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有時候來一位神祕大廚,山林裡就有了私房宴;有時候鄰家阿姨心情好,也會送來一鍋自家燉的蘿蔔湯。客人、主人、鄉民,就湊在一桌上吃飯,村莊的溫暖,就在歡聲笑語間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有時候來一位神祕大廚,山林裡就有了私房宴;有時候鄰家阿姨心情好,也會送來一鍋自家燉的蘿蔔湯。客人、主人、鄉民,就湊在一桌上吃飯,村莊的溫暖,就在歡聲笑語間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有時候來一位神祕大廚,山林裡就有了私房宴;有時候鄰家阿姨心情好,也會送來一鍋自家燉的蘿蔔湯。客人、主人、鄉民,就湊在一桌上吃飯,村莊的溫暖,就在歡聲笑語間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夜晚,胸懷宇宙的可以支起望遠鏡,看看漫天繁星。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有時候來一位神祕大廚,山林裡就有了私房宴;有時候鄰家阿姨心情好,也會送來一鍋自家燉的蘿蔔湯。客人、主人、鄉民,就湊在一桌上吃飯,村莊的溫暖,就在歡聲笑語間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夜晚,胸懷宇宙的可以支起望遠鏡,看看漫天繁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也可以露臺上支起屏幕,喝著啤酒看一場露天電影,

"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1 | 壹

40歲,對每一個男人來說,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性時刻,

幸運的人,前半生披荊斬棘,

如今成家立業,前程光明。

而事業順遂的他,

卻決定重新選擇賽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作出這個決定的,就是眼前這位——趙沿海,原地產職業經理人,40歲,前半生像許多人那樣,好好讀書,加班工作,終於拼出一個還算安穩的事業基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2014年,他卻裸辭,放棄了高薪、期權,帶著16個人上山,在山裡開起了民宿。

他說:“上半輩子只知道拼命奔跑,下半輩子,我要看看風景”。

於是,他和一幫朋友“上山”了,這16人,來自地產、景觀、室內設計、廣告、酒店、互聯網、藝術等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計劃——迴歸山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部分合夥人

在重慶,出塵不出城,

主城附近有一處森林覆蓋率最高,

生態最完整,也最有文脈的山——縉雲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照著谷歌地圖,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場地,他沒有迷失在重慶森林裡。一個破敗的農家小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沒有汙染的空氣,卻有漫天的星空。就是這裡了,他要在這裡,開始他40歲之後的夢想。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山野的空靈和鄉居的地氣,

在這裡依然觸摸的到。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就是這麼一棟鄉下尋常房子,他卻當成了夢想開始的地方,還專門給老房畫了手繪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現在的都市人都活得很累,他們時常感覺到焦慮,城市太辛苦了,霧霾交通充斥著生活,而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放鬆一下。所以取名小住。小住是大家的,也是我們想傳達的思想一樣,希望每一位入住的客人放慢生活節奏,累了到山上住幾天,吃吃農家菜,該吃吃,該睡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於是,就有了這家

隱在山野之間的縉雲小住,

它還有一個文藝的標籤——時間之外。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Li-Lamei

NO.2 | 貳

改造大約進行了4個月。卻花了460萬。

團隊裡的建築師充分了解周邊環境及地形地貌後,在不破壞生態的原則下,儘量保留下還能使用的一磚一瓦,所有的喬木果樹、古老的夯土牆、房後的磐石,都得以完好的保存。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對夯土牆進行了加固,繼續保證它的實用功能。為了讓新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不違和的同時存在,重新搭建的房屋也都採用磚木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完的院落整潔樸實,依舊像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並不豪華,只是適度精緻。所以它更像是“生長”出來的,而非強行”建造“。

房前那棵長了大半個世紀的香樟,依然守衛著這處半個世紀前的滄桑院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後

為了讓一切跟這個村子更好的融合,他們沒有搬來施工隊,而是請來村裡的小夥大叔,鄰村的老木匠,山下的老石匠,像修自家的房子一樣,修葺這個老舊的小院。老趙與設計師坤哥吃住在隔壁老鄉家,整整3個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不辭辛苦找來璧山的老木材,希望這些老木頭能還原更真實的鄉村院落。修葺院子所用的石頭也是從嘉陵江畔採來的石頭,歷經千萬年沖刷的痕跡才能承載真正的情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3 | 叄

經過了幾個月,老屋終於舊貌變新顏。山上少了一棟即將坍塌的農舍,卻多了一個帶著寧靜小院的山居空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前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改造後

“小住”順著地勢修建,斜坡、土房保留,將新舊融合,是新的蓬勃也是舊的延續。而來到這裡的人都像小住的主人一樣怡然自得,在堂前屋後穿梭,好像一直生活在這裡。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夯土的元素,老木的質感,

在這裡隨處看見,

山居的質樸與寧靜,

點滴之間,湧上心頭。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戶外有一個大平臺,

在晨霧繚繞中,

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城市慢慢地醒來,

當無數人在奔波忙碌時,

你卻偷得片刻的緩慢與空靈。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黃昏時分,如果運氣好,

還能看到此等壯觀的火燒雲。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攝影@HarveyHe

床頭一面小窗,

就留下了後山的一片森林。

有時山風晚來,樹影搖曳,

枕著一片山,睡夢都會格外香甜。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間裡,也有大量的老木頭元素,

無論是傢俱、屋頂、還是床頭,

都能有老木沉香的內斂氣質。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看似普通的農家屋頂,全都做了防水保溫,經過了七項工程多層工序,才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以前的情況是,風大屋頂就會被掀開,天冷屋內就冷若冰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每個房間,都配有地暖,即使在重慶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溫暖如春。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嘉陵江邊的石頭,在這裡砌成客廳的壁爐,溫暖,始終是小住不變的主題。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星空秀,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NO.4 | 肆

對老趙來說,民宿不光光是自然景觀的堆砌,他更要把這裡,打造成他理想生活的試驗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老趙會定期安排手工作坊課,讓每一個繁忙的都市人,都能在手工匠作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緩慢和專注也是一種美好。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舉辦美好生活見面會,邀請國畫大師和客人們一起揮毫作畫,把山野的景緻留在心中,也留在畫上。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而山裡的日常,也讓他們體會到平淡中的驚喜,來了一隻小野貓,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都是那麼值得紀念的事。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房前的桂花開了,就把它釀成桂花酒,夜晚可以舉杯邀明月,天上的嫦娥和吳剛,共飲一杯否?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有客原來就聊聊天,沒客來就像山林野老那樣過日子,每一天都不會乏味,總有那麼多有興味的事值得你去“浪費時間”。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有時候來一位神祕大廚,山林裡就有了私房宴;有時候鄰家阿姨心情好,也會送來一鍋自家燉的蘿蔔湯。客人、主人、鄉民,就湊在一桌上吃飯,村莊的溫暖,就在歡聲笑語間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夜晚,胸懷宇宙的可以支起望遠鏡,看看漫天繁星。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也可以露臺上支起屏幕,喝著啤酒看一場露天電影,

40歲那年,他帶16個人上山,在森林裡打造夢想生活場

真正有趣的民宿,

還是要有一群會生活的人啊。

(來源:民宿客,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