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能有如此的規模,除沾了宋淑信的光,還和宋家祖祖輩輩的勤勉經商分不開。據說,明洪武年間,庶民宋雲興拖兒帶女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項城,後因避水遷居禹州老堂窪,再後來遷至淺井。宋氏人家或許是看中了淺井這塊風水寶地,靠著幾輩人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到清代中後期逐漸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戶。宋家子弟中,有一個叫宋聘三的,竟打破了祖祖輩輩一直遵循的“三綱五常”,特立獨行,天馬行空,在平靜似水的宋家大院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能有如此的規模,除沾了宋淑信的光,還和宋家祖祖輩輩的勤勉經商分不開。據說,明洪武年間,庶民宋雲興拖兒帶女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項城,後因避水遷居禹州老堂窪,再後來遷至淺井。宋氏人家或許是看中了淺井這塊風水寶地,靠著幾輩人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到清代中後期逐漸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戶。宋家子弟中,有一個叫宋聘三的,竟打破了祖祖輩輩一直遵循的“三綱五常”,特立獨行,天馬行空,在平靜似水的宋家大院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一批仁人志士為追求民主、自由而呼號、奔走、鬥爭,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宋教仁、陶成章、秋瑾等烈士的名字家喻戶曉。2006年,中央電視臺《再讀辛亥》開機拍攝時,一份重要的歷史檔案在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被發現,檔案中一位革命先驅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他就是禹州市淺井村宋家大院的宋聘三。

宋聘三原名五詔,1881年出生在禹縣,幼讀私塾,勤奮好學。20歲考取清光緒年間秀才。1904年,考入京師大學堂。1907年,為了尋求救國真理,宋聘三遠赴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他加入中國同盟會。就在此時,他經孫中山、宋教仁等人同意,改名“聘三”,即“拼三”的諧音,意為“為實現三民主義奮鬥、拼搏”。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宋聘三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代表。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能有如此的規模,除沾了宋淑信的光,還和宋家祖祖輩輩的勤勉經商分不開。據說,明洪武年間,庶民宋雲興拖兒帶女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項城,後因避水遷居禹州老堂窪,再後來遷至淺井。宋氏人家或許是看中了淺井這塊風水寶地,靠著幾輩人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到清代中後期逐漸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戶。宋家子弟中,有一個叫宋聘三的,竟打破了祖祖輩輩一直遵循的“三綱五常”,特立獨行,天馬行空,在平靜似水的宋家大院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一批仁人志士為追求民主、自由而呼號、奔走、鬥爭,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宋教仁、陶成章、秋瑾等烈士的名字家喻戶曉。2006年,中央電視臺《再讀辛亥》開機拍攝時,一份重要的歷史檔案在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被發現,檔案中一位革命先驅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他就是禹州市淺井村宋家大院的宋聘三。

宋聘三原名五詔,1881年出生在禹縣,幼讀私塾,勤奮好學。20歲考取清光緒年間秀才。1904年,考入京師大學堂。1907年,為了尋求救國真理,宋聘三遠赴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他加入中國同盟會。就在此時,他經孫中山、宋教仁等人同意,改名“聘三”,即“拼三”的諧音,意為“為實現三民主義奮鬥、拼搏”。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宋聘三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代表。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能有如此的規模,除沾了宋淑信的光,還和宋家祖祖輩輩的勤勉經商分不開。據說,明洪武年間,庶民宋雲興拖兒帶女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項城,後因避水遷居禹州老堂窪,再後來遷至淺井。宋氏人家或許是看中了淺井這塊風水寶地,靠著幾輩人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到清代中後期逐漸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戶。宋家子弟中,有一個叫宋聘三的,竟打破了祖祖輩輩一直遵循的“三綱五常”,特立獨行,天馬行空,在平靜似水的宋家大院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一批仁人志士為追求民主、自由而呼號、奔走、鬥爭,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宋教仁、陶成章、秋瑾等烈士的名字家喻戶曉。2006年,中央電視臺《再讀辛亥》開機拍攝時,一份重要的歷史檔案在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被發現,檔案中一位革命先驅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他就是禹州市淺井村宋家大院的宋聘三。

