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

從此, 張家口這座古老的城堡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而且呈現出蒸汽機與電氣化同步推動、 科技與政治雙重推進的特色。 京張鐵路對張家口近代化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韓祥瑞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

從此, 張家口這座古老的城堡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而且呈現出蒸汽機與電氣化同步推動、 科技與政治雙重推進的特色。 京張鐵路對張家口近代化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韓祥瑞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在詹天佑題字站牌前合影

京張鐵路,始於北京,終點是張家口站。它演繹出中國鐵路早期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開啟了張家口走向現代化的大門。

歷史選擇了張家口

京張鐵路一頭連著北京,一頭連著張家口。

京張鐵路之所以選擇張家口作為終點,而不是選擇稍近一點的宣化府或稍遠一點的大同府作為終點, 其中有著深刻的軍事、政治、經濟原因,這不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京張鐵路的修建是清政府的慎重決策。修建京張鐵路是解決西北邊疆危機的重要措施。

1909年,郵傳部在有關修建西北鐵路的奏摺中寫道:“西北路線 ,關係地利國防,尤須力圖建設。唯須造端腹地,漸及邊陲,庶經武通商,相資為用。”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兩個重大理由,一是經武,二是通商 ,而統領二者的是政治。

張家口當時所處的地位,正如察哈爾都統溥良向朝廷的奏摺中寫道:“察哈爾居西北要衝,張家口當內外孔道,為畿輔之項背,庫恰之後援。自來有事於西北者 ,莫不於張家口屯駐重兵以資拱衛。”

首先,從軍事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察哈爾八旗與宣化、大同的中心。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察哈爾都統署在張家口建立,乾隆皇帝敕諭察哈爾八旗都統巴爾品及副都統等的敕文中明確宣示:“其大同、宣化二鎮,附近張家口地方,亦聽爾節制。”也就是說,察哈爾都統不但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而且節制宣化鎮總兵與大同鎮總兵。從軍事角度看,以“經武”為己任的京張鐵路的終點定於張家口的合理性不言而喻。

其次,從經貿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長城沿線最重要的商埠。早在明代,胡守讓在張家口通橋記中所說:“張家口為上谷市口。”這是因為從明隆慶五年(1571年)開始,張家口就成為長城沿線蒙古與明朝之間最大的馬市,而當時宣化、大同雖然為一鎮首府,但卻並不是馬市所在。到了清朝,張家口又成為張庫商道的起點,其經貿地位更加突出,並開始有了“皮都”的美譽。

其時,宣化、大同雖然也是萬里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但都沒有像張家口那樣成為萬里茶葉之路的樞紐與中轉站。可以說清朝時期,張家口的經貿地位遠遠高於二者。作為以“通商”為重要功能的京張鐵路將其終點選在張家口是合適的。

再次,從政治上看,當時的張家口與宣化、大同相比,已經成為後起之秀。特別是清朝末年在邊疆設立行省的籌劃中,張家口作為察哈爾的中心,已經無可替代。到了民國三年(1914年),張家口便成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首府的所在地,進入省會城市行列。而此時的宣化與大同依然為首府的駐地。這樣,京張鐵路首先通到張家口,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不二之選。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

從此, 張家口這座古老的城堡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而且呈現出蒸汽機與電氣化同步推動、 科技與政治雙重推進的特色。 京張鐵路對張家口近代化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韓祥瑞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在詹天佑題字站牌前合影

京張鐵路,始於北京,終點是張家口站。它演繹出中國鐵路早期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開啟了張家口走向現代化的大門。

歷史選擇了張家口

京張鐵路一頭連著北京,一頭連著張家口。

京張鐵路之所以選擇張家口作為終點,而不是選擇稍近一點的宣化府或稍遠一點的大同府作為終點, 其中有著深刻的軍事、政治、經濟原因,這不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京張鐵路的修建是清政府的慎重決策。修建京張鐵路是解決西北邊疆危機的重要措施。

1909年,郵傳部在有關修建西北鐵路的奏摺中寫道:“西北路線 ,關係地利國防,尤須力圖建設。唯須造端腹地,漸及邊陲,庶經武通商,相資為用。”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兩個重大理由,一是經武,二是通商 ,而統領二者的是政治。

