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向!

早期教育 教育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2018-12-09

我在給家長們上正面管教系統課時,問學員們:“大家回憶一下,你們的父母在你們犯錯誤之後,是如何處理的?對你們犯錯誤這件事,他們是怎麼看的?”

家長們回答的內容,總結起來就是:“我犯錯誤是因為我愚蠢、無能、心眼壞、笨手笨腳;父母們會感到生氣、憤怒,他們會對我們批評、懲罰甚至打罵。他們認為我們不該犯錯誤,犯錯誤是不對的,這個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我又問:“那你們被批評和懲罰之後,你們對待做錯的那件事,是怎麼想的,以後又是怎麼做的?”

大家說出了這樣三種不同的結果:

(1)自我否定

經過家長的責備後,自己就認定了自己確實是無能的,或者確實是個壞孩子,承認了家長給自己貼的標籤,並貼著這個標籤繼續學習和工作。總感覺這方面不如別人,自卑。甚至嚴重的會自暴自棄。

(2)取悅

有些人則害怕再次做錯而受到羞辱和懲罰,從而決定不再冒險。大多數的我們,會選擇這個方式。我們雖然改正了錯誤的行為,卻不是發自內心的改正,而是為了避免羞辱。

(3)逃避

還有另一些人,會盡量掩蓋自己犯的錯誤,並想盡辦法避免被抓到。他們或者怪罪別人,或者撒謊逃避……

這三個方向,都是我們期望的嗎?

對“犯錯誤”之後進行的責罵和懲罰,帶來的這三種結果,會幫助孩子更加獨立、自信和優秀嗎?

大家都回答:“不會的。”

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向!

可是當我再問:“那現在,你們成為了父母,你們的孩子犯了錯誤,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大多數家長想了之後回答:“基本是像我們的爸媽對待我們的方式,在對待我們的孩子。”

這就是一個循環,一個不太好的循環。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感到羞愧。”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可是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樣要求自己和別人,尤其是要求我們的孩子。其實,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我們要有勇氣改變我們隊“不完美”的執著信念。

當父母就孩子的錯誤傳達給孩子的是負面信息時,父母們常常是好意。父母們擔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卻不讓孩子受到責難、羞辱和痛苦,那就是在嬌縱、溺愛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向!

其實,當我們把犯錯誤看作是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時,那我們的這種擔心就會少很多。

無論是孩子或者大人,在為這個錯誤承擔責任的時候,心裡也會輕鬆很多。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把關注點放在“如何解決和改善問題”上。

這就是正面管教中一個非常好的育兒工具,叫“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我用兩個例子來說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一)淏仔因聽寫不會寫發脾氣

我的兒子淏仔上三年級了,這兩年多的小學家庭作業中,經常會有聽寫作業。

在他上一年級我給他聽寫時,如果他都會,寫的都正確,他就會非常高興。但是如果遇到他不會寫或者寫錯的字超過兩個,他就會非常沮喪、或暴躁甚至哭泣。

我那時已經學習了正面管教,我會在他情緒糟糕的當下,抱抱他,摸摸他的頭,以緩解他的沮喪感。

當他平靜下來的時候,我對他這樣說:“淏仔,你覺得老師佈置聽寫作業是為什麼?”

淏仔說:“不知道。”

我繼續引導著問他:“你覺得老師只是為了讓你們多寫點字,還是為了讓你們會寫這些字?”

淏仔想了想說:“讓我們會寫。”

我:“那如果我們全部都會寫,聽寫的意義還有嗎?比如,每天聽寫一二三,聽寫一百遍,你覺得有用嗎?”

淏仔嘿嘿地笑了,說:“沒有用。”

我:“我們聽寫出現了不會寫或者寫錯的字,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今天聽寫又有了收穫,又找出了一個自己不會的字,那我們就可以把不會寫變成會寫,就又進步了有些新收穫,對不對?”

淏仔點點頭:“嗯。可是我還是想要全部都會寫,遇到不會的我就難受。”

我笑著與他共情得說:“媽媽也希望全部的字都會寫,什麼時候聽寫都全對。哈哈……”

淏仔也跟著笑了,然後就平靜的去把不會寫的字寫了五遍。

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向!

