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張衡 博物館 印象南陽 2017-06-26

張衡博物館,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陽市北郊臥龍區石橋鎮,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張衡的誕生和長眠之地,是一座有關張衡的文獻收集、科學研究、文物保護、宣傳教育、觀光旅遊的專題性博物館。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郡西鄂人(今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南陽五聖”之一。曾任尚書、河間相等職,是我國古代卓越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他在地震、天文、文學、數字、地理、機械製造、藝術等方面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以其崇高的精神,光輝的業績,傑出的成就,高尚的品格而名垂青史,為世人景仰,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地震學方面:張衡發明創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測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文學方面;著有《二京賦》、《南都賦》、《四愁詩》等30餘篇。

地理學方面:繪製有完備的地形圖。

數學方面: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

氣象學方面:他製造出了“侯風儀”,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

機械學方面:他製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製造有指南車、計裡鼓車、土圭、活動日曆等。藝術方面,他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一。

張衡博物館現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整個建築為漢代陵園風格形制,座北朝南,軸線對稱。山門前是一對高大雄偉的漢闕,漢闕為磚石結構,上覆重簷屋頂,闕身飾有朱雀圖形。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山門兩側,各有面闊七間的門房,門房頂部各建望樓一座,東西對稱,頗有壯觀。穿過山門,神道兩側各立四尊石象生,雄渾拙樸、栩栩如生。石像生東西兩邊均為三十多米長的迴廊,迴廊內常年舉辦各種臨時性展覽。沿神道拾階而上,便是氣勢巍峨的拜殿,拜殿內有基本陳列《張衡生平成就展》,詳細介紹了張衡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業績,展覽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指南車、計裡鼓車仿真模型列布其中。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拜殿前為大理石鋪砌的寬闊平坦的月臺,憑欄眺望,蒲峰遠峙,洱河如帶,古塔巍然聳立,村舍農田相間,近處樓亭各抱其勢,奇樹異草爭榮鬥妍,宛如一幅優美的彩墨長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拜殿東西兩側為通高七米,磚混結構的渾天儀、地動儀大型雕塑,向人們展示著這位科學巨匠的偉大發明,繞過拜殿,穿過青磚拱門便是歷經風雨蒼桑,掩埋這位偉人1800多年的墓冢。墓冢為半圓形,高8米,周長79米,闢有環形甬道,供遊人瞻仰遊覽,外有八角青磚花牆圍之,墓前有明嘉靖四十三年墓碑一通,四周松柏簇擁,莊嚴肅穆。墓前有兩座碑樓,墓東為碑林,豎立郭沫若題詞碑、嚴濟慈題詞碑等碑刻三十餘通。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墓北200米處,是平子讀書檯遺址,相傳為張衡少年時代發奮讀書的地方,豎有原南陽行署專員宋紹良所題寫的“漢張平子讀書檯故址”碑。張衡博物館面山依水、景色秀麗。西北1公里處,就是著名的漢“西鄂城故址”,故址內殘垣斷壁隱約可見,漢代瓦礫遍地皆是。東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宛北名剎——鄂城寺隔路相望,寺內隋朝古塔,宋代石獅至今完好。

南陽張衡博物館,這裡是張衡的故鄉和長眠之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