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會把孩子毀掉,孩子6歲前媽媽莫缺席

早期教育 心理 樂禹萱 樂禹萱 2017-10-17

如果你家老人是這幾種類型,那麼我勸你一句,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否則真的會害了孩子:

六種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會把孩子毀掉,孩子6歲前媽媽莫缺席

◎無原則的庇護

老人帶孩子容易過分的溺愛,什麼事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犯了錯誤也不及時糾正,當爸爸媽媽要批評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成了孩子的“擋箭牌”,讓孩子變得不懼怕犯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反正有人護著。

由於爺爺奶奶長期的庇護,孩子會慢慢的模糊是非對錯的認識,即使自己做錯了事,也不覺得愧疚,變得隨心所欲,從來不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驕縱的性格,將來走上社會後往往會吃大虧!

◎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批評父母

常常當著孩子的面批評父母,導致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度下降。由於孩子的父母是老人的孩子,在老人眼前是小輩,甚至在老人眼裡,永遠是孩子。所以,老人會對已經為人父母的孩子習慣性地不尊重,平常在孫輩面前有意無意地講一些他們父母的缺點,開一些不尊重他們父母的玩笑。這都導致父母的威望在孩子心裡大打折扣,父母再接手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艱難。

六種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會把孩子毀掉,孩子6歲前媽媽莫缺席

◎傳統或者迷信思想比較重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有些長輩會用自己老一輩的經歷去用迷信的行為來解決,恰恰耽誤了孩子治病的最佳時機。這類的新聞事件並不少見。還有一個我聽說來的習俗,生了一個多金的孩子,長大就能當大老闆,於是就給孩子洗什麼“金錢浴”(好像是這個名字),結果害的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就引發皮膚過敏,吃了很多苦頭。所以這種長輩千萬不能託付,對於孩子來說會增加遇到危險的可能性。

◎聽力衰退的老人

這種長輩還是儘量不要託付比較好,一來他們本身就生活不便,再帶一個孩子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負擔。而且萬一孩子遇到危險情況呼救的時候,老人未必能聽得見。還有日常生活中,看電視,說話,聲音會自然而然的增大,對於孩子的聽力發育是有一定危害的。

六種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會把孩子毀掉,孩子6歲前媽媽莫缺席

◎經常爆粗口的老人

有些老人動不動就把髒話掛在嘴邊,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要爆粗口,要知道6歲之前的孩子有一樣學一樣,如果來聽到大人爆粗口,也會學會的,以後改起來也不容易了。因此,大人在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千萬不要讓孩子把壞毛病學了去。如果你家也有一位愛爆粗口的老人,還是不要讓老人帶孩子了。

◎鼓勵孩子說謊

這一點主要發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上,比如爸爸媽媽不讓孩子吃零食,老人給孩子吃了,就會告訴孩子不要告訴爸爸媽媽,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們很會察言觀色,懂得怎麼做會讓大人高興,長此下去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會養成不誠實的壞習慣。

六種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會把孩子毀掉,孩子6歲前媽媽莫缺席

幼兒心理學認為,孩子在0~6 歲階段是人生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大,尤其是媽媽,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和少兒時期,對孩子的德行禮儀、品格氣質影響巨大。是把孩子引向美好還是引向歧途,全掌握在媽媽手中。

小編的建議是:長輩可以幫助照料孩子,幫助分擔家務,但對孩子平時的管教,媽媽一定要親力親為,在關鍵問題上不妥協。那些沒有條件自己帶孩子的父母,也要想方設法儘可能多地陪伴孩子。

六種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會把孩子毀掉,孩子6歲前媽媽莫缺席

有的年輕父母會說:“爺爺奶奶搶著帶孫子,根本輪不上我們。”還有的說:“我們整天加班加點,還要升職,還要還房貸,沒有精力帶孩子。”

幼子在,不遠離,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應該儘量守護在孩子身邊,不要把自己的缺位說成是被生活所逼的“無奈”。這樣的無奈其實比我們想象得要少得多,其實很多時候是個人選擇的結果。

奉勸您一句:媽媽莫在孩子6 歲以前缺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