張家口當時所處的地位,正如察哈爾都統溥良向朝廷的奏摺中寫道:“察哈爾居西北要衝,張家口當內外孔道,為畿輔之項背,庫恰之後援。自來有事於西北者 ,莫不於張家口屯駐重兵以資拱衛。”

首先,從軍事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察哈爾八旗與宣化、大同的中心。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察哈爾都統署在張家口建立,乾隆皇帝敕諭察哈爾八旗都統巴爾品及副都統等的敕文中明確宣示:“其大同、宣化二鎮,附近張家口地方,亦聽爾節制。”也就是說,察哈爾都統不但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而且節制宣化鎮總兵與大同鎮總兵。從軍事角度看,以“經武”為己任的京張鐵路的終點定於張家口的合理性不言而喻。

其次,從經貿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長城沿線最重要的商埠。早在明代,胡守讓在張家口通橋記中所說:“張家口為上谷市口。”這是因為從明隆慶五年(1571年)開始,張家口就成為長城沿線蒙古與明朝之間最大的馬市,而當時宣化、大同雖然為一鎮首府,但卻並不是馬市所在。到了清朝,張家口又成為張庫商道的起點,其經貿地位更加突出,並開始有了“皮都”的美譽。

其時,宣化、大同雖然也是萬里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但都沒有像張家口那樣成為萬里茶葉之路的樞紐與中轉站。可以說清朝時期,張家口的經貿地位遠遠高於二者。作為以“通商”為重要功能的京張鐵路將其終點選在張家口是合適的。

再次,從政治上看,當時的張家口與宣化、大同相比,已經成為後起之秀。特別是清朝末年在邊疆設立行省的籌劃中,張家口作為察哈爾的中心,已經無可替代。到了民國三年(1914年),張家口便成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首府的所在地,進入省會城市行列。而此時的宣化與大同依然為首府的駐地。這樣,京張鐵路首先通到張家口,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不二之選。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百年前,京張鐵路居庸關段

總之,京張鐵路的終點選擇張家口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當局者的遠見。對此,張家口當之無愧。從此,張家口與北京的名字直接聯繫起來。

而在明朝卻是宣府與大同的聯繫,當時朝廷為了加強對京師的屏翰,特別設置了宣大總督。由“宣大”轉變為“京張”,彰顯了時代的變化。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

從此, 張家口這座古老的城堡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而且呈現出蒸汽機與電氣化同步推動、 科技與政治雙重推進的特色。 京張鐵路對張家口近代化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韓祥瑞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在詹天佑題字站牌前合影

京張鐵路,始於北京,終點是張家口站。它演繹出中國鐵路早期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開啟了張家口走向現代化的大門。

歷史選擇了張家口

京張鐵路一頭連著北京,一頭連著張家口。

京張鐵路之所以選擇張家口作為終點,而不是選擇稍近一點的宣化府或稍遠一點的大同府作為終點, 其中有著深刻的軍事、政治、經濟原因,這不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京張鐵路的修建是清政府的慎重決策。修建京張鐵路是解決西北邊疆危機的重要措施。

1909年,郵傳部在有關修建西北鐵路的奏摺中寫道:“西北路線 ,關係地利國防,尤須力圖建設。唯須造端腹地,漸及邊陲,庶經武通商,相資為用。”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兩個重大理由,一是經武,二是通商 ,而統領二者的是政治。

張家口當時所處的地位,正如察哈爾都統溥良向朝廷的奏摺中寫道:“察哈爾居西北要衝,張家口當內外孔道,為畿輔之項背,庫恰之後援。自來有事於西北者 ,莫不於張家口屯駐重兵以資拱衛。”

首先,從軍事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察哈爾八旗與宣化、大同的中心。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察哈爾都統署在張家口建立,乾隆皇帝敕諭察哈爾八旗都統巴爾品及副都統等的敕文中明確宣示:“其大同、宣化二鎮,附近張家口地方,亦聽爾節制。”也就是說,察哈爾都統不但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而且節制宣化鎮總兵與大同鎮總兵。從軍事角度看,以“經武”為己任的京張鐵路的終點定於張家口的合理性不言而喻。

其次,從經貿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長城沿線最重要的商埠。早在明代,胡守讓在張家口通橋記中所說:“張家口為上谷市口。”這是因為從明隆慶五年(1571年)開始,張家口就成為長城沿線蒙古與明朝之間最大的馬市,而當時宣化、大同雖然為一鎮首府,但卻並不是馬市所在。到了清朝,張家口又成為張庫商道的起點,其經貿地位更加突出,並開始有了“皮都”的美譽。

