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可能是武功最接近第一的高手,這話是金庸的原話。

張無忌是高手嗎?當然!“光明頂大戰”中,張無忌力挫六大派高手,名震天下,世人推為“天下第一”。張三丰讚許他內力深厚,平生所遇人物,只有郭靖大俠,覺遠高僧,和自己能有這樣的修為。少林寺孤身救父,力戰修為已經“登峰造極”的“渡”字輩三大神僧,絲毫不落下風。足可見年紀輕輕的張無忌已是眾人心中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為什麼說張無忌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

(李連杰版的張無忌英俊狠辣,打鬥場面精彩絕倫,邱淑貞版的小昭令人眼前一亮)

但問題是,即便張無忌的武功能位列當世絕頂高手第一人,但放之於整個金庸武俠群俠中,他能稱得上是最接近第一嗎?恐怕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不能。

眾所周知,金庸武俠的巔峰之作是《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四部作品不管是從故事、人物、作品深度哪方面來講,都達到了成熟時期的金庸作品的新高度。湧現出了無數眼花繚亂的蓋世武功和縱橫江湖的俠客。

僅可以列出的絕頂高手就有“天龍三結義”(蕭峰、虛竹、段譽)、無名掃地僧、張三丰、逍遙子、獨孤求敗、王重陽等十數人。論及武功、名氣,個個都不遜於這個優柔寡斷的張教主。但事實上,經過綜合的分析以及金庸當年留下的伏筆,說張無忌最接近第一是有確切依據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張大教主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金庸筆下最接近“第一”的高手的。

客觀上,張無忌身處千年武學史最輝煌的時代

這話乍一聽有點唬人。要說輝煌,有哪一場大戰能和《天龍》中那場震古爍今的少林寺大戰相媲美呢?還真有,就是《倚天》中的光明頂大戰。這頭我們摁住,先來解釋為什麼張無忌身處千年武學最輝煌的時代。稍有了解的讀者都知道,金庸武俠裡有著諸多博大精深的武學典籍,而在這些神奇典籍的金字塔端,有四本書堪稱是空前絕後,被譽為金庸“四大絕學”。是哪四本書呢?《九陽真經》、《九陰真經》、《易筋經》、《神照經》。而這四大絕學只在某一個時代一同現世過。大家可能回過神來了。沒錯,元末明初!張無忌所處的時代。

此時,最精深的絕學、(金庸四經、降龍十八掌、太極拳)最鋒利的神器、(倚天劍、屠龍刀、聖火令)最影響後世的大宗師、(張三丰)最鼎盛的的組織(滅元朝的明教教眾數百萬)......風雲際會,這些客觀條件匯聚在一起一同將武學史的輝煌推向了至高無上的巔峰!

而這一切,都為張無忌在客觀上提供了最好的環境和氛圍。

為什麼說張無忌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

(馬景濤版張無忌,依舊展現了“咆哮帝”的風采,周海媚和葉童的表演也堪稱經典)

主觀上,張無忌繼承了習武者應具備的所有最佳潛質

有些人天生就是練武的材料。半死不活的酒鬼令狐沖,偏偏就能接下風清揚的衣缽。當初風清揚覺得令狐沖冥頑不化,但沒想到,嶽不群卻收了一個聰明弟子,獨孤九劍的口訣他聽一遍就能記住。以至於風清揚欣慰地說:“這就好辦了。”相比之下,丐幫的魯有腳就差勁的多。虧得黃蓉閱歷日深,脾氣穩重不少,要不然,肚子裡的孩子非被這個無敵笨人氣出來不可。張無忌就是這樣的材料,練武的絕世奇才。

張無忌的基因是萬里挑一的好。爹是武林最傑出的少年奇才,“鐵畫銀鉤”文武雙全。娘是西域有名的美人,智謀韜略,萬里挑一。師公是武術史上的劃時代的宗師張三丰,外公是名震江湖的一教之主,義父是明教準教主。張無忌一生出來,就具備了習武的一切條件和潛質。前期命途多舛,成了孤兒,又被玄冥神掌打成重傷,碰見胡青牛,學了只幾年醫術,就被蝶谷醫仙嘆為可傳衣缽之人。

