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風雲會》感受漢字的溫度

《漢字風雲會》感受漢字的溫度

《漢字風雲會》節目現場

又到九月開學時,全國不少小學的語文課都和這個暑期一檔熱播的文化節目《漢字風雲會》產生了聯繫:北京市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的第一堂語文課,100多名學生集體跟隨《漢字風雲會》的題目聽寫;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連雲港市蒼梧小學的語文課堂上。

浙江衛視播出的聽寫節目《漢字風雲會》,在剛結束的暑假成了不少孩子的“剛需”:每週一個多小時,在全程歡笑中,孩子們對著電視機,鋪開紙,拿起筆聽寫,校正10多個常用易錯漢字,學習10多個生活用字,拓展20個好詞。透過熒屏,漢字的溫度,傳遞在孩子們稍顯稚嫩的筆畫勾勒間。

“孩子們看沒看,開學有差異”

7月中旬《漢字風雲會》剛開播時,節目總導演關正文不曾想到,節目會變成大家口中“電視上有趣的語文課”,不少孩子習慣了每週四晚上9點40守在電視機前聽寫。

關正文曾一手打造《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見字如面》等文化節目,在他看來,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看電視看網綜,但是他們會和孩子一起看這個節目,節目又剛好是在暑期播出,非常適合全家一起邊看邊學。

節目播出後,一位語文老師給關正文發的微信,驗證了他的判斷。這位老師直言,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難解決的老問題,節目讓枯燥的教學生動化,孩子們在娛樂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一期節目50個詞,一季節目12期就是600個詞。令關正文特別欣慰的是一位老師的留言:“孩子們看與不看,一開學就有差異,錦上添花的娛樂,變成了雪中送炭的剛需。”

直指提筆忘字,暴露書寫盲區

腦中有印象,拿起筆卻忘了怎麼寫,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司空見慣。直指提筆忘字,確實是《漢字風雲會》最直接的觀照。在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劉祥柏研究員看來,提筆忘字猶如大腦失憶或歌唱失聲,是正常能力的不正常退化,“最常見的情形是認識字形,但是一時忘了怎麼寫,或者對寫出的字形沒有把握。還有一種常見的提筆忘字是對字詞把握不準確,常用詞語中的字究竟該寫哪一個,提起筆來就犯了難。”

事實上,《漢字風雲會》每期節目中的常用易錯漢字、生活用字和好詞,是遞進式出現的,關正文團隊在設計時也煞費苦心。按照他的說法,漢語之美,在於細膩的表意能力,但幾十年不斷向下通俗化的漢語,讓常用字詞的範圍非常窄小,“對於博大精深的漢語來講,這就是暴殄天物。”

《漢字風雲會》播出至今,很多漢字讓觀眾看起來很熟悉,寫起來卻猶豫了,這和節目中“添亂組合”的干擾密不可分。關正文說,這個設計的初衷是誘導觀眾充分暴露書寫誤區。節目組邀請“開心麻花”的演員胡鉑和李岱,專門負責“添亂”。他們感到為難的是,很多字詞表意特別微妙,手邊的字典上可能也查不到,“這時候就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是什麼感覺了。

重在學習,漢字屬於全民

同為關正文出品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堪稱近年文化類節目的發端之作。不同的是,《漢字風雲會》的參賽者從過去的初中二年級降到了小學五年級,題目難度全面降低。這樣做是基於節目組“成人普遍寫不過5年級的孩子”的調查結果。

關正文感慨,成人書寫水平普遍低於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但大多數人卻對此無動於衷不思進取,還好意思沉溺於追星娛樂,這是個體的悲哀,也是群體的悲哀。

電視節目研究者鮑楠說,這檔節目重在學習而非比賽,有意淡化了以往類似節目“請聽題”“你準備好了嗎”等格式化的臺詞,把觀眾對“激烈對決”“孰勝孰敗”的關注,引導到了一個個知識點上。正如關正文所言,節目中孩子的聽寫比賽只是形式,“我們希望這個節目能再次成為全國人民一年一度溫習書寫的儀式。”劉 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