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胡蘭成之書

半年沒有見到愛人的張愛玲,千辛萬苦,一路尋到溫州時,那時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伴著陰冷的天氣南下,那時的她心情一定是焦急裡有興奮。然而,看到的卻是胡蘭成跟別人你儂我儂,看到的是他對她惡劣的態度,看到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

最終,張愛玲一個人決絕地離開了武漢。此後,張愛玲雖也多次用稿費資助過胡蘭成,但終是不愛了。在胡蘭成寫的回憶錄中,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有八位,還不算其他無名氏。所以有人說,張愛玲把全部的愛都給了胡蘭成,而胡蘭成只給了她八分之一的愛。

蒼天終究還是負了痴情人,他們的愛情以離婚草草收場。或許胡蘭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對待張愛玲的,存在的只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天生的征服欲。

對張愛玲,也對其他女人。張愛玲反覆安慰自己一切都會變好,她以為她能夠讓胡蘭成回心轉意。她在這段愛情裡,將自己活得十分卑微,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卑微到了塵土裡。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胡蘭成之書

半年沒有見到愛人的張愛玲,千辛萬苦,一路尋到溫州時,那時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伴著陰冷的天氣南下,那時的她心情一定是焦急裡有興奮。然而,看到的卻是胡蘭成跟別人你儂我儂,看到的是他對她惡劣的態度,看到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

最終,張愛玲一個人決絕地離開了武漢。此後,張愛玲雖也多次用稿費資助過胡蘭成,但終是不愛了。在胡蘭成寫的回憶錄中,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有八位,還不算其他無名氏。所以有人說,張愛玲把全部的愛都給了胡蘭成,而胡蘭成只給了她八分之一的愛。

蒼天終究還是負了痴情人,他們的愛情以離婚草草收場。或許胡蘭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對待張愛玲的,存在的只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天生的征服欲。

對張愛玲,也對其他女人。張愛玲反覆安慰自己一切都會變好,她以為她能夠讓胡蘭成回心轉意。她在這段愛情裡,將自己活得十分卑微,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卑微到了塵土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更像是真愛的第二任丈夫

新中國成立後,張愛玲去了香港,輾轉又乘著郵輪去了美國。離開上海時,在愛情上已經是個梧桐半死情霜後的女人,對愛情不復有太多期待,對人生也是順應天意。她將自己枯死的愛深埋在一角,從不輕易示人,以為人生只能如此了。

但是命運最為神奇的地方便在這裡,往往以你出其不意的方式給你意想不到的邂逅,愛情尤其如此。越是不相信愛情的人,愛情來了的時候反撲得越厲害。好像在教訓你年紀輕輕怎麼可以對人世間的愛失去信心?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胡蘭成之書

半年沒有見到愛人的張愛玲,千辛萬苦,一路尋到溫州時,那時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伴著陰冷的天氣南下,那時的她心情一定是焦急裡有興奮。然而,看到的卻是胡蘭成跟別人你儂我儂,看到的是他對她惡劣的態度,看到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

最終,張愛玲一個人決絕地離開了武漢。此後,張愛玲雖也多次用稿費資助過胡蘭成,但終是不愛了。在胡蘭成寫的回憶錄中,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有八位,還不算其他無名氏。所以有人說,張愛玲把全部的愛都給了胡蘭成,而胡蘭成只給了她八分之一的愛。

蒼天終究還是負了痴情人,他們的愛情以離婚草草收場。或許胡蘭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對待張愛玲的,存在的只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天生的征服欲。

對張愛玲,也對其他女人。張愛玲反覆安慰自己一切都會變好,她以為她能夠讓胡蘭成回心轉意。她在這段愛情裡,將自己活得十分卑微,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卑微到了塵土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更像是真愛的第二任丈夫

新中國成立後,張愛玲去了香港,輾轉又乘著郵輪去了美國。離開上海時,在愛情上已經是個梧桐半死情霜後的女人,對愛情不復有太多期待,對人生也是順應天意。她將自己枯死的愛深埋在一角,從不輕易示人,以為人生只能如此了。

但是命運最為神奇的地方便在這裡,往往以你出其不意的方式給你意想不到的邂逅,愛情尤其如此。越是不相信愛情的人,愛情來了的時候反撲得越厲害。好像在教訓你年紀輕輕怎麼可以對人世間的愛失去信心?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56年,在美國文藝營,她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那時張愛玲36歲,賴雅65歲. 一個不知名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編劇,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走路巍巍顫顫。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樣的奇怪,有時一個眼神勝過千言萬語,而戀愛裡最為有力的語言一定是眼神。

