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不紮實,初中兩行淚!小學各年級重點培養方法家長請收好

小學不紮實,初中兩行淚!小學各年級重點培養方法家長請收好

都說小學打好基礎了,初中學習起來就不會太吃力。如果在新學期打好各科基礎呢?一位老師用自己親身經歷這樣建議,家長們不妨參考一下。

小學不紮實,初中兩行淚!小學各年級重點培養方法家長請收好

語文

我家孩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雖然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到了初中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初中語文考試都是以中考為標準,語文卷子的閱讀理解題(現代文、文言文)和作文佔比分很大,而且閱讀理解的文章內涵也很深。

孩子經常不能理解文章內涵,甚至有時讀不懂,不會歸納闡述整章、段落中心思想,不會用書面幹練語言解答,答題經常口水話,有時心裡明白就是不會用文字表達。閱讀理解差當然作文也好不到哪去,老師分析是閱讀量不夠,知識面窄,當然對文章認識膚淺,寫作也就沒有素材,語言素養是長期的積累過程。

孩子班上語文成績不錯的都是愛讀課外書的,上小學時就什麼都看(無論文學類、自然科學甚至各種雜誌)。我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是小學時欠了帳,現在各科學習都很緊,每天作業一大堆,哪有時間培養閱讀啊,更沒養成讀書習慣,有點時間他寧願假裝看英語,也不去讀讀看看雜誌什麼的。

語文閱讀差也導致了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差,初一數學應用題文字那個多,有時他讀幾遍都建立不起已知條件的聯繫。

所以在小學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語文成績不會差哪去,其它學科也很受益。

另外初中語文考試經常變換形式考古詩詞、文言文,成語更是每考必有,所以小學學過的或者要求必備的古詩詞,最好分類整理一下(如描寫季節、景物、情景的等等),並定期朗讀背誦,做到滾瓜爛熟。成語和文言文詞句積累一定要知其意識其字,並體會文言文的語感。

數學

孩子上了初中後我們對他的數學抓得很緊,上輔導班、做課外練習等,但成績不穩定忽上忽下的。如果題出得基礎點他的成績就很好;如果題出得靈活點,他總是被陷阱題陷進去或就差一點做出來就是做不出來。

究其原因是數學思維的侷限,數學邏輯思維的提高也是需要長期培養過程的,如果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可以在小學時學一學奧數(但千萬不要為了得獎而學)。尤其注意不要讓孩子有過大的壓力,對奧數能開竅的孩子,奧數是小升初的敲門磚,還可以鍛鍊思維,開不了竅導致留下數學陰影反倒得不償失。

再補充提醒一下小學數學注意的知識點:

1.小學裡的所有幾何知識(圖形知識)一定要學好初中才不會苦惱。我發現小學的幾何與初中幾何聯繫得很緊密,甚至初一的某些題小學時就遇到過(如小學三年級的圖形問題初一也在學),我孩子小學時幾何問題弄到很懂,到了初中幾何問題都能輕鬆應對,但有些孩子就吃力一些(這些孩子的家長反應是在小學時幾何問題沒過關或沒重視)。

2.行程和工程問題,在初中對應的知識點是變量、方程和函數的應用題。

英語

在小學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小學英語每學期考試都是優,就沒上課外輔導班,也沒太重視紮實的英語功底培養。

現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週末更是幾大張,大半的題不會(因很多單詞不知道),孩子是頭昏腦脹。

小學時學得一知半解、稀裡糊塗,初中倍加努力成績也只能在中游。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很容易被成績迷惑,特別需要注意讓孩子在小學英語學得紮實的基礎上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鬆許多。小學英語聽、說、讀、寫、背一樣都不能少,不然就會變成老大難科目。

小學各年級重點分解

小學一二年級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正是建立學習習慣的黃金期,這個時候狠抓就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什麼都未知,你給孩子灌輸的理念、形成的認知、養成的習慣都至關重要,這是也是他對一生學習的“第一印象”。

寫字工整: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的寫字散架,那付出的代價就是孩子需要拿尺筆寫,一筆一劃,一分鐘寫不到10個字,這樣憋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做作業速度:成績明顯低於班級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作業速度慢,做作業越慢,就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所以一開始不要求正確率,只要求速度,嚴禁邊做作業邊玩,儘量做作業中途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做作業時幫助孩子確定作業順序,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因為一開始是精力都比較好。

課前預習:提前和孩子預習明天上課的知識點,讓孩子熟悉明天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並讓孩子初步掌握,這樣孩子在學校時就會表現得比較自信,勇於表現自己獲得學習的趣味機會。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是很容易建立起自信心。

當然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孩子一起走過所有的學習細節,像做作業、提前預習都是貴在堅持,讓孩子明白怎樣才叫全力以赴,以後就會成為他們自我要求的標準。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可以驗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讓孩子得到成就感。

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為要孩子當第一名,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而是要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現”,“跟自己競賽”的觀念必須從小灌輸,讓孩子瞭解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分數、名次的追求,名次僅只是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點,只是超越自己應有的表現就是最棒的。

小學一二年級還要培養孩子每天看書、每天學英語(英語發音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報口語班時最好注意老師的發音標不標準)、每天寫簡單日記的習慣,總之,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三四年級

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又是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孩子在一二年級養成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加強不能放鬆。三年級後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了,他們開始主動積極的接受新知識,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整理錯題、做筆記。

語文: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閱讀計劃表,記錄每個月的閱讀字數。中年級也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這時要讓孩子不怕寫作文,平時孩子寫日記要引導他多寫些周圍生活中發生的事兒,多描寫細節,也是讓孩子學會從生活中學習的良機。

數學:不說也知道了,提高數學邏輯思維。學奧數要抱著訓練態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隨隨便便應付,學奧數最難得的是堅持,首先我們“陪伴”的家長要堅持,做好情緒的疏導,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既然選擇了就堅持,既然堅持了就努力做好。

英語:三四年級是英語從聽說到讀寫的過度期,平時多看看英文繪本,要求他拼寫單詞等。

培養一項可以長期堅持下來的體育愛好(至於為什麼,反正很多研究結論表示,會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三四年級開始教孩子畫重點、整理錯題本、簡單記筆記。記筆記和找重點是相輔相成的,但是要讓孩子儘量做到邊聽邊寫,記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講課內容。你大概也聽說了尖子生、狀元的武器——“錯題本”了吧,給孩子買課輔加量,做題的數量多都是沒有用的,還不如把這些時間挪到整理錯題上來,讓孩子每天把做錯的題改正過來就可以了,既省了時間還養成了整理錯題的習慣。

小學五六年級

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後,不用再過問課業細節了,只要在他偶爾犯懶的時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在他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時跟他一起尋找方法,是不是很輕鬆?這時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很感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話?以後孩子到了初中高中,你也同樣省心的。

小學不紮實,初中兩行淚!小學各年級重點培養方法家長請收好來源 | 一起學語文, 版權歸原作所有統籌 | 陳凱責編 | 黃髮強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最權威教育信息發佈平臺

長按二維碼關注教育權威資訊
覺得不錯點個“好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