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林氏宗祠 兩岸根緣的鄉愁地標

海雲家廟

漳浦林氏宗祠 兩岸根緣的鄉愁地標

海雲家廟正堂

漳浦林氏宗祠 兩岸根緣的鄉愁地標

攀龍林氏家廟

漳浦林氏宗祠 兩岸根緣的鄉愁地標

攀龍林氏家廟內景

漳浦林氏宗祠 兩岸根緣的鄉愁地標

路下林氏家廟

林姓是漳臺第二大姓,兩岸林家一脈相承,枝繁葉茂,歷代名人輩出。作為兩岸林氏後裔血濃於水、宗族情深的歷史見證,林氏宗祠成為漳臺兩岸林氏族人敦宗睦族、尋根探源的鄉愁地標,也是維繫兩岸根緣的親情紐帶。

在漳州市漳浦縣,林姓總人口達14萬多,是林姓的大縣。明清時期漳浦林氏大量遷徙臺灣,宗支繁多,族裔興盛。明崇禎年間的林泗,鄭成功時期的林超,康熙年間的林委、林雲、林振,清康熙末年至乾隆時期的林秀俊以及霧峰林家等都是來自漳浦。

漳浦林姓多為晉代林祿公後裔,著名的有莆田遊洋林昌後裔的“路下林”,長樂後市林慎思後裔的“烏石林”,莆田九牧後裔的“港頭林”,開漳林孔著後裔的“新路林”等。漳浦林氏宗祠涉臺淵源深厚,早年移居臺灣的漳浦林氏先輩,從家鄉帶去祖宗神主,在居住地建造祠堂,他們大多沿用祖地堂號,續寫祖家族譜,因此漳浦林氏宗祠也是兩岸眾多林氏後裔的共同祖祠和精神家園。

海雲家廟 規制恢宏

海雲家廟亦稱烏石大廳,位於漳浦縣浯江村。由林普玄等創建於明正統十三年(1447年),此後歷代多次維修。海雲家廟坐西北向東南,為三進五開間懸山頂,建築面積達1080平方米。整個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大埕、門廳、前堂、天井廡廊、正堂、天井、後堂等,建築規格極高。家廟設大門及左右偏門,牆鬥鑲高浮雕麒麟圖,明次間牆面採用木櫺窗。正堂設祭祀祖先的神龕,堂上懸“探花及第”“進士”“旌表貞義”等匾額。左次間供奉有明萬曆間南京禮部尚書林士章坐像。海雲家廟規制恢宏,為閩南地區祠堂建築所罕見。

據記載,烏石林氏始祖林安(晉安郡王林祿公第二十八世)於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由長樂後市遷徙漳浦浯江西徑(今巖埭社)。林安傳四子,分衍四宗,俗稱“四世開四宗”,四宗均稱海雲家廟,其中以烏石海雲家廟為大。明清時期,烏石共出進士11人,舉人25人,貢生、太學生40人,科舉仕宦80多人,為古時漳州府最顯赫的望族之一。

歷史上烏石林姓有不少人東渡臺灣,分衍至臺北、臺中、臺南、高雄、鳳山、宜蘭、彰化、南投、基隆、雲林等地。如明崇禎年間的林泗,鄭成功時期的林超,清康熙年間的林委、林雲、林振等,雍正年間的林協、林捷、林良三兄弟,乾隆年間的林篤、林道等。目前,烏石林氏在臺裔孫有上萬之眾。

路下林家 枝繁葉茂

路下林氏家廟位於漳浦縣深土鎮路下村。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為二進三開間。整個建築由大埕、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堂上正中懸“崇燕堂”匾,兩邊是“武進士”及“父子總鎮”匾,祖龕兩側對聯有“十德堂中深樹德,九龍門內再騰龍”等。祠堂兩側龍虎門上的石雕頗具特色,一邊雕刻有萬字紋門臼,一邊是喜(鵲)樂(鹿)圖案。

路下原稱鷺廈,因路下始祖林大用祖祠設於路下,故稱路下林。路下林的祖源在舊族譜裡沒有詳載,目前大多將其接在晉安郡王林祿公(274-357)第十六世林昌公派下。路下始祖大用公生子亨、子貴、子賢、子慕、子華、子德、子淵七子。元末兵亂,兄弟散居各地,子亨居七都桔林、苦竹(今赤土鄉),分衍灶山東平、大水堀、園頭,支分沙西五社、古雷五社。子貴居路下守祖,傳東庵、庵下梧、車鰲、綏安麥園埔、長橋春光龜湖、溪內田厝等地。子賢居七都橋頭,傳衍赤土下宮、分支海澄普賢、港尾世林、馬坪仙都、後焙、東山浯壟、港西、九都後姚、下堀。子慕居平和五寨埔坪,支分龍峰頭、侯門,傳衍深土後戴、舊鎮東厝、盤陀上洞、南浦鄉、中西林場、石榴崎溪。子華居石榴攀龍,傳衍勝利、溫鬥、六鰲、臺灣台中、臺北等地。子德居赤湖,傳衍田墘、湖西尾山、西丹,清初“遷界”時返居山尾。子淵居霞美,支分東山康美、薌城康山等。

