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又錯了?!小學生質疑“鷸蚌相爭”,出版社這樣迴應

語文 寓言 戰國策 不完美媽媽 墊江 文章 重慶 中國教育在線 2019-07-03

“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他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

近日,李娟回到重慶墊江老家,遭受了來自侄兒的“靈魂拷問”,在查了資料,自己無法解釋後,李娟把這一“拷問”發到了朋友圈。

語文課本又錯了?!小學生質疑“鷸蚌相爭”,出版社這樣迴應


對語文課本提出質疑的五年級學生黃聖凱

回老家過週末卻遭受了

侄兒的“靈魂拷問”


週末,李娟回到墊江老家,正在和家人拉常家的她,突然被侄兒黃聖凱拉到一邊。

“他拿起他的課本,翻到110頁,先讓我讀,說讀了看有沒有發現問題。”侄兒出的這道題,李娟照辦,“我讀了一遍,好像也沒發現問題。”

李娟一本正經地回答了侄兒,“沒看出什麼問題。”

這時,黃聖凱不依了,他直接問李娟,“你看,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他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對於這個問題,李娟一時半會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於是她仔細看了侄兒拿出的課本,“是西師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

語文課本又錯了?!小學生質疑“鷸蚌相爭”,出版社這樣迴應


課文出自《戰國策》


為了給侄兒解釋清楚,李娟也查起了原文。“我用百度百科查了,這就是《戰國策》裡面的文章,他們學習的是這篇文章的白話文。”

看了原文的李娟也不知道怎麼給侄兒解釋,“我就給他說,《戰國策》裡面就是這麼寫的。結果他又問,《戰國策》也這麼皮嗎?”

至於“皮”的原因,在墊江縣文化路小學讀五年級的黃聖凱說,“到底是戰國策編的,還是裡面的趙惠王太傻了?”李娟說,《鷸蚌相爭》選自《戰國策·燕策》。記載的是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

“後來我們問了他們語文老師,老師也說這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他仍不滿意,他認為,即便是故事,也不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語文課本又錯了?!小學生質疑“鷸蚌相爭”,出版社這樣迴應


對孩子的批判精神

和懷疑態度點贊


對於黃聖凱的問題,重慶巴蜀小學語文老師劉俐宏在聽了記者的描述後稱,“首先要對孩子的批判精神和懷疑態度,以及對知識較真的精神點贊。”劉俐宏老師說,既然孩子提出了疑問,那麼我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可以跟著這個疑問來找到答案。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試試,把嘴閉上,其實也可以發出聲音的,只是不是很清晰。”

除了通過試驗找到答案,還可以引導孩子,“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重點的是要明白故事裡所表達的道理。在這裡,作者是用了擬人手法來說,如果真正較真,鷸和蚌就根本不是一個物種,他們之間是不會有對話的。”

出版社迴應:不會更改教材


“這個學生的質疑是很好的,課本里的故事是從《戰國策》裡出來的,古文就是這麼記載的,我們暫時不會更改教材。”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劉江華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他告訴記者,“用生活邏輯來看,是有一些問題,寓言故事裡很多存在這個問題,包括外國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允許有一些想像和誇張,而這個故事本身是為了說明道理,並不是以講故事為主。”

網友:既然鳥和蚌能說話,那就是靈魂的對話,不需要用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