當然,只溝通一次,不會馬上就見效。

第二次聽寫出現他不會的第三個字之後,他又崩潰的大喊:“都三個字不會啦!太生氣啦!”

我只是簡單的和他提了一句:“淏仔,還記得媽媽說過那個寫錯的新收穫嗎?”

淏仔聽到後,情緒就會好很多。

現在到了三年級,在這件事上情緒已經非常平和了。

當然,也因為他能正確認識到聽寫的意義、寫錯字是進步的好機會這些道理後,能正向的看待這個問題,面對自己的錯誤,然後去改正去進步,所以,在班級聽寫後,老師發佈的聽寫全對的名單上,經常會出現他的名字。

我很為他高興。

(二)淏仔與妹妹打架

有一天,我在廚房做飯,聽到兩個孩子在客廳大吵了起來,等到趕到他們面前的時候,發現玥玥正在打哥哥,而哥哥正在試圖攥住妹妹的手,不讓她打。

我拉開他倆,彎下腰來問:“孩子們,誰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

玥玥說:“哥哥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用了我的水彩筆!”

淏仔說:“上一次,你用我的橡皮泥,也沒問我就自己用了,我都沒有生氣,你為什麼就要生氣?”

玥玥:“這盒是我最喜歡的水彩筆!你就不能用!用了我就生氣!”

說到這裡,我已經知道了原因。

我先逐一安撫他們的情緒。

我抱抱玥玥,對她說:“看到哥哥不經你同意就用了你最喜歡的水彩筆,你感到很生氣,是嗎?媽媽知道了,相信哥哥也知道了。媽媽抱抱,好嗎?現在心情好些了嗎?”

得到玥玥肯定答案後,我對淏仔說:“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惹妹妹生氣的,你沒想到會這樣,對不對?被妹妹打了兩下,是不是心情也不太好?來,媽媽抱抱。”

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向!

等到兩個人都平靜下來時,我問他倆:“今天發生這樣一件事,讓大家都不愉快。媽媽看到你們這樣,也有些擔心。我們現在想一想,從這件事中,我們學到了什麼?下一次怎麼做會更好一些?

淏仔大一些,理解比較快,先回答道:“下次我用妹妹的東西,就先問問她,她同意了我再用。但是,如果以後妹妹要用我的東西,也要問問我。”

要求公平,是正常的。

我笑著對淏仔點點頭,然後用鼓勵的目光看著玥玥。

玥玥想了想,說:“我不應該生氣了就打哥哥,哥哥對不起。以後,我再用哥哥的東西,我也先問問他同不同意。”

我看著他們兩個這樣說,特別欣慰:“真好,看到你們自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真為你們高興!我們從這一次的矛盾中,又學到了一些新東西!

兩個吵的情緒糟糕的孩子,經過我們這樣一問一答的,能感覺到自己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笑容爬上臉頰,連腰桿兒都挺直了,估計他們是感覺到成就感了。

打架了,只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懲罰,只會讓孩子們情緒收斂壓抑,如果批評不當,還會影響了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但是,從錯誤中學習,把犯錯誤看成是可以讓孩子們成長的一個機會,心態就會很放鬆,責難孩子的想法就會消失。同時,孩子也真的會從這件事中得到他們的收穫。

得到收穫、問題得到解決,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而發脾氣、懲罰孩子,不是我們最終目的。對嗎?

當孩子犯錯誤後,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成長方向!

所以,我們要放下那種“孩子犯了錯誤,一定要讓孩子難受”的錯誤執念。

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在不同的事件中得到成長,變得更好!

當然,犯錯誤後,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是需要教孩子承擔的。

但這不意味著要在羞辱孩子、責罵孩子的情況下,讓孩子被動的承擔責任;

而是我們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鼓勵他引導他主動的承擔責任。

直到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還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偶爾吵個架。

因為孩子每天都在變化,每天做的事情也在變化。

但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問他們的這句話:“我們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些啟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