其時,宣化、大同雖然也是萬里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但都沒有像張家口那樣成為萬里茶葉之路的樞紐與中轉站。可以說清朝時期,張家口的經貿地位遠遠高於二者。作為以“通商”為重要功能的京張鐵路將其終點選在張家口是合適的。

再次,從政治上看,當時的張家口與宣化、大同相比,已經成為後起之秀。特別是清朝末年在邊疆設立行省的籌劃中,張家口作為察哈爾的中心,已經無可替代。到了民國三年(1914年),張家口便成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首府的所在地,進入省會城市行列。而此時的宣化與大同依然為首府的駐地。這樣,京張鐵路首先通到張家口,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不二之選。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百年前,京張鐵路居庸關段

總之,京張鐵路的終點選擇張家口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當局者的遠見。對此,張家口當之無愧。從此,張家口與北京的名字直接聯繫起來。

而在明朝卻是宣府與大同的聯繫,當時朝廷為了加強對京師的屏翰,特別設置了宣大總督。由“宣大”轉變為“京張”,彰顯了時代的變化。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近代化

(一)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交通近代化

張家口歷來是中原通往草原地區的重要通道,其中要數清朝時期形成的張庫大道最為著名,張庫大道是張家口繁榮發達的推動力之一。

但在京張鐵路建成之前,張庫大道一直處於古代交通的狀況,在這條大道上,主要的交通工具依然是駱駝、牛車和馬匹。

正是1909年京張鐵路的開通,使張家口人第一次見到了蒸汽機推動的火車,體驗到了近代交通的威力,使張家口人大開眼界,從而激發了修築其它近代交通的激情。在此,我們對張家口建設近代交通的情況,作一簡單回顧:

1909年9月,京張鐵路建成通車。這是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1915年3月,張家口至大同鐵路築成。

1918年,張庫公路正式建成通車,張家口不但有了蒸汽機火車,也有了內燃機汽車。張家口同時擁有了最先進的交通工具。這是全國(另一說為直隸)第一條商業運營的公路。

1921年,京張鐵路又延長到綏遠城(即今呼和浩特), 張家口成為溝通中原與內外蒙古,進而溝通俄羅斯與聯繫大西北的交通樞紐。

1921年,京張公路建成通車,與北京的交通更加便捷。

1923年,張家口———綏遠(今呼和浩特)的公路建成通車。

1925年,張家口首次設市內公共汽車運營線路,張家口第一次有了公共汽車。

這些道路的開通,為張家口步入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清政府在修築京張鐵路時,還計劃修建張家口———庫倫———恰克圖的鐵路,並認為這是當務之急,但因為時局劇變,未來得及實施。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

從此, 張家口這座古老的城堡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而且呈現出蒸汽機與電氣化同步推動、 科技與政治雙重推進的特色。 京張鐵路對張家口近代化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韓祥瑞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在詹天佑題字站牌前合影

京張鐵路,始於北京,終點是張家口站。它演繹出中國鐵路早期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開啟了張家口走向現代化的大門。

歷史選擇了張家口

京張鐵路一頭連著北京,一頭連著張家口。

京張鐵路之所以選擇張家口作為終點,而不是選擇稍近一點的宣化府或稍遠一點的大同府作為終點, 其中有著深刻的軍事、政治、經濟原因,這不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京張鐵路的修建是清政府的慎重決策。修建京張鐵路是解決西北邊疆危機的重要措施。

1909年,郵傳部在有關修建西北鐵路的奏摺中寫道:“西北路線 ,關係地利國防,尤須力圖建設。唯須造端腹地,漸及邊陲,庶經武通商,相資為用。”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兩個重大理由,一是經武,二是通商 ,而統領二者的是政治。

張家口當時所處的地位,正如察哈爾都統溥良向朝廷的奏摺中寫道:“察哈爾居西北要衝,張家口當內外孔道,為畿輔之項背,庫恰之後援。自來有事於西北者 ,莫不於張家口屯駐重兵以資拱衛。”

