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中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感覺他和《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相差無幾,都是一言不合就動手,野蠻粗俗之人。實則不然,細究之下,張飛是膽大心細,李逵則是純粹的“混蛋”一枚。演義中第五回,面對董卓部將華雄的挑釁,性情暴躁的張飛竟然沒有主動出戰?依據演義分析,有下列四個原因。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其一,張飛認為華雄是一個小角色,不值得出戰。華雄身高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只是董卓手下的一員普通戰將,出站前才被加封為驍騎校尉。這樣的一個無名小卒,張飛不屑於出戰。即使華雄斬鮑忠、敗孫堅、俞涉、潘鳳,張飛認為其還不是自己的對手。如下文,溫侯呂布挑戰,張飛毫不猶豫的出戰。呂布是當世第一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在方悅、穆順、武安國、公孫瓚等將或死或傷後,張飛面無懼色,拍馬出戰。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張飛作戰有一個特點,遇強則強,不喜恃強凌弱。張飛沒有將“小蝦米”華雄放在眼裡,認為其還不值得自己出戰,遇到強者呂布,明知不敵,毫無懼色,口中大喊“三姓家奴”挺身而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其二,張飛嘲笑十八路諸諸侯乃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值得自己賣命。江東猛虎孫堅敗於華雄之手後,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欲保存實力,互相推諉。張飛和劉備、關羽三人,看在眼裡,心裡冷笑。這些名門之後,一方郡守,兵強馬壯,竟然被一個小小的華雄給嚇住了,不敢越雷池一步。張飛是性情中人,當年偶遇劉備和關羽,甚是投緣,於是在自己的桃園結為異姓兄弟。

現在,十八路諸侯看似兵強馬壯,聲勢浩大,實則一群烏合之眾。他們大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爭搶地盤,並非真心除掉董卓,匡扶漢室。張飛是不會為了這些冠冕堂皇之人征戰沙場的。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著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其三,張飛經過一系列事情後,識大體,做事有分寸。演義中,張飛濃眉大眼、虎背熊腰,一看以為是一個傻大哈,只知道一味衝殺,不懂得審時度勢。實則不然,張飛膽大心細,善於運用計謀,尤其是在大場合,他識大體,懂得該怎麼辦。

戰場上,看到華雄耀武揚威,連敗聯軍,如果張飛按照以往的脾氣,自然當這個出頭鳥。如張飛等人遇到被押送回京的盧植,要斬殺護送之人;救了董卓,卻被其輕視,張飛欲提刀入帳,斬殺董卓;劉備當縣令期間,面對督郵頤指氣使,張飛怒打。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經過了這一系列事情後,張飛已經成長起來,遇事不再衝動,多思考,聽從大哥劉備的話。關羽忍耐不住,挺身而出,願意出戰華雄。盟主袁紹問其官居何職,關羽只是個馬弓手。說白了,他沒有品級,只是小兵一個。

愛好面子袁紹感覺讓小兵出戰丟人,立刻就要將狂妄自大的關羽斬殺。幸虧曹操勸阻,英雄不問出處,才使關羽免遭於難。張飛可能預料到這種結局,如果自己好心出戰,反丟了卿卿性命,這多不划算。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其四,張飛看到關羽出戰,自然不需要自己出戰。面對華雄的挑戰,如果關羽沒有挺身而出,張飛或許會徵得劉備的同意,出戰華雄。然而,二哥關羽搶先一步,出戰華雄。這時,如果張飛和二哥關羽搶戰,關羽面子上掛不住。華雄又不是溫侯呂布這樣的大將,有關羽出戰足以。

華雄如此囂張,張飛為何不出戰?只因這四個顧慮

張飛深知二哥之能,斬華雄手到擒來,已經不需要自己出手。他也沒必要和自己的二哥搶功勞。事實果真如此,曹操為關羽壯行的酒還未涼,關羽已提華雄的首級歸來。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你是如何看待張飛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