《乾坤大挪移》是何等的神功,上載每練一層,聰慧者至少要練七年,即便此時張無忌身懷九陽神功,但坐那兒半天就喝涼水似的把一本絕世祕籍一口氣練到頂層,這也聰明的太離譜了。後來學龍爪手跟太極,靠的除了乾坤大挪移和九陽的支持外,還是從張真人口中一語道破天機,“此子悟性極高!”翻遍整部金庸全集,恐怕也只有段譽可以和張大教主媲美了。

為什麼說張無忌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

(吳啟華版的張無忌,儒雅溫和,黎姿版的趙敏最鬼靈精怪,美麗動人)

其三,張無忌身懷三大絕世神功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首先,我們必須對這三大神功是一個什麼樣的級別有個大概瞭解。《九陽真經》是金庸筆下當之無愧修行內功的第一心法。練成之後,體內各大小週天自動運行,真氣源源不斷生出,還可以在身體表面自動形成防護牆,即所謂的“金剛不壞之體”。任何力道襲來,都能反彈躲避。困擾崆峒耆宿和青翼蝠王數十年的頑疾,在他九陽內力的一衝而過之下消弭於無形,簡直令人匪夷所思。《天龍》中有兩門嚇人的武學,一個是降龍十八掌,一個是六脈神劍。稱為武學雙璧,佔據著掌法和劍法的第一。事實上呢,降龍十八掌雖然剛猛無儔,但全靠內力支撐,前兩三掌先聲奪人,一而再再而衰,從來沒有人一連轟出十八掌,因為到不了那個時候內力早就斷了。六脈神劍是無形劍氣,只聽劍氣縱橫,不見刀光血影,是很多人心中排名第一的武功。事實上,蕭峰和段譽的內功修為遠不及張無忌。蕭峰仰仗天賦和磅礴的英雄氣概,段譽則是外來的內力雜亂無章,一旦碰上張教主這樣的內功修為到了絕頂的高手拼內力,最後高下自現。可以設想,蕭峰幾丈之外催掌堪稱奇蹟,張無忌卻能數十丈高塔凌空接人;段譽有六脈神劍劍氣加上凌波步法,張無忌則以九陽神功避趨之,再加上可以媲美凌波微步和《葵花寶典》的乾坤大挪移身形步法及聖火令之詭譎的招數,段世子絕難招架得住。張無忌仰仗的首先就是《九陽真經》中的功夫,當年覺遠大師圓寂前,張三丰、郭襄、無色和尚在座前聽傳,三人各學到《九陽真經》一部分,此後少林、武當、峨眉,雄霸江湖。這三派靠著九陽神功的幾分之一底子就雄視江湖,這本經書究竟有多神奇,我們只能張大嘴巴想象了。

乾坤大挪移是什麼功夫?最簡單來說,就是身形步法瞬間轉移的至高心法,也是西方武學(波斯明教)至高代表。中土明教有三位大名鼎鼎的教主:方臘(《水滸中》中的那貨)、第五代教主(傳聞憑空練到第五層乾坤大挪移稱霸江湖,猛人)、張無忌。都得力於這門神奇無比的武功,當初楊逍將乾坤大挪移練到第三層就能抗衡明教護教法王和五散人聯手的攻擊,可見這門武功的高深莫測。這門功夫幾乎是為張無忌量身定做的,九陽神功的最好搭檔,身懷這門絕技,任你武功再高(渡厄神僧)身形再俊(韋一笑)也討不到半點便宜。虛竹子數百年功力堪稱古今第一。張無忌年紀尚輕,此一項無法與之匹敵,但九陽神功打底,催動乾坤大挪移,至快至慢,至詭至異,隨心所欲,克敵制勝,料應不難。虛竹飛渡懸崖必須依靠長劍借力,就是因為靠吸別人的內力終究不能圓轉自如,不像張無忌,已經到了“返實為虛”的境界。

