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張任 劉備 龐統 劉璋 李治亞文史博客 李治亞文史博客 2017-09-03

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張任璋手下的大將,此人弓馬嫻熟,而且頗知兵法,是劉璋非常信任的將領。他最著名的戰例是殺死了劉備的副軍師龐統,讓劉備元氣大傷。

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龐統求功心切,一路奪關斬將,只想爭得西川頭功。鄧賢身死,泠苞犧牲,劉璋的軍隊正是士氣低落的時候。吳懿、劉璝跟大家商議戰勝敵兵的方法,張任說:“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最為要緊,我帶三千人埋伏在那兒,必有所獲。諸公堅守雒城,勿得有失。”忽報漢兵分兩路來攻城,張任帶著三千兵馬,抄小路埋伏在偏僻的山路邊。魏延兵趕過來,張任叫大家不要驚動他,由他過去。他就等著劉備來呢!來的人卻是龐統,只是騎著劉備的白馬。張任把龐統當成了劉備,要置他於死地。他說:“騎白馬的人一定是劉備,大家聽我的命令,不要放過他。”張任下了命令,龐統桃代李僵,有來路無退路。“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直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死於亂箭之下。”

不過即便如此,這麼英勇的將領,如果為劉備所用,照樣斬關奪隘,那麼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其一,劉備心有千千結。龐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甚至是心頭肉,出征西蜀,劉備連諸葛亮都沒帶,只帶了一個謀士龐統,這龐統也很厲害,連獻妙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後來劉備採取中計,果然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樣的人死了,當然讓劉備心裡不爽。

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其二,張任對劉璋忠心耿耿,不願投敵。張任被張飛押到劉備跟前,劉備說:“蜀中眾將,望風披靡,紛紛投降,你為什麼不肯為我做事?”張任怒目圓睜,恨不能一口將劉備吞到肚子裡去:“好女不嫁二夫,忠臣豈肯侍奉二主?”劉備心裡還是敬重張任,愛惜他是個人才,勸他:“別不識時務,只要你從今天開始,死心塌地為我做事,就可以饒你活命。”張任說:“今天就是投降,爾後我也會變卦。要殺要剮,不要等了,隨你們的便。”大義凜然,慷慨赴死。

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事實上,張任一死,也就讓蜀漢少了主心骨。俗話說“西蜀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眾所周知人才凋零成為西蜀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早在殺張任時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與西蜀劉氏離心離德的禍根。四川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戰火紛飛,刀兵四起的東漢末年一度遠離戰火。劉璋雖然懦弱,卻也能把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依靠的是兩群人,文的靠以法正、許靖為首的一班謀士賢臣;武的仗著張任、李嚴、嚴顏為首的一班武將。對於劉備的入川,益州文武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文官以張鬆獻地圖為代表是熱烈歡迎,劉皇叔的名望勢力,雄才大略,對於有政治戰略眼光的文人來說,更是“良木”,值得擇而棲之。武將以張任為代表,從軍人角度,只知道保家衛國,大擺“鴻門宴”強烈牴觸劉備的入侵。“攻城其次,攻心為上”,劉備進佔西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理應用懷柔政策安撫益州文武之心。大概是因為龐統之死的刺激,亦或是對於自己的“仁義”在西川沒有取得他所期望的那種迴應,劉備充滿了復仇心理,當泠苞詐降再次被擒時,劉備氣沖沖毫不猶豫地把他推出去斬首。可惜!泠苞的降而復叛確實理虧,他再次被綁入中軍帳時臉上有慚愧之色,泠苞武功並不弱,可以和劉封、關平匹敵,如果劉備能給他一個機會,必定以死相報。同時也可以彰顯劉皇叔的仁義,令人失望的是劉備沒有這樣的度量。

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可見殺了張任,其實是堵死了西蜀的賢才之路,後來劉備諸葛亮招募的人物,大多是投降派,很少有鐵骨錚錚的漢子,這些人最後也慫恿劉備的兒子劉禪投降曹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