首先,從軍事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察哈爾八旗與宣化、大同的中心。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察哈爾都統署在張家口建立,乾隆皇帝敕諭察哈爾八旗都統巴爾品及副都統等的敕文中明確宣示:“其大同、宣化二鎮,附近張家口地方,亦聽爾節制。”也就是說,察哈爾都統不但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而且節制宣化鎮總兵與大同鎮總兵。從軍事角度看,以“經武”為己任的京張鐵路的終點定於張家口的合理性不言而喻。

其次,從經貿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長城沿線最重要的商埠。早在明代,胡守讓在張家口通橋記中所說:“張家口為上谷市口。”這是因為從明隆慶五年(1571年)開始,張家口就成為長城沿線蒙古與明朝之間最大的馬市,而當時宣化、大同雖然為一鎮首府,但卻並不是馬市所在。到了清朝,張家口又成為張庫商道的起點,其經貿地位更加突出,並開始有了“皮都”的美譽。

其時,宣化、大同雖然也是萬里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但都沒有像張家口那樣成為萬里茶葉之路的樞紐與中轉站。可以說清朝時期,張家口的經貿地位遠遠高於二者。作為以“通商”為重要功能的京張鐵路將其終點選在張家口是合適的。

再次,從政治上看,當時的張家口與宣化、大同相比,已經成為後起之秀。特別是清朝末年在邊疆設立行省的籌劃中,張家口作為察哈爾的中心,已經無可替代。到了民國三年(1914年),張家口便成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首府的所在地,進入省會城市行列。而此時的宣化與大同依然為首府的駐地。這樣,京張鐵路首先通到張家口,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不二之選。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百年前,京張鐵路居庸關段

總之,京張鐵路的終點選擇張家口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當局者的遠見。對此,張家口當之無愧。從此,張家口與北京的名字直接聯繫起來。

而在明朝卻是宣府與大同的聯繫,當時朝廷為了加強對京師的屏翰,特別設置了宣大總督。由“宣大”轉變為“京張”,彰顯了時代的變化。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近代化

(一)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交通近代化

張家口歷來是中原通往草原地區的重要通道,其中要數清朝時期形成的張庫大道最為著名,張庫大道是張家口繁榮發達的推動力之一。

但在京張鐵路建成之前,張庫大道一直處於古代交通的狀況,在這條大道上,主要的交通工具依然是駱駝、牛車和馬匹。

正是1909年京張鐵路的開通,使張家口人第一次見到了蒸汽機推動的火車,體驗到了近代交通的威力,使張家口人大開眼界,從而激發了修築其它近代交通的激情。在此,我們對張家口建設近代交通的情況,作一簡單回顧:

1909年9月,京張鐵路建成通車。這是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1915年3月,張家口至大同鐵路築成。

1918年,張庫公路正式建成通車,張家口不但有了蒸汽機火車,也有了內燃機汽車。張家口同時擁有了最先進的交通工具。這是全國(另一說為直隸)第一條商業運營的公路。

1921年,京張鐵路又延長到綏遠城(即今呼和浩特), 張家口成為溝通中原與內外蒙古,進而溝通俄羅斯與聯繫大西北的交通樞紐。

1921年,京張公路建成通車,與北京的交通更加便捷。

1923年,張家口———綏遠(今呼和浩特)的公路建成通車。

1925年,張家口首次設市內公共汽車運營線路,張家口第一次有了公共汽車。

這些道路的開通,為張家口步入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清政府在修築京張鐵路時,還計劃修建張家口———庫倫———恰克圖的鐵路,並認為這是當務之急,但因為時局劇變,未來得及實施。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原張家口北站

(二)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城市近代化

張家口市主城區的根是肇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的張家口堡。建築張家口堡的目的是加強長城一線的防禦,因此它被稱為武城。

明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與蒙古俺答汗達成和議,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決定在張家口等11處開設馬市,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明朝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又在張家口長城腳下修築了一個城堡———來遠堡,民間則直接將其稱為市圈。

從此,張家口實現了由單一軍堡向同時兼有軍堡與商堡功能的轉變。進入清朝,隨著張庫商道的形成,張家口商堡的特色更為明顯,但還依然處於城堡階段。

直到1909年京張鐵路的開通,才使張家口的發展突破了城堡的侷限,清水河東岸迅速發展,開始進入向近代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張家口的橋東被人們稱為京張鐵路拉來的。