賴雅只是在文藝營的角落裡多看了她一眼,便被張愛玲身上高貴而神祕的東方氣質,她的智慧,才情深深地吸引。兩個人像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談天說地,認識沒多久就在一起了。賴雅說,張愛玲是一本書,一本永遠看不完的書。而張愛玲也覺得只有賴雅能讀懂自己。

也就在同年,萊雅在文藝營的租期到期了,他被迫離開,也被迫要與張愛玲分開。對於絕大多數的藝術家而言,他們的宿命就是為藝術而生,愛情給了他們無窮的靈感,但溫暖的家庭氛圍往往讓他們懶於奮鬥,疏於練習。張愛玲很明白這一點。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胡蘭成之書

半年沒有見到愛人的張愛玲,千辛萬苦,一路尋到溫州時,那時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伴著陰冷的天氣南下,那時的她心情一定是焦急裡有興奮。然而,看到的卻是胡蘭成跟別人你儂我儂,看到的是他對她惡劣的態度,看到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

最終,張愛玲一個人決絕地離開了武漢。此後,張愛玲雖也多次用稿費資助過胡蘭成,但終是不愛了。在胡蘭成寫的回憶錄中,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有八位,還不算其他無名氏。所以有人說,張愛玲把全部的愛都給了胡蘭成,而胡蘭成只給了她八分之一的愛。

蒼天終究還是負了痴情人,他們的愛情以離婚草草收場。或許胡蘭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對待張愛玲的,存在的只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天生的征服欲。

對張愛玲,也對其他女人。張愛玲反覆安慰自己一切都會變好,她以為她能夠讓胡蘭成回心轉意。她在這段愛情裡,將自己活得十分卑微,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卑微到了塵土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更像是真愛的第二任丈夫

新中國成立後,張愛玲去了香港,輾轉又乘著郵輪去了美國。離開上海時,在愛情上已經是個梧桐半死情霜後的女人,對愛情不復有太多期待,對人生也是順應天意。她將自己枯死的愛深埋在一角,從不輕易示人,以為人生只能如此了。

但是命運最為神奇的地方便在這裡,往往以你出其不意的方式給你意想不到的邂逅,愛情尤其如此。越是不相信愛情的人,愛情來了的時候反撲得越厲害。好像在教訓你年紀輕輕怎麼可以對人世間的愛失去信心?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56年,在美國文藝營,她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那時張愛玲36歲,賴雅65歲. 一個不知名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編劇,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走路巍巍顫顫。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樣的奇怪,有時一個眼神勝過千言萬語,而戀愛裡最為有力的語言一定是眼神。

賴雅只是在文藝營的角落裡多看了她一眼,便被張愛玲身上高貴而神祕的東方氣質,她的智慧,才情深深地吸引。兩個人像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談天說地,認識沒多久就在一起了。賴雅說,張愛玲是一本書,一本永遠看不完的書。而張愛玲也覺得只有賴雅能讀懂自己。

也就在同年,萊雅在文藝營的租期到期了,他被迫離開,也被迫要與張愛玲分開。對於絕大多數的藝術家而言,他們的宿命就是為藝術而生,愛情給了他們無窮的靈感,但溫暖的家庭氛圍往往讓他們懶於奮鬥,疏於練習。張愛玲很明白這一點。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張愛玲以為這段跨國戀情會就此錯過,沒想到,賴雅離開不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後來他們結婚了。但是必須打掉孩子。賴雅說,我願意和你在一起,但是我太老了,無法負擔一個孩子。

有人願意娶自己,任何女人都是欣喜的。我相信張愛玲是幸福的。也許賴雅才是她漂泊生活中的現世安穩,在與賴雅生活的十幾年裡,張愛玲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寫作高峰。

她拋開了牽掛,去了香港,在美國新聞署的駐港辦事處工作。工作輕鬆,張愛玲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創作文學作品,於是,她開始寫連載小說。

但是好景不長,賴雅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終中風病倒了。她毅然決定回美國照顧賴雅,陪伴他走完最後一程。萊雅陪了張愛玲11年。也許,在生死麵前,從前認為十分重要的事情也變得可有可無了。她細心照料賴雅的生活,她從不抱怨什麼,直到賴雅去世。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胡蘭成之書

半年沒有見到愛人的張愛玲,千辛萬苦,一路尋到溫州時,那時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伴著陰冷的天氣南下,那時的她心情一定是焦急裡有興奮。然而,看到的卻是胡蘭成跟別人你儂我儂,看到的是他對她惡劣的態度,看到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