宋聘三原名五詔,1881年出生在禹縣,幼讀私塾,勤奮好學。20歲考取清光緒年間秀才。1904年,考入京師大學堂。1907年,為了尋求救國真理,宋聘三遠赴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他加入中國同盟會。就在此時,他經孫中山、宋教仁等人同意,改名“聘三”,即“拼三”的諧音,意為“為實現三民主義奮鬥、拼搏”。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宋聘三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代表。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26年春,受共產主義進步思想的影響,宋聘三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派遣,祕密回到家鄉禹縣,擔任中共禹縣黨組織負責人,負責禹縣、密縣、新鄭、許昌、登封等地黨的聯絡工作,成為禹縣中共早期黨組織和農民運動的領導者。1929年,宋聘三英勇就義,年僅48歲。1958年3月,民政部批准宋聘三為革命烈士。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能有如此的規模,除沾了宋淑信的光,還和宋家祖祖輩輩的勤勉經商分不開。據說,明洪武年間,庶民宋雲興拖兒帶女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項城,後因避水遷居禹州老堂窪,再後來遷至淺井。宋氏人家或許是看中了淺井這塊風水寶地,靠著幾輩人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到清代中後期逐漸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戶。宋家子弟中,有一個叫宋聘三的,竟打破了祖祖輩輩一直遵循的“三綱五常”,特立獨行,天馬行空,在平靜似水的宋家大院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一批仁人志士為追求民主、自由而呼號、奔走、鬥爭,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宋教仁、陶成章、秋瑾等烈士的名字家喻戶曉。2006年,中央電視臺《再讀辛亥》開機拍攝時,一份重要的歷史檔案在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被發現,檔案中一位革命先驅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他就是禹州市淺井村宋家大院的宋聘三。

宋聘三原名五詔,1881年出生在禹縣,幼讀私塾,勤奮好學。20歲考取清光緒年間秀才。1904年,考入京師大學堂。1907年,為了尋求救國真理,宋聘三遠赴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他加入中國同盟會。就在此時,他經孫中山、宋教仁等人同意,改名“聘三”,即“拼三”的諧音,意為“為實現三民主義奮鬥、拼搏”。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宋聘三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代表。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26年春,受共產主義進步思想的影響,宋聘三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派遣,祕密回到家鄉禹縣,擔任中共禹縣黨組織負責人,負責禹縣、密縣、新鄭、許昌、登封等地黨的聯絡工作,成為禹縣中共早期黨組織和農民運動的領導者。1929年,宋聘三英勇就義,年僅48歲。1958年3月,民政部批准宋聘三為革命烈士。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如今的宋家大院,保存完好的宅子十分少,基本沒有人居住了。宋聘三故居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淺井村被確定為“中國傳統村落”。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旅遊經濟,政府撥款對宋聘三故居和宋家大院實施修復工程,深度挖掘淺井歷史文化資源、紅色革命資源,實施“一極兩翼”戰略,即宋家大院中心極,朵山、金山嶺兩翼,發展鄉村民俗遊、農家樂、紅色教育基地,打造影視拍攝基地、畫家寫生基地及養生基地!

未來的淺井村,魅力無限!

作者簡介:王新寶,1989年7月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現任河南省禹州市新聞信息中心黨支部書記。

"

盛夏的午後,我們冒著高溫,走進浸潤著中國近代史味道的青石巷,走進淺井村,走進歷盡滄桑的宋家大院,聆聽宋家子弟一代先烈宋聘三的英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央,陪同的村幹部姜富秀首先帶我們察看了一眼大口井。水面離井口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並講述了“淺井村”名字的由來。這眼井用青石砌就,高出地面三尺有餘,井口覆有鐵蓋,掀開鐵蓋即可看到清澈的井水,水面離井口僅三尺有餘,幾欲與地面平齊。相傳,井旁有一石條通向附近小廟,因此村中流傳著“七石一盤井,一步大石條,兩廟八根椽”的諺語,淺井村因此而得名。淺井村,又名上宋,東靠石婆山,北依朵耳山,南扶小金山,村西書堂河貫流而下。據《禹州志·山志》記載:(書堂山)南六裡,東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記名石婆臼。其南水泉甚淺,地名“淺井村”。《乾隆邵志》載:掘地七尺得水,他處不能。當地還流傳有“爐渣坑裡出濺水”之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在大口井的周圍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大片建自清朝的老宅院。三百多間房屋,即是遠近聞名的宋家大院,與山西的喬家大院有點兒相似。

