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十年,AI 應用將成兵家必爭之地

雲計算 微軟 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 微軟丹稜街5號 2017-03-27

下一個十年,AI 應用將成兵家必爭之地

“25 年前微軟研究院建立的時候,人工智能就已經是我們的戰略目標了。”

在微軟 22 年,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10 年,洪小文已經成為最瞭解這家科技巨頭公司的人之一。

25 年來,從微軟走出去的大咖佔據了中國科技圈的半壁江山。

如今,在人工智能空前火爆的時期,很多人成為了科技企業的“首席科學家” “CTO” 甚至是“總裁”的角色,引領著這些企業的技術前沿。

不過,微軟的人工智能願景一直在持續,就像當年“讓每個人擁有自己的電腦”一樣龐大。

洪小文表示,在微軟設想的對話世界裡,聊天機器人(小冰)是新應用,智能助理(小娜)是元應用或新的瀏覽器,用戶的每一次對話都將注入智能。

除了微軟自家的應用如 Office 365 、Dynamics 365 、MileIQ 、SwiftKey 之外,微軟要把所有的應用都注入人工智能,從智能助理,到應用,到服務,再到提供基礎架構(Azure 雲平臺)。

簡單地說,就是將 AI 普及,開放平臺給開發者使用。

洪小文認為,未來人工智能的兩大發展方向,智慧和情感,這兩方面微軟都會涉足,同步發展 IQ 和 EQ 。

人工智能將毀滅人類?對此,洪小文從科學家的立場給出了理性且現實的答案:AI 並沒有那麼神,人類離強 AI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目前的 AI 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確實會帶來顛覆。

面對 AI 對人類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巨大沖擊以及接踵而至的各種倫理問題,洪小文博士表示,必須制定規則規範 AI 開發。據悉,微軟目前制定了一系列 AI 的核心設計原則,確保開發這項技術是透明的、安全的,為保護隱私制定了最高標準,同時包容、尊重所有人。

在洪小文看來,人類和機器具備各自獨特的特質和技能。前者擁有創造力,同理心和情感;後者則擁有處理海量數據,並從中發掘複雜模式的強大 AI 計算能力。兩者一旦有效結合,將有很多奇妙的事情發生。

下一個十年,AI 應用將成兵家必爭之地

洪小文博士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AI 不會統治人類,但很快會顛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網易智能:有一些人擔心強人工智能到來,即人工智能超過人類並統治人類,您覺得這一天會不會到來?

洪小文:身為科學家以及科技公司一員,我認為首先要向大家解釋一下,AI 並沒有那麼神,和其它的機器一樣,它還是被人類控制的。而且目前人對自己本身的瞭解還不夠多,我們離強 AI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此同時,AI 的發展將對現在的職場、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都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這對我們的教育和數據管理提出了要有更多的思考和規範的要求,需要 IT 界與政府、國際間和各領域一起進行探討。

從現在來看,人工智能發展經歷三個階段: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最初級的智能是計算能力的提升,再上一個層次是感知,就是機器在語音、圖像等方面的識別,再往上的層次就是認知,包含計算機對於語音、圖像的理解能力,與用戶交互的自然度等。現在的人工智能還是停留在感知這個層面,比如計算機識別、計算機語音。

網易智能: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達到認知智能這個階段?

洪小文:人工智能要達到真正的認知還需要一些時間。比如,如今在較為理想的環境中,語音識別的準確度已經在 95% 以上,與人類的識別能力相差無幾,微軟首先在 2016 年 10 月成功讓機器達成與人類專業速記員相當的水平。但對於語音識別領域的研究來說,仍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當計算機處於較為嘈雜的環境,或是麥克風收音效果較弱的情況下的識別準確度便大大降低。

一個被稱之為“雞尾酒會效應”的問題能夠很好地描述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正在參加一場雞尾酒會,和七、八個人同時在交談,那麼如果我們想主要聽某一個人的發言時,我們人類就能自動過濾其他人的發言,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人發言內容上。可是當計算機處於這種環境下時,面對多個聲音交織的情況,想要辨別出特定某人的聲音並識別出來還是十分困難。

網易智能:人工智能對於未來到底有多大影響?

洪小文: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最有可能產生幾何級數連鎖鉅變的技術,有可能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驅動力,也有很大的機率成為下一代智能化互聯網的基石。

前幾天總理髮表 2017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產業,“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了全國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學術領域都成為重中之重。這是中國 AI 人最好的時代—— 2017 年,中國人工智能迎來真正的新紀元。

AI 必須是透明的,不能損害人類尊嚴還能保護隱私

網易智能: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微軟如何確保 AI 不做惡?

洪小文:微軟制定了一系列 AI 的核心設計原則,確保開發這項技術是透明的、安全的,為保護隱私制定了最高標準,同時包容、尊重所有人。我們相信道德和設計是相輔相成的。

第一,AI 必須是具有透明性的。我們必須清楚認識AI的工作方式和原理。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智能機器(intelligent machines),更是可理解的機器(intelligible machines)。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共生智能(人工智能+人類智能)。AI 將瞭解人類,而人類必須瞭解 AI,理解它如何審視和分析這個世界。

第二,AI 必須在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同時,不損害人類的尊嚴。它應當尊重文化,支持多樣性。科技界不能獨自決定AI的未來價值觀和意義。

第三,AI 必須保護隱私。要制定複雜措施保障個人和機構信息安全,增進信任。

第四,AI 必須具備算法問責制,以便人們能夠撤銷無意的傷害。我們設計這些技術時必須考慮到預見的和未預見的情況。

第五,AI 必須防範偏見,確保進行適當的、有代表性的研究課題,杜絕錯誤試探所造成的歧視。

最後,人工智能必須增強人類的能力,而非替代人類。在微軟,我們都是技術樂觀主義者。歸根結底,我們相信人類和機器能合作解決最大的社會挑戰,創造神奇的體驗並改變這個世界。

下一個十年,AI 應用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網易智能:您領導微軟亞洲研究院已有十年,這兩年人工智能到了最火熱的時代,您如何看待研究院下一個十年的發展,以及重點研究方向是什麼?

