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張居正的改革不僅影響了整個大明王朝的進程,而且對於當時的皇帝來說,更是刻骨銘心,甚至只能在其死後將其鞭屍,發洩埋藏在心底多年的逆反和怨恨,尤其當抄家後得知這個老師的巨大家產後,明神宗才知道,原來張居正對他和對自己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相關影視畫面

時光回溯到1573年。

小皇帝明神宗有一次,用心揮筆寫了“弼予一人永保天命”八字,賜給老師張居正。沒想到第二天張居正竟然委婉批評他,不必過分花費精力學習書法。用“帝王之學,當務其大者”來概括,並且舉出來漢成帝吹簫譜曲,六朝梁元帝、陳後主、隋煬帝、宋徽宗德亡國之君都能有文學才情,然而愈是精於此道便愈加耽誤國事,此後小皇帝再也不敢當面炫耀書法了,一種得意之情換來了一陣冰涼的訓誡。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張居正畫像

張居正對小皇帝的教育極其嚴厲,一次神宗讀《論語》,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其聲如雷鳴,這一突然的訓教,讓神宗“悚然而驚”,在場的同僚們無不大驚失色。(《明史紀事本末》卷六一)慈聖皇太后為配合張居正調教,在宮中對神宗嚴加訓導,“常常守著看管”,“帝或不讀書,即召使長跪”。皇帝對張居正內心極為忌憚,慈聖皇太后動不動譴責神宗說:“讓張先生知道了,看你怎麼辦!”《張文忠公全集》所有的這些外圍壓力給這個十多歲的孩子強大震懾,他沒有了安全感,整天戰戰兢兢,這樣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體悟的就更深刻。

不僅如此,兩宮皇太后對司禮監馮保十分倚重,神宗大婚之前,慈聖皇太后特別要求馮保,要他“萬分留心,引君當道,勿得順從,致傷聖德”。馮保當然惟命是從,寸步不離地看管這個小皇帝。《明史·馮保傳》講了這樣一段故事:“慈聖皇太后遇帝嚴,(馮)保倚太后勢,數挾持帝,帝甚畏之。時與小內豎戲,見保入,輒正襟危坐,曰:大伴來矣!”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馮保影視形象

就在親政的前兩年,萬曆八年的某天,神宗在乾清宮執事太監孫海、客用的誘導下,酗酒鬧事,一時宮內大亂。第二天馮保將此事報告給了慈聖皇太后,太后第一反應極其強烈,怒氣衝衝地揚言:“欲召閣部大臣,謁告太廟,將廢神宗,另立他弟弟潞王為帝。神宗頓時嚇得跪在地上哭泣多時,以示懺悔,皇太后才肯寬恕。(《萬曆邸鈔》萬曆八年庚辰卷)

也就是這年,十八歲的神宗已經成年,張居正作為顧命大臣,輔佐幼帝的任務似乎可以結束。對此張居正是矛盾的,他害怕別人議論他把持朝政,自己完全知道“高位不可以久竊,大權不可以久居“,便於三月二十二日向神宗提出”祈休“請求,意在歸政,儘管權力的貪戀就像鴉片中毒,但作為通讀歷史典籍教訓的他不得不作深長計議,以免前功盡棄,中途翻車。

他在給湖廣巡撫的信中表達了一種隱憂:“蓋騎虎之勢自難中下,所以霍光,宇文護終於不免。”張居正想到霍光權臣、宇文護強勢操控政局的下場,不免有了恐慌,《漢書》霍光傳:“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與驂乘。”幾個赫然大字讓張居正的心裡一陣顫抖。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張居正影視形象

之前張居正在兩年前就給神宗試著遞交了《乞歸葬疏》,神宗畢竟十六歲了,遂以“倚毗方切,豈可朝夕離朕左右”張居正再次祈求後,神宗遂說:“先生到家事畢,即望速來。國家事重,先生去了,朕何所倚托?”這句話倒也事實,所謂的“萬曆新政”無非是“張居正新政”,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張居正書法

臨行前,張居正上奏說:“大婚之後,應該要有節制,要愛護保養身體,留心於庶務萬機。”說完伏地哭泣,明神宗也為之哽咽說不出話。與此同時,神宗告誡次輔呂調陽等人說:“有大事不得擅自獨斷,應疾馳驛送江陵聽從張先生處理。”權力的使用至此達到極端默契。張居正回鄉葬父,湖廣地區各衙門官員全部到場,唯有巡按御史趙應元沒去,張居正懷恨在心,這件小事,完整體現了張居正內心的傲視天下。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明神宗畫像

明代內閣權臣嚴嵩、高拱已經到了無所不統的地步,張居正猶有過之。當時人說,張居正受顧命輔政,“官府一體,百臂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所謂宮府一體即把皇帝內宮的事務和朝政的事務集於一身,貨真價實的威權震主!這一點張居正自我都不否認,他曾對阿諛的自己的下屬說:“我非相,乃攝也。”所謂攝,即攝政,代替皇帝施政。

不光如此,張居正在江陵建造豪華府邸,歷時3年多,耗資20萬兩,而他只出一成,其餘就成全部來自湖光官員的賄金。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張居正故居

然而張居正卻時時嚴格約束萬曆生活質量,萬曆大婚之前,為了向張居正表現自己節儉樸素,特意撩起身穿龍袍問張居正:“此袍何色?”張居正回答說:“青色。”神宗立即予以糾正說,不是青色是紫色,因為穿久了褪色成這樣。本以為張居正會讚揚他簡樸,沒想到張居正卻故意唱反調說:“既然此色易褪色,請少做幾件。”急著就給他講起他爺爺穿衣服如何簡樸,他父親如何奢靡,經此一大通的絮叨,皇帝只能點頭稱是,弄得極其沒趣。

在張居正死後,在明神宗正式下達對張居正財產調查的指令後,馮保首先派人從張家捲走黃金3萬兩,白銀10萬兩,七架名貴古琴,5張珍珠簾,這些都屬於鉅額財富來源不明。刑部侍郎丘橓在張家抄家後又發現黃金萬兩餘,白銀十餘萬兩《張居正大傳》,並統計其良田在8萬畝之上,是當時最大的地主。隆慶三年的遼王朱憲煒貪腐案,其家財產被沒收,張居正負責這項查抄工作中非常喜歡這座豪華的遼王府,為此將其納入自己名下,此前查抄嚴嵩家產,充公200萬兩白銀後,剩下的鉅額不菲部分都被其納入私囊。

萬曆皇帝為何清算老師張居正?原來是師生二人用了兩把不同的尺子

張居正陵園

雖然明神宗對張居正的突然抄家是多年來積累下的逆反心態,但是受罪的卻是其張氏家族子孫。野史對張居正的生活形容得相當糜爛,更有甚者將其死因歸結為服用春藥過度云云,這些似乎有悖常情,但是從其個人作風來看,其一生對明神宗的兩面尺子來看和其留下大量田產和財產,其均與明代清官毫不沾邊,很大程度上也說明了張居正“居”的並不那麼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