更為重要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興起,1912年滿清王朝覆滅,中華民國建立,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被推翻,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國家。

在技術革命和政治革命的雙重推動下,1914年,察哈爾特別行政區建立,首府便是張家口。這樣張家口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省會城市,實現了由城堡到城市的華麗轉身。終於在張家口堡建成後的585年,進入省會城市行列。

從此,張家口市政建設突飛猛進,迅速有了電燈、電話、馬路、公園、自來水、鐵橋、公共汽車、外國領事館(1920年,美國在張家口首先設立領事館),一派近代化的氣象,使人刮目相看。

特別是1924年大水沖毀張家口清水河普濟橋後,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張之江決定修建的清河鐵橋,就是由京綏鐵路局包建,並補助了部分資金,為張家口市政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

"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110年前的1909年9月, 由我國自己設計、 自己投資、 自己施工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式通車。 這條鐵路對張家口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似乎可以用 “一聲汽笛, 給張家口帶來近代化”來概括。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

從此, 張家口這座古老的城堡開啟了近代化的歷程, 而且呈現出蒸汽機與電氣化同步推動、 科技與政治雙重推進的特色。 京張鐵路對張家口近代化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韓祥瑞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在詹天佑題字站牌前合影

京張鐵路,始於北京,終點是張家口站。它演繹出中國鐵路早期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開啟了張家口走向現代化的大門。

歷史選擇了張家口

京張鐵路一頭連著北京,一頭連著張家口。

京張鐵路之所以選擇張家口作為終點,而不是選擇稍近一點的宣化府或稍遠一點的大同府作為終點, 其中有著深刻的軍事、政治、經濟原因,這不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京張鐵路的修建是清政府的慎重決策。修建京張鐵路是解決西北邊疆危機的重要措施。

1909年,郵傳部在有關修建西北鐵路的奏摺中寫道:“西北路線 ,關係地利國防,尤須力圖建設。唯須造端腹地,漸及邊陲,庶經武通商,相資為用。”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兩個重大理由,一是經武,二是通商 ,而統領二者的是政治。

張家口當時所處的地位,正如察哈爾都統溥良向朝廷的奏摺中寫道:“察哈爾居西北要衝,張家口當內外孔道,為畿輔之項背,庫恰之後援。自來有事於西北者 ,莫不於張家口屯駐重兵以資拱衛。”

首先,從軍事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察哈爾八旗與宣化、大同的中心。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察哈爾都統署在張家口建立,乾隆皇帝敕諭察哈爾八旗都統巴爾品及副都統等的敕文中明確宣示:“其大同、宣化二鎮,附近張家口地方,亦聽爾節制。”也就是說,察哈爾都統不但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而且節制宣化鎮總兵與大同鎮總兵。從軍事角度看,以“經武”為己任的京張鐵路的終點定於張家口的合理性不言而喻。

其次,從經貿上看,當時的張家口已經成為長城沿線最重要的商埠。早在明代,胡守讓在張家口通橋記中所說:“張家口為上谷市口。”這是因為從明隆慶五年(1571年)開始,張家口就成為長城沿線蒙古與明朝之間最大的馬市,而當時宣化、大同雖然為一鎮首府,但卻並不是馬市所在。到了清朝,張家口又成為張庫商道的起點,其經貿地位更加突出,並開始有了“皮都”的美譽。

其時,宣化、大同雖然也是萬里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但都沒有像張家口那樣成為萬里茶葉之路的樞紐與中轉站。可以說清朝時期,張家口的經貿地位遠遠高於二者。作為以“通商”為重要功能的京張鐵路將其終點選在張家口是合適的。

再次,從政治上看,當時的張家口與宣化、大同相比,已經成為後起之秀。特別是清朝末年在邊疆設立行省的籌劃中,張家口作為察哈爾的中心,已經無可替代。到了民國三年(1914年),張家口便成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首府的所在地,進入省會城市行列。而此時的宣化與大同依然為首府的駐地。這樣,京張鐵路首先通到張家口,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不二之選。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百年前,京張鐵路居庸關段

總之,京張鐵路的終點選擇張家口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當局者的遠見。對此,張家口當之無愧。從此,張家口與北京的名字直接聯繫起來。

而在明朝卻是宣府與大同的聯繫,當時朝廷為了加強對京師的屏翰,特別設置了宣大總督。由“宣大”轉變為“京張”,彰顯了時代的變化。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近代化