最終,張愛玲一個人決絕地離開了武漢。此後,張愛玲雖也多次用稿費資助過胡蘭成,但終是不愛了。在胡蘭成寫的回憶錄中,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有八位,還不算其他無名氏。所以有人說,張愛玲把全部的愛都給了胡蘭成,而胡蘭成只給了她八分之一的愛。

蒼天終究還是負了痴情人,他們的愛情以離婚草草收場。或許胡蘭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對待張愛玲的,存在的只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天生的征服欲。

對張愛玲,也對其他女人。張愛玲反覆安慰自己一切都會變好,她以為她能夠讓胡蘭成回心轉意。她在這段愛情裡,將自己活得十分卑微,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卑微到了塵土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更像是真愛的第二任丈夫

新中國成立後,張愛玲去了香港,輾轉又乘著郵輪去了美國。離開上海時,在愛情上已經是個梧桐半死情霜後的女人,對愛情不復有太多期待,對人生也是順應天意。她將自己枯死的愛深埋在一角,從不輕易示人,以為人生只能如此了。

但是命運最為神奇的地方便在這裡,往往以你出其不意的方式給你意想不到的邂逅,愛情尤其如此。越是不相信愛情的人,愛情來了的時候反撲得越厲害。好像在教訓你年紀輕輕怎麼可以對人世間的愛失去信心?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56年,在美國文藝營,她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那時張愛玲36歲,賴雅65歲. 一個不知名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編劇,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走路巍巍顫顫。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樣的奇怪,有時一個眼神勝過千言萬語,而戀愛裡最為有力的語言一定是眼神。

賴雅只是在文藝營的角落裡多看了她一眼,便被張愛玲身上高貴而神祕的東方氣質,她的智慧,才情深深地吸引。兩個人像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談天說地,認識沒多久就在一起了。賴雅說,張愛玲是一本書,一本永遠看不完的書。而張愛玲也覺得只有賴雅能讀懂自己。

也就在同年,萊雅在文藝營的租期到期了,他被迫離開,也被迫要與張愛玲分開。對於絕大多數的藝術家而言,他們的宿命就是為藝術而生,愛情給了他們無窮的靈感,但溫暖的家庭氛圍往往讓他們懶於奮鬥,疏於練習。張愛玲很明白這一點。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張愛玲以為這段跨國戀情會就此錯過,沒想到,賴雅離開不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後來他們結婚了。但是必須打掉孩子。賴雅說,我願意和你在一起,但是我太老了,無法負擔一個孩子。

有人願意娶自己,任何女人都是欣喜的。我相信張愛玲是幸福的。也許賴雅才是她漂泊生活中的現世安穩,在與賴雅生活的十幾年裡,張愛玲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寫作高峰。

她拋開了牽掛,去了香港,在美國新聞署的駐港辦事處工作。工作輕鬆,張愛玲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創作文學作品,於是,她開始寫連載小說。

但是好景不長,賴雅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終中風病倒了。她毅然決定回美國照顧賴雅,陪伴他走完最後一程。萊雅陪了張愛玲11年。也許,在生死麵前,從前認為十分重要的事情也變得可有可無了。她細心照料賴雅的生活,她從不抱怨什麼,直到賴雅去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是幸運還是不幸?

賴雅去世以後,張愛玲一個人在洛杉磯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不見任何人。她將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文學創作中,不再問世間疾苦。直到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公寓內去世。一個星期以後才被房東發現,享年75歲。

"

知道張愛玲,是因為十七年前的一部叫《半生緣》的電視劇,這是由她的小說《十八春》改編的,講述了大環境壓迫下的愛情悲劇。之後,我又瞭解了她的《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多部作品。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張愛玲會為她的作品取一個美麗的名字,卻不給她筆下的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這,大概就要從她的人生經歷說起。所謂,時勢造就英雄,經歷成就作家。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破碎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說來也算是家世顯赫。

但是殊不知,她出生時,這個曾經的簪纓世家只剩下空殼子了。就好像夕陽的餘暉一樣,看著和熙但終究免不了西沉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的父親雖出生於顯赫的洋務派世家大族。耳濡目染了一些西方新思維。但僅僅流於表面,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思想及沒落家庭煩人道德觀早已滲透他的骨髓。吸大煙、賭博、逛妓院、納小妾等這些陳腐煩人生活方式他照單全收。這讓思想新潮的母親黃逸梵極為不滿。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英譯本

原本一強一弱,一新一舊是絕好的性格互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再也沒法像先輩們那樣,夫妻性格互補地湊巧拼成一個圓了。

於是,生下張愛玲後,就和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去了歐洲留學,而對於母親的出走,她並沒有感到什麼缺失。只是覺得,從此,母親的背影只能是她記憶裡的一抹香氣---嗅得到,摸不到,朦朧的美感、回憶的幻想裝滿了張愛玲的整個童年。