路下林枝繁葉茂,後裔眾多,子孫分衍達9萬多人,佔漳州林氏人口的26%,為漳州市林氏最大支派,號稱“人丁一斗麻”。路下林姓於清初開始移居臺灣,之後多次大量入臺,後裔主要定居於彰化、臺中、臺北、苗栗等地。清初臺灣淡水廳大甲社大墾主林秀俊,清朝兵器專家、臺灣水師副將林亮,平和埔坪渡臺的霧峰林家,著名經濟專家林毅夫等均出自該派下。

攀龍林氏 渡臺鳳凰

攀龍林氏家廟又名“龍山堂”。祠堂始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初名“龍輝祠堂”。家廟坐南朝北,為二進三開間懸山頂,建築由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建築面積達500平方米。龍山堂神龕兩邊楹聯為“鷺廈分居六百年前開基可考,龍山啟族廿二傳後衍派無窮”。大堂柱聯為“歷年六百餘燕翼貽謀洋洋如在,傳世廿二後崇功報德念念不忘”,大堂橫樑正中懸掛有林豐正題寫的“源遠流長”匾。正門對聯為“鴦樹芳傳根深蒂固,瓶池水滿源遠流長”。

在攀龍村流傳著“鳳凰渡臺”的美麗傳說。清康熙五十二年(1720年)攀龍林氏第十二代孫林秀俊(號成祖,又號天成),移居臺灣淡水廳大甲社。林成祖到臺灣後,招募人員開荒造田,由於他吃苦耐勞又善於經營,農田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幾年間在臺北盆地開墾出農田數萬畝,年收租谷達十多萬石,成為當地的大墾主。此後,林成祖又投巨資開鑿大甲圳、大安圳、永豐圳等溝渠,總長度達數十里,引水灌溉農田萬餘畝。由此林成祖家族興旺發達,富甲一方,其事蹟被載入《臺灣通史》。林成祖作為攀龍林氏六世祖鳳公後人,被兩地族人尊稱為“鳳凰”。此後凡是攀龍林氏後人都被稱為“鳳凰”。

臺灣前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的祖籍地也是攀龍村,林豐正是攀龍林氏的第十九代孫,他把自己和臺灣的攀龍林氏宗親都稱作“攀龍人”。臺灣攀龍林氏後人熱心祖地公益事業,曾先後捐資重修攀龍“龍山堂”以及捐助村老人活動中心、村小學等公益活動,兩地宗親往來交流密切。

黛峰家廟 人傑地靈

港頭林,又稱黛峰林,祖源出自唐九牧長房一世祖林葦,後裔林天孚(晉安郡王林祿公第三十世)居漳州東門外白馬廟(詩浦社),傳至五世林友清(字泉)於元至正年間(1341-1370)從土白(今龍文區步文鎮)遷徙漳浦佛曇,入贅十七都鄭主簿家,後移居港頭社黛峰山下開基,後人奉林友清為黛峰林開基祖。

港頭林姓的宗祠名黛峰家廟,號“善慶堂”。家廟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隆慶三年至六年(1569-1572)重修擴建。家廟坐東北向西南,為二進三開間懸山頂,面闊15.8米、進深25.6米,建築面積405平方米。整個建築以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內為臺梁木結構。正堂上懸有“翰林院庶吉士”“進士”“文魁”“武魁”等牌匾。門廳立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山東布政司右參政王春澤撰文的“黛峰林氏世祖祭田碑”,以及為四世公林表所立的“邦伯坊”字板。

港頭人傑地靈,歷代英才輩出。港頭“四世三知府,二總兵”更是聲名遠揚。林表為明成化五年(1469年)進士,官至兵部郎中、黃州知府;六世林敬為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進士、官至長沙知府;七世林紹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官至兵部郎中、長沙知府、山東按察副使。明清之際不少港頭林氏追隨鄭成功入臺,定居於臺北一帶,此外在潮州、南澳、漳州、南靖、晉江等地也有分衍。(本文源自《閩南日報》 林南中 文/圖)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