張雲雷的聲樂素養也絕對稱得上專業。曲藝不同於戲曲,唱戲的嗓子唱不得流行歌曲,而曲藝是一種說唱藝術,它與流行音樂之間只是演唱形式的不同。對張雲雷而言,曲藝的基礎是他唱歌的優勢,而不是禁錮條件。

其次,憑著溫文爾雅的公子相貌,以及《探清水河》《大西廂》等經典唱段,張雲雷已經積累了很廣泛的人氣。他的粉絲中,年輕人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在這些擁泵中,真正因為相聲喜歡張雲雷的其實並不多,多數是緣於他的氣質,以及那一首首“繞樑三日”的小曲兒。

張雲雷的“唱”已經為他吸引了大量支持者,而他距離流行樂壇,差的只是幾首真正的流行歌曲。

張雲雷對於流行音樂有“野心”嗎?有。全新單曲《毓貞》的創作者是容千,他並不是一位曲藝工作者,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民謠音樂人。《毓貞》裡面用到樂器也不是三絃兒與大鼓,而是吉他和貝斯。所以,儘管這支單曲的旋律有著曲藝味道,但它仍然可以看作是張雲雷真正意義上的、首次對流行音樂的嘗試。

另外,在德雲社、以及《歡樂喜劇人》等綜藝節目的舞臺上,張雲雷經常演唱流行歌曲,這彰顯了他對流行音樂的喜歡。而單曲《毓貞》發行後表明希望開“演唱會”的想法,則充分顯示了他對流行音樂舞臺的嚮往與“野心”。所以說,張雲雷踏入流行樂壇,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他等待的只是一個成熟的時機。

綜合來看,張雲雷有成為一個歌手的條件和實力,但我個人的觀點是,他可以入行流行音樂,但不建議徹底摒棄曲藝。原因有三:其一,他的優勢在“小曲兒”,而不在流行歌曲,華語樂壇不乏能唱歌的人,但能唱“小曲兒”的歌手卻很稀少;其二,流行樂壇更新迭代太快,在沒有足夠創作能力和優秀音樂作品的情況下,很容易被超越,而曲藝的藝術家則是“越老越吃香”。其三,同為“雲”字輩的岳雲鵬,理論上已經徹底踏入了娛樂圈,大紅之後留下的卻是觀眾對賣萌的“審美疲勞”,這是一個前車之鑑。

其實,相聲和曲藝沒落的原因不只是大眾審美的變化,作品難出新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郭德綱紅了這麼多年,說的依然是老段子,唱得依舊還是他早年改編的《照花臺》。相比較現代人缺失的曲藝創作能力,寫一首流行歌曲確實更為簡單,一個流行歌手成名的速度也比說相聲、唱大鼓要快得多。這看似是一條捷徑,但對於出身曲藝的張雲雷來說,也是一個沒有退路的冒險。於張公子而言,與其做一個流行歌手,遠不如做曲藝界裡唱歌最好聽的那一個更為穩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