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飛天技術出海

雲計算 大數據 人工智能 經濟 北京晨報 2017-05-16
阿里雲飛天技術出海

2017年1月,阿里雲在CES上展出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

為數字絲綢之路提供技術引擎

5月14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成為熱議話題。

據瞭解,在“一帶一路”中國雲計算已經鋪就覆蓋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的“普惠道路”,通過技術輸出的方式,為中國企業出海鋪路搭橋,也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過去一年,中國規模最大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在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為核心的海外市場,帶動超過10萬家中國企業規模化出海,未來三年內生態規模有望達上萬億元。

從新加坡的國民級應用EZ-Link公交卡,到沙特的數字化變革計劃,再到迪拜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國雲計算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為當地提供新型互聯網智能技術,以技術輸出的方式,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新加坡人每天用EZ-Link卡搭乘公交、地鐵、在便利店消費,日均交易超過800萬筆,但這些數據卻只能趴在庫裡無法發揮價值,這讓EZ-Link的首席執行官Nicolas Lee找到了阿里雲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希望能在雲計算平臺上,搭建一個普惠的智能分析平臺,讓多達數萬家新加坡中小企業受惠。

在新加坡,EZ-Link卡幾乎覆蓋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單是公共交通的“錢包”,還是可以在加油站付錢,通過道路ERP系統付道路費用,在便利店買單,在餐廳消費等等。2015年阿里雲在新加坡設立數據中心,帶去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飛天,讓EZ-Link看到了技術普惠的曙光。

“在新加坡,我們有很多中小企業,但他們沒有能力去做數據分析,這對他們來說太昂貴。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和阿里雲一起建立一個平臺,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入和挖掘數據的價值,並且是在一個很低的成本之上。”Nicolas說。

阿里雲最早於2014年在香港設立首個海外數據中心。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阿里雲的數據中心已經覆蓋中國香港和新加坡、迪拜、歐洲、澳洲、美國西部、美國東部等地,在全球設立了14個地域節點,基本實現了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的覆蓋。

尤其是在中東迪拜,阿里雲是全球主要雲計算公司當中第一個也是唯一設點的公司。2015年,阿里雲和迪拜Meraas集團在當地建立雲計算合資公司,依託阿里雲強大的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幫助迪拜發展“智慧城市”等項目。

藉助“一帶一路”的政策機遇,阿里雲位於迪拜的數據中心於2016年正式啟用,為中東、北非地區的用戶以及政府機構提供雲計算服務。據阿聯酋《國民報》報道,阿里雲位於迪拜的合資公司還將參與沙特數字化變革計劃。該項計劃由沙特在雲計算管理規定草案中提出,據悉沙特將投資75億美元用於包括雲計算及大數據在內的數字化技術建設。

中國在城市治理領域已經進入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以杭州為例,杭州市政府於2016年公佈杭州城市大腦計劃,採用人工智能ET技術,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Bug。這一創新技術引來了世界的矚目。

“我們很欣賞阿里雲在智能技術方面的能力,他們擁有對大規模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和技術,同時已經大規模應用到商業和社會治理領域。”新加坡EZ-Link首席執行官Nicolas表示,希望能夠藉助阿里雲的這些技術和經驗,來推進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建設。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走向國際,讓海外市場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主導經濟的印象得到改變。多家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在民用高科技領域,阿里雲已進入全球前三行列,業內將阿里雲Alibaba Cloud、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合稱為"3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