在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的,思想碰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早慧,記性好,三歲就會背唐詩,認識不少漢字。六歲入私塾讀書,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她的天賦異常,在七歲的時候就公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叫人震驚。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八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小小年紀,才華開始顯現。後來,黃逸梵回國,堅持讓張愛玲插班讀教會學校的六年級。這個決定,為她的學業之路打好了很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她才改名叫張愛玲。

也就是在這時,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父親也是對其動輒打罵,她的後媽待她並不好,不允許見媽媽,也不允許說後媽不對,要讓著弟弟。

她的父親也只會聽後媽的枕邊風,甚至將她軟禁。就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不管其死活,張愛玲的生活變得黑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集

任性的棄學從文

在她17歲那年,她逃離了父親和後母所在的張家,投奔母親。然而,投奔母親後,並沒有好到哪兒去,反而更加落魄和難堪。

因母親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張愛玲的到來,生活更加拮据,有時生活費都沒有著落,一次張愛玲好不容易獲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誰知,母親第二天就打牌把這筆錢輸掉了。

沒過多久,母親就跟著一個男人去了歐洲,丟下張愛玲一個人自生自滅,也不給她生活費,在她需要學費寫信向母親求助的時候,母親不但沒給她寄錢,反而要她嫁人。

倔強的張愛玲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知道靠父母是靠不住了,但她也不想嫁人,她想要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男人的附庸。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故居

於是她棄學了,開始寫文章,一開始,只是在報紙上發些小短文,賺取一些勉強餬口的稿費。她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文筆,考入上海瑪麗亞女校,最終順利通過英國倫敦大學的測試,但是因為歐戰爆發,英國是去不了了,退而求其次去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大學文科學習。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好友,炎櫻,一個從此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子。因為戰爭爆發,張愛玲未能順利畢業。她和好友一起回到上海,一同報考聖約翰大學,未被錄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被拒理由是“國文不及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愛玲發表作品數十篇,獲得公眾認可,竟然因為國文不及格被拒,貽笑大方!其中的貓膩明眼人都很清楚,可是張愛玲不在乎這樣的學校的承認,開始為英文雜誌撰寫稿件。

蒼天永遠不會負了有心人,不久張愛玲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轟動了上海文壇。此後,《沉香屑·第一爐香》、《鎖記》、《傾城之戀》一氣呵成,遍地開花,從此,人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才女,叫張愛玲。因為得到了賞識,她開始專心寫小說和散文。

到這裡,她的學業雖然不算太順利,事業也算是一片光明,羨煞了旁人。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胡蘭成終是過客

更重要的是,她的愛情不約而至。因為她的《封鎖》,她結緣胡蘭成。那一年是1943年,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

他當時在獄中,讀到了張愛玲發表的文字《封鎖》。一出獄就急於找到報社的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張愛玲當時已經有些名氣,加上她不愛和人交往,把上來拜訪的胡蘭成拒之門外。

可是第二天,張愛玲忍不住好奇,亦或者是受寵若驚,主動打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拜訪,這一天下午,他們不知不覺中,聊了五個小時。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電影的劇照

一個人對異性的的審美一旦形成,日後很難改變。胡蘭成見到張愛玲的那一刻,其實跟他想象中的是有差距的。他以為張愛玲是那種有些世俗,有些人生經歷的,甚至是有些女人味的少婦,才能把愛情寫的這麼透徹,人性寫得這麼真實。

但是他沒想到她居然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的,說話有點孩子氣的小傢伙。臨出門時,胡蘭成送張愛玲,他們並肩走著,他望著她說:你這麼高,這怎麼行?張愛玲對於他來說,是太過高大,在心裡上他沒有了憐惜的成分,也少了點兒從前的心理優勢,自信會隨之減少。

在之後的交往中,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是有家室的。 喜歡沾花惹草,經常去嫖妓。而且也知道他此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可女人就是這點最可怕:明明認清了某個人的好與壞,還是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張愛玲就是這樣,沒多久,在胡蘭成瘋狂的追求下,她就淪陷甜言蜜語的情話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2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沒有任何儀式,誰都知道,此時嫁給他,必然遭到世人唾罵,然而張愛玲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也許胡蘭成就是她命中的劫數,一向恃才傲物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可她才不管什麼政治觀念、什麼世俗的價值觀,只要她愛他,這就夠了。此時的汪偽政府已經岌岌可危。可胡蘭成還是在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虧欠的總要償還。命運常常喜歡急轉彎,在最得意的地方讓人掉下來,也許是讓人更痛,讓人銘記。兩人結婚後過了一年多現世安穩的婚姻生活。胡蘭成開始了大逃亡。