(一)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交通近代化

張家口歷來是中原通往草原地區的重要通道,其中要數清朝時期形成的張庫大道最為著名,張庫大道是張家口繁榮發達的推動力之一。

但在京張鐵路建成之前,張庫大道一直處於古代交通的狀況,在這條大道上,主要的交通工具依然是駱駝、牛車和馬匹。

正是1909年京張鐵路的開通,使張家口人第一次見到了蒸汽機推動的火車,體驗到了近代交通的威力,使張家口人大開眼界,從而激發了修築其它近代交通的激情。在此,我們對張家口建設近代交通的情況,作一簡單回顧:

1909年9月,京張鐵路建成通車。這是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1915年3月,張家口至大同鐵路築成。

1918年,張庫公路正式建成通車,張家口不但有了蒸汽機火車,也有了內燃機汽車。張家口同時擁有了最先進的交通工具。這是全國(另一說為直隸)第一條商業運營的公路。

1921年,京張鐵路又延長到綏遠城(即今呼和浩特), 張家口成為溝通中原與內外蒙古,進而溝通俄羅斯與聯繫大西北的交通樞紐。

1921年,京張公路建成通車,與北京的交通更加便捷。

1923年,張家口———綏遠(今呼和浩特)的公路建成通車。

1925年,張家口首次設市內公共汽車運營線路,張家口第一次有了公共汽車。

這些道路的開通,為張家口步入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清政府在修築京張鐵路時,還計劃修建張家口———庫倫———恰克圖的鐵路,並認為這是當務之急,但因為時局劇變,未來得及實施。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原張家口北站

(二)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城市近代化

張家口市主城區的根是肇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的張家口堡。建築張家口堡的目的是加強長城一線的防禦,因此它被稱為武城。

明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與蒙古俺答汗達成和議,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決定在張家口等11處開設馬市,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明朝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又在張家口長城腳下修築了一個城堡———來遠堡,民間則直接將其稱為市圈。

從此,張家口實現了由單一軍堡向同時兼有軍堡與商堡功能的轉變。進入清朝,隨著張庫商道的形成,張家口商堡的特色更為明顯,但還依然處於城堡階段。

直到1909年京張鐵路的開通,才使張家口的發展突破了城堡的侷限,清水河東岸迅速發展,開始進入向近代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張家口的橋東被人們稱為京張鐵路拉來的。

更為重要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興起,1912年滿清王朝覆滅,中華民國建立,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被推翻,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國家。

在技術革命和政治革命的雙重推動下,1914年,察哈爾特別行政區建立,首府便是張家口。這樣張家口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省會城市,實現了由城堡到城市的華麗轉身。終於在張家口堡建成後的585年,進入省會城市行列。

從此,張家口市政建設突飛猛進,迅速有了電燈、電話、馬路、公園、自來水、鐵橋、公共汽車、外國領事館(1920年,美國在張家口首先設立領事館),一派近代化的氣象,使人刮目相看。

特別是1924年大水沖毀張家口清水河普濟橋後,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張之江決定修建的清河鐵橋,就是由京綏鐵路局包建,並補助了部分資金,為張家口市政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

京張鐵路與張家口近代化

京張鐵路八達嶺隧道竣工時工程人員合影

(三)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工業近代化

張家口從明朝隆慶年間就是與蒙古族進行茶馬互市之所 , 清朝又是張庫商道的起點,商貿經濟比較發達,也有一些手工業攤點,但一直沒有近代工業企業。

正是京張鐵路的開通,促進了張家口近代工業的誕生,使張家口成為長城以北工業最為發達的城市。

就在京張鐵路開通的當年即1909年,服務於鐵路需要的張家口鐵路機器修理廠就應運而生。時有廠房85間,工人1000餘名,有機器、機車、鍋爐、修車、翻砂、油漆等車間。它是今張家口探礦機械廠的前身。

