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語文 讀書 不完美媽媽 古詩 鄉村教師廖老師 2019-04-07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是孩子的啟蒙階段,是學習語文所走的第一步,是為以後學習語文壘起的第一塊磚,為建起學習這座大廈打好的地基部分,有的家長和老師還沒有引起足夠地重視,那麼小學一年級語文到底要怎麼學,有什麼要求呢?作為家長,你知道嗎?作為教師,你明白嗎?下面,我就從《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出發,談談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800(-10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範、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用音序檢字法查字典。(部首)

創新能力培養:

1、能在生活環境中認字。

2、能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識記生字,培養創造性識字的能力。

學習習慣培養

1、養成藉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的習慣。

2、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3、養成不認識的字主動查字典的習慣。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原10條,現7條,更緊湊)

創新能力培養

1、開展想像把課文中的故事接著往下編,培養想象能力。

2、誦讀兒歌和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文的優美。

學習習慣培養

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邊看邊想,邊看邊做記錄。

2、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並能合理運用。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創新能力培養

1、在寫話中能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2、能模仿文中兒歌,自編淺顯的兒歌。

學習習慣培養

1、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每天寫一句話。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改“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原: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創新能力培養

1、能根據環境說幾句話。

學習習慣培養

1、聽人說話時注意力集中。

2、養成邊聽邊想、邊聽邊記的習慣。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及要求(家長和老師必讀)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創新能力培養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並能提出問題,和同學一起共同討論。

2、能簡單地用口頭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

學習習慣培養

1、養成留心觀察和仔細思考的習慣。

2、養成善於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的習慣。


家長朋友們,老師們,一年級的學習是孩子一生學習的開始,良好地開始是孩子未來能否成才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人認為孩子的一生最重要的階段是低年級,希望引起廣大家長的重視,引起同行的重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