胡蘭成終究是一個風流才子,他逃亡一路,就風流了一路。逃到武漢,他愛上了護士小周。逃到溫州,又和寡婦範秀美在一起了。這就是做女人的無奈,即便是才情曠古絕今的她也未能免俗,還是要落入這樣的俗套。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胡蘭成之書

半年沒有見到愛人的張愛玲,千辛萬苦,一路尋到溫州時,那時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伴著陰冷的天氣南下,那時的她心情一定是焦急裡有興奮。然而,看到的卻是胡蘭成跟別人你儂我儂,看到的是他對她惡劣的態度,看到的是他的心已漸行漸遠。

最終,張愛玲一個人決絕地離開了武漢。此後,張愛玲雖也多次用稿費資助過胡蘭成,但終是不愛了。在胡蘭成寫的回憶錄中,有名有姓的女人,就有八位,還不算其他無名氏。所以有人說,張愛玲把全部的愛都給了胡蘭成,而胡蘭成只給了她八分之一的愛。

蒼天終究還是負了痴情人,他們的愛情以離婚草草收場。或許胡蘭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對待張愛玲的,存在的只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天生的征服欲。

對張愛玲,也對其他女人。張愛玲反覆安慰自己一切都會變好,她以為她能夠讓胡蘭成回心轉意。她在這段愛情裡,將自己活得十分卑微,如她自己說的一樣,卑微到了塵土裡。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更像是真愛的第二任丈夫

新中國成立後,張愛玲去了香港,輾轉又乘著郵輪去了美國。離開上海時,在愛情上已經是個梧桐半死情霜後的女人,對愛情不復有太多期待,對人生也是順應天意。她將自己枯死的愛深埋在一角,從不輕易示人,以為人生只能如此了。

但是命運最為神奇的地方便在這裡,往往以你出其不意的方式給你意想不到的邂逅,愛情尤其如此。越是不相信愛情的人,愛情來了的時候反撲得越厲害。好像在教訓你年紀輕輕怎麼可以對人世間的愛失去信心?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1956年,在美國文藝營,她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那時張愛玲36歲,賴雅65歲. 一個不知名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編劇,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走路巍巍顫顫。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樣的奇怪,有時一個眼神勝過千言萬語,而戀愛裡最為有力的語言一定是眼神。

賴雅只是在文藝營的角落裡多看了她一眼,便被張愛玲身上高貴而神祕的東方氣質,她的智慧,才情深深地吸引。兩個人像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談天說地,認識沒多久就在一起了。賴雅說,張愛玲是一本書,一本永遠看不完的書。而張愛玲也覺得只有賴雅能讀懂自己。

也就在同年,萊雅在文藝營的租期到期了,他被迫離開,也被迫要與張愛玲分開。對於絕大多數的藝術家而言,他們的宿命就是為藝術而生,愛情給了他們無窮的靈感,但溫暖的家庭氛圍往往讓他們懶於奮鬥,疏於練習。張愛玲很明白這一點。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經典語錄

張愛玲以為這段跨國戀情會就此錯過,沒想到,賴雅離開不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後來他們結婚了。但是必須打掉孩子。賴雅說,我願意和你在一起,但是我太老了,無法負擔一個孩子。

有人願意娶自己,任何女人都是欣喜的。我相信張愛玲是幸福的。也許賴雅才是她漂泊生活中的現世安穩,在與賴雅生活的十幾年裡,張愛玲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寫作高峰。

她拋開了牽掛,去了香港,在美國新聞署的駐港辦事處工作。工作輕鬆,張愛玲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創作文學作品,於是,她開始寫連載小說。

但是好景不長,賴雅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終中風病倒了。她毅然決定回美國照顧賴雅,陪伴他走完最後一程。萊雅陪了張愛玲11年。也許,在生死麵前,從前認為十分重要的事情也變得可有可無了。她細心照料賴雅的生活,她從不抱怨什麼,直到賴雅去世。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是幸運還是不幸?

賴雅去世以後,張愛玲一個人在洛杉磯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不見任何人。她將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文學創作中,不再問世間疾苦。直到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公寓內去世。一個星期以後才被房東發現,享年75歲。

張愛玲給作品取了最美的名字,為何從不肯給人物一個圓滿的結局?

張愛玲作品改編影視劇照

她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也是悲涼的一生。她雖有過人的文學天賦,對文字的嗅覺異於常人。但她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經歷了殘暴的戰爭,享受不到純粹的愛情。可是,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才有了今天的張愛玲。所以張愛玲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誰也說不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