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初評結果出爐:全省5教師入圍 溫州佔3名

語文 馬雲 農村 數學 溫州日報 溫州日報 2017-09-14

陳瑩麗,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一位最美的鄉村教師。

在本報近日推出的“尋找陳瑩麗式好教師 聚焦鄉村教育守望者”欄目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像她一樣,甘於平凡、樂於奉獻的鄉村教師,他們用“留下來”的堅守成就孩子們“走出去”的夢想。

鄉村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群體。在日前落幕的2017屆“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初評中,180位教師從300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初選提名,其中浙江有5位,溫州就佔了3席。

今年是“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實施的第3個年頭,該獎項每年選拔100位優秀鄉村教師,給予每人10萬元現金資助和專業發展培訓,鼓勵和支持他們進行鄉村教育創新實踐。

鄉村教師是發展鄉村教育的關鍵,善待鄉村教師,就是善待鄉村教育。去年,我市出臺《溫州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6-2020年)實施辦法》,從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加強鄉村教師培養培訓、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等方面,明確對鄉村教師提供幫扶。

願更多的鄉村教師有回報、得發展,讓他們不僅有意願、更有動力撐起鄉村教育的一片藍天。

為什麼是他們

——溫州入圍教師背後的故事

“從學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初評結果出爐:全省5教師入圍 溫州佔3名

張仕凱 瑞安市塘下鎮下林小學

2010年對張仕凱而言,是人生的一個轉折。從浙江師範大學畢業的他,毅然放棄了去瑞安幾所鎮小教書的機會,選擇留在家附近的村小,開始了自己的鄉村教師生涯。

張仕凱所在的下林小學,300多位學生均為新居民子女,他們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又因忙於生計而忽略了對孩子的照顧。身為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的他,常常是既當老師又當父母,利用課間、午休、放學後時間,見縫插針地給幫孩子作業中的錯題、難題。

張仕凱擅長用賞識的眼光去捕捉每位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一次,他班上一位數學不好的學生畫的畫在市裡拿了獎,張仕凱當眾表揚了他,並告訴這個孩子在數學上也具備這種潛力,只不過還沒被充分發掘出來。後來,這位同學發憤圖強,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上數學課時眼神裡有了自信,還能主動舉手發言。

在張仕凱眼裡,每一個孩子的進步,都讓他覺得特別滿足,因為他能從這些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這,也是他堅守鄉村教育事業的初衷。“小時候我的父母也是四處務工,我能感受到他們的艱辛,也更明白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含義。”

他說,比起城市裡的孩子,眼前這群孩子更需要他的堅守和付出。受去年“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者楊燕燕的影響,張仕凱立志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並如願收到了北京師範大學在職碩士的錄取通知書。

“我願做你們人生的‘渡船人’”

“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初評結果出爐:全省5教師入圍 溫州佔3名

周春微 平陽縣海西鎮西灣小學

今年50歲的周春微是平陽縣海西鎮西灣小學的語文老師,從18歲開始教書算起,已經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上堅守了32年。她常將自己比喻為“渡船人”:把學生接上船,教給他們知識,然後再送到更美好的彼岸。

過去的32年間,她已記不清她撐著的這條船上搭載過多少屆學生。在家長眼中,周春微是不可缺少的,她曾經勸回過想要放棄學業的孩子,也從來沒放棄過成績不好的孩子。有一位家長,她的孩子在西灣小學讀了幾年,又轉回老家,在老家讀了半年又想轉回西灣。每次給周春微打電話,周老師總是熱情地張羅著。“被家長和學生這樣需要著,真的很幸福。”

32年來,她不是沒想過離開鄉村。但每次要走,家長和孩子們總是百般挽留,她也因此一次次地心軟。“出身於農村的我,深刻地知道鄉村比城裡更需要好的老師。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是一樣的,對於好老師的期盼也是一樣的。”

周春微在日記裡寫道:“在西灣那麼多年,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情感,如那一路上春夏秋冬四季色彩更迭的田園,那校園裡可愛的孩子,那一臉黝黑的純樸善良的家長,他們都成了我的念想和牽掛,我需要那裡,我知道那裡的人們也很需要我。我的幾十年都交給了西灣,也願意把剩下的歲月交給西灣!”

“我希望你們長大成為平凡自足的人”

“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初評結果出爐:全省5教師入圍 溫州佔3名

朱利峰 永嘉縣沙頭鎮花坦小學

朱利峰所在的花坦小學石公田校區,是一所只有21位學生、6位教師的鄉村小學。因學校地處永嘉東部偏遠山區,學生大部分又來自單親家庭,這裡也因此成為社會各界獻愛心的聚集地。長此以往,無論是家長和孩子,都出現了“等、靠、要”的心理,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2010年,朱利峰來到這裡,決心改變這裡。“我不希望孩子們的人生是灰色的,就想著如何做出改變。”永嘉秀美的山水帶給他靈感:農村的環境特別好,可以做優質教育;學校的生源比較少,可以做小班化教學;農村生活自由度高,可以讓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於是,他自創了山水田園課程,嘗試著進行全科教學,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將語文、數學、美術、科學的內容融合在一堂課上,對孩子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滲透。“農村孩子的資源是山水是田園,田園山水課培養的就是農村孩子用現有的資源為將來自足、幸福的生活創造條件的思維。”朱利峰說。

他希望孩子們長大後能成為平凡、自足的人:擁有一技之長,自食其力,心有所屬。所以他常問孩子長大後要做什麼。有孩子告訴他,想當農民,因為農民餓不死。他聽了很高興,鼓勵道:“你以後可以去攻讀農業方面的知識。”

在朱利峰的引導下,這些年,石公田校區師生的精神風貌有了很大的改觀:孩子們從最初的迷茫自卑、不思進取轉變為熱愛校園,每天都高高興興地參與到校園的生活學習中去,也逐漸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 潘舒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