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歷史上有很多人屬於大器晚成,比如帝王中的晉文公和劉邦,晉文公在外流浪19年,回國時都62了,一個62歲的老頭居然帶著晉國走上了霸主的位置。劉邦就更不用說了,他只比秦始皇小三歲,秦始皇想著怎麼統一六國時,他還在想著混吃混喝,30多歲才娶上媳婦,別說古代了,就是現代30多歲結婚都是大齡青年了,等到48歲時才想著做一番事業,開始起兵造反,結果一不小心,建立了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劉邦

所以如果你年齡很大了,但是事業還未有成就,不要著急,機會還是有的。

在唐朝有位湖北老漢,生於唐高祖李淵時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考中的進士,給了一個縣丞的官,這是個小官,在唐朝有職無權形同虛設,後來又參加了賢良方正科的考試,這次成績非常好,在1000多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因為成績優秀被授予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多大官呢,在唐朝,這是一個八品官,這一年他已經66歲了,用古人的話說,這是一個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可是誰都沒想到,一個66歲老漢還能升,76歲擔任副市長、80歲做宰相,81因公封王,但82歲就被皇上氣死了,他就是再造唐朝的功臣張柬之。

湖北襄陽人

根據記載,張柬之是今天湖北襄陽人,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稍大之後,被補錄進了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這個稱號當時還沒有),在隨後就是中進士,不過這個史書記載的太簡單的,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沒有明確的時間記載,張大人幾歲考中進士的。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張柬之

不過從後面的記錄來看,張大人考中進士的年齡應該很大了。

張柬之的三位伯樂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麼一個老頭子,即使在今天都不會受重視,你在哪個部門裡見過領導會提拔一個66歲的老頭子。

可是張柬之遇到了這樣的領導,這就是張柬之的第一個伯樂,也是最終的伯樂,武則天。武則天以一個女人的身份,能夠建國稱帝,靠的不僅僅是她的權勢,更重要的是她善於用人,很多人心甘情願的為武則天服務。

沒多久,武則天就給這麼一個老頭子升官了,讓張柬之擔任鳳閣舍人,不過沒多久就因為張柬之的直言犯諫,貶到外地做刺史了。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武則天

第二位伯樂 狄仁傑

狄仁傑是張柬之生命中的第二位伯樂,張柬之自從上次被武則天貶出朝廷,一直在外地做官。

長安年間(701年——704年)當時的張柬之已經70多歲了,擔任荊州長史,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

有一次武則天讓狄仁傑推薦人才,狄仁傑問武則天,想要什麼樣的人才,如果是文采,那現在的宰相蘇味道可以。武則天說,我要的是宰相之才,是大人才,不是小人才。

狄仁傑說,荊州副市長張柬之,雖然年齡大了,卻是一位宰相之才,讓武則天趕緊重要他。

新唐書的原文是:仁杰曰:荊州長史張柬之雖老,宰相材也。用之必盡節於國。"即召為洛州司馬。它日又求人,仁杰曰:"臣嘗薦張柬之,未用也。"後曰:"遷之矣。"曰:"臣薦宰相而為司馬,非用也。"乃授司刑少卿,遷秋官侍郎。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狄仁傑

經過狄仁傑的舉薦,張柬之最終擔任了秋官侍郎,秋官侍郎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刑部侍郎,這個職位已經很高了,屬於朝代 高級領導了。

第三位 伯樂 姚崇

姚崇和張柬之正好相反,張柬之是個大器晚成的人,姚崇卻是年少有為,很早就被皇上看重。

有一次姚崇去外地,臨走前,武則天讓姚崇推薦人才,姚崇說:張柬之為人穩重,還是個能謀善斷的人,不過他年齡已經很大了。要趕緊任用。言外之意就是,張柬之太老了,說不定哪天就死了,趕緊讓他做宰相,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這次武則天聽了姚崇的話,直接讓張柬之做了鳳閣鸞臺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這一年是公元704年,這一年張柬之正好80歲。一個80歲的老頭做了武則天的宰相。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張柬之

改朝換代

張柬之是個大器晚成的人,他一輩子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發動神龍政變,把武則天趕下臺,讓唐中宗復位。

轉眼到了第二年了,當時武則天身邊有兩位小情人,一位叫張昌之。一位叫張易之,是兄弟倆,整體陪伴武則天左右,是武則天最離不開的人,也是武則天身邊最能折騰的倆個人。

這倆人仗著武則天給自己撐腰,誰都敢得罪,朝廷的大臣幾次三番想除掉他們,都被武則天化解了。

眼看著通過正常途徑沒法解決二張,很多大臣就想著找殺手幹掉他們。張柬之知道之後,就說這個辦法不行,殺人簡單,武則天知道後能放過我們麼,不如來個徹底的,讓武則天退位,光復大唐。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神龍政變

就這麼著,張柬之聯繫了當時首都的軍區司令員,發動政變,逼武則天提前退位,讓唐中宗李顯復位,

異姓王

劉邦晚年和大臣有一個約定叫“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個規定基本上歷朝歷代都在遵守,只不過姓氏變一下而已,所以一個國家如果出現異姓王,那這個人一定是有大功於國家。

張柬之就是其中的代表,張柬之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異姓王,也是李世民稱帝后的第一位異姓王。

被皇上氣死

異姓王是張柬之一生的頂點,也是衰敗的開始,一名宰相居然領著將軍們政變,這是哪個皇帝都不願意看到的,雖然受益者是李顯,但是這也是讓李顯最害怕的地方。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唐中宗

很快李顯就拿出了一個明升暗降的策略,封張柬之等人為王,張柬之的爵位是漢陽郡王,這一年張柬之81歲,封王之後,唐中宗順便把宰相、將軍的職位免掉,緊接著沒幾天,李顯就以這些人背後說皇后壞話為由,把這五位帶頭政變的趕出京城。

這還沒完,出是出去了,可是威望還在,706年,為了繼續打壓張柬之等人,武三思又策劃了一個謀反案,牽連到了張柬之等人,本來張柬之是要被處死的,可是因為功勞大,皇上曾經賞過他免死金牌,所以改為流放。就這樣已經82歲的張柬之轉眼掉到了人生谷底,被髮配到了瀧州(今天廣東羅定市),而且這個流放,不光是自己,家裡16歲以上的全部流放嶺南。

你說這事誰受得了,更何況是一個82歲的老頭,沒幾天張柬之就被氣死了。

一老漢66歲時是八品官,81歲帶人造反因功封王,82歲被皇上氣死

張柬之

這樣的結局對張柬之已經算是好的了,另外四位參與政變的,博陵郡王崔玄暐死在路上,其餘三位就慘了,扶陽郡王桓彥範先是放在地上拖,拖的肉都磨掉了,露出骨頭,然後在亂棍打死,平陽郡王敬暉被凌遲處死,南陽郡王袁恕己,先是喝毒藥沒死,後又被亂棍打死。

這個結局在在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四中有記載。原文有點長,就不重複了。

這就是光復大唐的下場,還好,唐中宗雖然糊塗,他弟弟還是個好人,五年後,唐睿宗一一給這些人平反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