1909年,京張鐵張局投資70萬銀元,開辦了雞鳴山煤礦。

1911年,龍煙鐵礦公司成立,開始建礦井,開採鐵礦石。它是今宣化鋼鐵公司的前身。

1913年,張家口電話公司組建,該公司為集股商辦,為張家口電話業之始。

1915年,蒙古制鹼股份有限公司在張家口創辦,資本20萬元,並在北京開設分店。

1917年,天津資本家盧本齋等合資35萬銀元,在張家口組建華北電燈股份有限公司,亦稱張垣電燈公司。此為張家口電業之始。

1918年,大成汽車有限公司和泰通長途汽車股份公司在張家口創辦,開始營運張庫公路的運輸。

從此,張家口開始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近代工業體系,成為長城以北最大的工業城市。

(四)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金融近代化

由於明代茶馬互市與清代張庫商道的繁榮,張家口很早就有了眾多的錢莊票號,金融業發展較早。 早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山西商人王庭榮就在張家口開設了全國第一家賬局祥發永,資本為4萬兩,主要經營城鎮商業存款和放款業務。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晉商北常在張家口又開辦了大升玉賬局。

隨著張庫商道的興盛,張家口的錢莊票號也逐漸增加,著名的日升昌票號 在張家口也設立了分號。但一直沒有能夠進入近代金融業的門檻。

京張鐵路建設,張家口的商貿活動更加繁榮,在張家口開始出現近代銀行業。

1906年,為了提前抓住京張鐵路建成通車後發展的機遇,天津怡和洋行投資50萬兩白銀,在張家口設立怡安產業有限股份公司,併發行了張家口最早的股票。

1906年3月,中國交通銀行在張家口試辦分行,資本金官股2萬兩,商股3萬兩,屬於股份有限性質。經辦郵、電、路、政之存、放、匯業務。1907年4月,交通銀行張家口分行正式成立。

1907年,為了適應京張鐵路建設的需要,清政府在張家口設立大清銀行張家口分行,這是張家口歷史上設立的第一家國家銀行。1908年,大清戶部銀行改稱大清銀行。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2月改為中國銀行張家口分行。

1916年,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田中玉以官辦商督形式設立察哈爾興業銀行,它是按照國務院要求設立的保市銀行。

1919年12月,邊業銀行張家口分行設立。該行創辦人為皖系軍閥徐樹錚,目的是為庫倫金融和北洋政府邊防軍服務。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俄國政府在張家口設立遠東銀行。

1923年,民國政府在張家口建立口北造幣廠,在張家口金融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

1925年,馮玉祥將軍在張家口任西北邊防督辦時,設立了西北銀行,資本500萬元,並在北京、天津、承德、綏遠、蘭州設立分行。西北銀行享有貨幣發行權,總行發行的一律加印張家口地名。

1926年,西北銀行隨西北軍一起遷出張家口。

從上述情況看,當時張家口近代金融業很發達,不但有國家銀行,也有地方銀行,還有外國銀行,在全國處於前列。發達的金融業,有力地支撐起繁華的貿易,1918年,張家口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5億兩白銀,達到了鼎盛。 當時全國進出口貨物總額為10億兩白銀,張家口占比達百分之十以上。

(五)京張鐵路開啟了張家口文化近代化

一個地方的近代化,不僅是物質層面的近代化,更包括人們精神面貌的近代化 ,而精神面貌的近代化關鍵則是文化的近代化。自京張鐵路開通後,各種新思想、新觀念便源源不斷地湧入張家口,使人們的思想觀念有了深刻變化。

京張鐵路建成的科技推動與辛亥革命勝利的政治推動,使張家口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各類國民學校建立起來,各類文化事業蓬勃開展。

1925年,馮玉祥派人在張家口籌辦西北日報,同時籌備西北印刷廠。同年,中華書局總局在張家口武城街大昌茂院內設立中華書局分局,並在臨街處設售書門市部。新思想、新文化在張家口迅速傳播。

張家口不但成為京、冀、晉、蒙交界的經濟貿易中心,也成為文化教育中心。 各種思想交融,各種文藝交匯,特別是隨著京張鐵路的修建,工人階級開始登上張家口的政治舞臺,在李大釗等革命先驅的關懷下,馬克思主義在張家口得到廣泛傳播,工人運動蓬勃開展,並建立了長城以北中共第一個黨支部、第一個地方黨委,成為長城以北革命中心。

今天,當我們坐在京張鐵路的列車上,聽著廣播員播報著站名:張家口、宣化、下花園、懷來……在百年之中,京張鐵路把張家口一顆顆耀眼的人文古蹟串成一條珍貴的歷史文化“項鍊”,靜靜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