太極拳,張真人百歲之時創出的奇功。在世界範圍內流傳之廣,影響之大無出其右者。這套軟綿綿的掌法絕然不同於古往今來任何一家拳法,之高深,之博大,之神妙堪稱垂範百代,由此武當與少林分庭抗禮,共稱武林北斗泰山。張無忌學了這門功法,每次克御強敵如總教使者、少林神僧、西域喇嘛,往往以柔克剛化解之。少林三大神僧以近三百年功力對抗這個二十多歲的少年,太極圓轉之中,千鈞之力化於無形,佔不了半分便宜。此後張真人更是悉心傳授要訣法門,成為張教主的壓軸神技。假以時日,不僅三僧已不足道哉,放眼天下,誰又能與其爭鋒?劍魔獨孤求敗劍法似乎已經超然入聖,無劍無形,大巧不工。太極中無招有招的綱領,儘可當之克之。一句話,用不完的內力(九陽),最波詭雲譎的招數(聖火令),最變幻莫測的身法(乾坤大挪移),無招勝有招的奇功(太極),天下武功任你有形無形,見沒見過,莫不能當!

這三大神功哪一樣拎出來都可以傲立於武學史上。且綜合其五大戰績(光明頂力挫六大派,武當山報廢西域三雄,萬安寺凌空救群雄,靈蛇島智取寶樹王,少林寺持平三大神僧)即堪稱戰神級別。

最重要的,張無忌最年輕,潛力不可限量。

為什麼說張無忌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

(蘇有朋版本的張無忌堪稱經典,把木訥無主見的張無忌塑造的非常成功,賈靜雯版的趙敏和高圓圓版的周芷若,亦都成為經典,最養眼和被認可的版本之一。此圖是三人在新版《天龍八部》中再聚首的劇照,時光荏苒,當初青澀的張無忌,已經有了一代宗師的風範)

作者的伏筆和暗示

《倚天》結尾,周芷若的忽然造訪,要張無忌記住她三個條件的約定,張無忌手中的筆,倏然掉落。文章戛然而止,眾多的續文之中,我們甚至可以假設金庸當初有過更為龐大的武俠野心——九陰九陽。假如周芷若最終同趙敏一起嫁給了張無忌,那麼勢必將《九陰真經》傳授給夫君,九陰九陽融為一體,真有那一天,那張無忌是古今第一人也不遑多讓了。這絕非臆斷。原因有二:

其一,朱元璋最後陷害張無忌,當了皇帝以後必然對這位武功絕世的教主忌憚三分,為防止其報仇報復,他必會全力追殺這個心腹大患。為了張無忌的安危,周芷若也會這麼做。

其二,幾人飄然海外,沉心於武學,憑張無忌的悟性,定能融匯兩家武學之精華,創出一門古往今來不曾見的神妙武功。成就金庸武學的至高境界,金庸留下了這個遺憾,卻留下了一個無窮無盡的想象之美。故而,金庸才會說,張無忌可能是他筆下最接近第一的人,想必話語背後,也暗含這幾層意思。張無忌太年輕了,有的是資本將武學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且他有足夠的資源(周芷若手上有《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能夠達到這一宏偉的目標。開句玩笑,就算周芷若還是得不到無忌哥哥,為了自己的安全,她也必須要靠張無忌來保全和將他作為自己的依靠。又撒嬌又送經書的,趙敏整天都得操碎了心。

眾口難調,是以雖有很多話還沒有展開但也應該戛然而止了,權作是十萬言論中的一字半語而已。

為什麼說張無忌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

(鄧超版的張無忌是比較失敗的一版,但把張無忌的一身正氣演了出來。)

讀到這裡的朋友會發現,在縱向對比過往高手時,忽略掉了兩位至關重要的人物。

沒錯,掃地僧和張三丰。在眾人眼裡他們才應該是頭把交椅的最有力的競爭者。老僧是佛陀的化身,老道是無量的尊者,兩人的修為早已經超凡入聖,脫出紅塵俗世,江湖紛擾。書中有線索:《天龍》裡作者用了菩薩來形容老僧,《俠客行》中,評論前世宗師,只有一句達摩祖師與張三丰祖師可堪並列。

我不說,你該知道此二人的地位了吧。

張真人被假空相打成重傷,掃地僧被蕭峰打斷肋骨,無非是通過這樣的情節使二人“人”的形象更加飽滿而已。張真人以內力灌入俞蓮舟耳後令其起死回生,掃地僧揮手間斃掉蕭遠山、慕容博,兩人用的是大道德,大佛法,而不是所謂的武功和內力。是以許多排行榜總將兩位仙佛人物拉進來,怎麼也說不通。故而不作比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