洪小文:AI 肯定是未來。真正要把一個產品和服務做好,可以服務我們的生態圈、服務我們的用戶,都需要一些時間。我們過去這一兩年來在 AI 研究方面確定的方向和目標,今年也會繼續往前走。我想大概可以分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會有一些自己開發的 AI 應用,面對客戶提供服務,像小冰是聊天機器人,還有小娜是智能助理,不僅我們,其他的有些業界企業,也都有做,這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客戶所需要的。

而且應用場景不僅限於一開始大家想的手機,可能還有其他設備,比如個人電腦等等。很多時候我們坐在辦公室,而手機可能在另一個房間,這時候你不能說我要找我的智能助理還必須先去拿手機,這個智能助理應該無所不在,而且你以前的一些使用歷史也必須記得,只有這樣才能給你提供最好的服務,這是很重要的一塊。

這一塊已經發展成另一個生態圈,不僅有我們做服務,還有第三方的服務怎麼接進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重點。

因為微軟大部分的產品是平臺型的產品,是透過我們的合作伙伴去做應用,從 Windows 、Office 到現在的雲平臺(我們叫智能雲平臺),更是這樣。

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讓 AI 普及化,我覺得大家對 AI 的報道,很多時候說 AI 如何強大,好像是人跟 AI 在比賽而我們好像要輸給它,產生了挫敗感,但我們不要忘了,其實所有技術的研發初衷都是要造福人類,而要讓 AI 真正造福人類,一個前提就是讓 AI 普及化。

將 AI 普及化,只靠微軟一家做 AI 的應用和服務是很難做到的,我們要靠我們龐大的生態圈,讓我們的開發者,讓願意用微軟平臺的開發者,每一個人都可以把 AI 做到自己的產品裡面,只有這樣才能讓 AI 產生最大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做 API 的最大目的,而且,等到 AI 普及化了,大家就不會害怕了,就好像現在不會有人討論移動互聯網一樣。

最後講一點:AI 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沒有機會跟人的智慧相比。比如情感,人類對 AI 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在情感方面做得很少,小冰是第一個能大規模跟人在情感上做交流的嘗試,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展望 2017 年,我們會繼續在情感方面做研究。今天你看這聊天機器人好像沒什麼實際用途,但我們如果可以再研究更多一些,我相信,前面提到的基於 AI 技術的智能助理,將來一定能為人類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因為情感非常重要,人類只有在心悅誠服的情況下才能順利接受一件事情、才能融會貫通地去想、去做一件事情。

25 年前,人工智能就是微軟的戰略目標了

網易智能:在您看來,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是“領頭羊”的角色,還是一個“挑戰者”?

洪小文: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過去 25 年一直貢獻甚至領導著 AI 的發展。早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初,我們就投資設立了微軟研究院,建立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口號,要讓計算機能看、能聽、能說、能想、能學習。實際上在 25 年前微軟研究院建立的時候,人工智能就已經是我們的戰略目標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是最早幾個核心團隊。近三十年來,我們所研發的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技術誤差率已降至 5.9% 和 3.5% ,與人類的識別率已經基本持平,甚至在語音到文字的轉錄正確率甚至還高於人類水平 。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打造具有真正人工智能的系統方面已取得了切實進展。但我們的願景不僅於此,我們還要讓人工智能走出象牙塔,普及為全民所用,並最終改善人類的狀況。

微軟是“黃埔軍校”這件事一直在發生

網易智能:前幾天有一篇文章稱,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去的大咖佔據了中國科技圈的半壁江山,也有人說這是微軟的人才流失,您如何看待這一說法?院友會的建立能帶來哪種改變嗎?

洪小文:這一說法可以從兩個角度看。正面的,是誇微軟人才濟濟;負面些的,就會說“為什麼微軟留不下這些人才?”我個人還是更願意正面來看這個問題。每個公司都一樣,都會有一些人離開。事實上,有數據顯示,我們人才的平均供職時間是最長的。加上有的人離開以後可以做到IT企業的領袖這一點,顯示我們研究院這個系統肯定有它的獨到之處。

還有一點是鮮有報道的:大家有沒有想過,所謂的微軟是黃埔軍校這件事情其實是一直在發生。

什麼是一直在發生呢?我們的人出去做了 IT 企業的領袖,從早期就有,這事實是表明我們的系統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們在持續不斷地培養著人才。否則,若像人家講的我們最好的人才都走了,而我們又不能繼續培養新的人才,那所謂的黃埔軍校就只是過去時,但我們在中國這所黃埔軍校不是這樣,是一個過去完成時又加現在進行時。

由此引出的問題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到底怎麼培養人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正面題目,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多多用這個角度研究。

作者: 網易智能,小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