宋家大院由前後兩條小巷、八個院落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佔地6000多平方米。宋家大院多為幾進式宅院,結構緊湊,佈局合理,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宋家大院最具特色的要數房屋上的雕刻了。多數房屋的窗櫺、屋簷皆為木刻浮雕、鏤雕,以及令人叫絕的鑲雕。屋簷下樑臂上的掛落,房山上的柢頭,所雕內容不一,或花卉草木,或鳥蟲魚獸,或八仙過海,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大門和一般莊戶人家的大門不一樣。宋家大院的大門都是門樓型,而且,都有木雕從上方垂下,木雕的下端雕刻或牡丹狀,或蓮花狀。莊戶人家房屋出前簷的椽子也不過是一根木頭罷了,沒有其它裝飾,宋家大院房屋出前簷的椽子則雕刻龍頭形狀。用龍頭作裝飾的,在我國民間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廟宇,一是公堂的大殿。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的上房兩端都有過道,過道和後面相通。從過道進去,轉過房山牆可見一小門和後面相通。這小門叫做角門。倘是三進深的院子,也是這樣的結構形式。宋家大院的每個院子都是這樣的結構,每個院子的後面又有小門和後面相通。從這個小門出去即是後面的大街。這樣的結構給人的感覺是曲折迴環,庭院幽深。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房屋高大,刻有五脊六獸、麒麟圖案等。按照封建社會的體制,無官無品的人家建造五脊六獸、雕樑畫棟的房子是違制的。在建造宋家大院的時候,宋家並沒有人在朝廷裡做官,可為什麼能夠建造這樣的豪門宅第呢?這裡有一個與清光緒年間進士,後官至戶部侍郎宋淑信有關的故事。據淺井人講,宋淑信本是禹州東南範坡鎮宋莊人,因早年曾在淺井教私塾,與淺井宋家認下宗親,後宋家相送盤纏方進京趕考及第。宋淑信為了感激宋家,把自己的儀仗留到淺井一半,以示自己是半個淺井人。宋家違制建宅也多是幫了宋淑信的光。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宋家大院能有如此的規模,除沾了宋淑信的光,還和宋家祖祖輩輩的勤勉經商分不開。據說,明洪武年間,庶民宋雲興拖兒帶女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項城,後因避水遷居禹州老堂窪,再後來遷至淺井。宋氏人家或許是看中了淺井這塊風水寶地,靠著幾輩人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到清代中後期逐漸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戶。宋家子弟中,有一個叫宋聘三的,竟打破了祖祖輩輩一直遵循的“三綱五常”,特立獨行,天馬行空,在平靜似水的宋家大院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一批仁人志士為追求民主、自由而呼號、奔走、鬥爭,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宋教仁、陶成章、秋瑾等烈士的名字家喻戶曉。2006年,中央電視臺《再讀辛亥》開機拍攝時,一份重要的歷史檔案在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被發現,檔案中一位革命先驅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他就是禹州市淺井村宋家大院的宋聘三。

宋聘三原名五詔,1881年出生在禹縣,幼讀私塾,勤奮好學。20歲考取清光緒年間秀才。1904年,考入京師大學堂。1907年,為了尋求救國真理,宋聘三遠赴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他加入中國同盟會。就在此時,他經孫中山、宋教仁等人同意,改名“聘三”,即“拼三”的諧音,意為“為實現三民主義奮鬥、拼搏”。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宋聘三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代表。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1926年春,受共產主義進步思想的影響,宋聘三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派遣,祕密回到家鄉禹縣,擔任中共禹縣黨組織負責人,負責禹縣、密縣、新鄭、許昌、登封等地黨的聯絡工作,成為禹縣中共早期黨組織和農民運動的領導者。1929年,宋聘三英勇就義,年僅48歲。1958年3月,民政部批准宋聘三為革命烈士。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如今的宋家大院,保存完好的宅子十分少,基本沒有人居住了。宋聘三故居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淺井村被確定為“中國傳統村落”。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旅遊經濟,政府撥款對宋聘三故居和宋家大院實施修復工程,深度挖掘淺井歷史文化資源、紅色革命資源,實施“一極兩翼”戰略,即宋家大院中心極,朵山、金山嶺兩翼,發展鄉村民俗遊、農家樂、紅色教育基地,打造影視拍攝基地、畫家寫生基地及養生基地!

未來的淺井村,魅力無限!

作者簡介:王新寶,1989年7月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現任河南省禹州市新聞信息中心黨支部書記。

禹州淺井村:宋家大院及烈士宋聘三的故事

用我欄目、揚您美名。弘揚河南正能量,出彩河南人。精彩河南網商務合作1393715596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