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風度翩翩——張伯駒)

張伯駒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外那位,則是在收藏成就上與張伯駒

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凱的大管家,名震一時的

郭葆昌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風度翩翩——張伯駒)

張伯駒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外那位,則是在收藏成就上與張伯駒

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凱的大管家,名震一時的

郭葆昌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

從古玩店小學徒

到袁世凱的大管家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人。年少在老家讀私塾時便聰穎好學,博聞強識,後來被家人送到北京琉璃廠古玩店做學徒,很快就嶄露頭角。後來因袁世凱在他當學徒的古玩店裡買了一幅四扇掛屏,他幫著送進袁府佈置客廳時的年輕機靈勁兒,被袁世凱一眼看中留下給自己當差。


袁世凱當了總統後,古玩店的這個小學徒隨之步步為營,最開始他負責賬房先生一類的職務。後來因為他的聰明能幹、懂事體面和處處對袁世凱的討好歡心,逐漸讓他的仕途之路豐順。這裡舉兩件小事:

袁世凱喜食大蒜,每餐必有,但又不願看到把大蒜瓣擺碟上桌。伺候膳食的人頗感為難,這時郭氏就出了一個主意,命人榨取蒜汁,盛於小盞奉上,這讓袁世凱極為滿意。

還有一次,郭葆昌知道袁世凱心情不好,嫌袁府裡沒有荷花缺少詩情畫意後,就連夜派人從老家定興趕運了十大車荷花栽入池塘。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凱忽然看見滿池荷花,高興地不得了,一問是郭葆昌所為,隨機提拔他為袁府總管。自此,袁府內務均由郭一手操辦,直至為袁世凱舉辦葬禮。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風度翩翩——張伯駒)

張伯駒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外那位,則是在收藏成就上與張伯駒

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凱的大管家,名震一時的

郭葆昌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

從古玩店小學徒

到袁世凱的大管家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人。年少在老家讀私塾時便聰穎好學,博聞強識,後來被家人送到北京琉璃廠古玩店做學徒,很快就嶄露頭角。後來因袁世凱在他當學徒的古玩店裡買了一幅四扇掛屏,他幫著送進袁府佈置客廳時的年輕機靈勁兒,被袁世凱一眼看中留下給自己當差。


袁世凱當了總統後,古玩店的這個小學徒隨之步步為營,最開始他負責賬房先生一類的職務。後來因為他的聰明能幹、懂事體面和處處對袁世凱的討好歡心,逐漸讓他的仕途之路豐順。這裡舉兩件小事:

袁世凱喜食大蒜,每餐必有,但又不願看到把大蒜瓣擺碟上桌。伺候膳食的人頗感為難,這時郭氏就出了一個主意,命人榨取蒜汁,盛於小盞奉上,這讓袁世凱極為滿意。

還有一次,郭葆昌知道袁世凱心情不好,嫌袁府裡沒有荷花缺少詩情畫意後,就連夜派人從老家定興趕運了十大車荷花栽入池塘。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凱忽然看見滿池荷花,高興地不得了,一問是郭葆昌所為,隨機提拔他為袁府總管。自此,袁府內務均由郭一手操辦,直至為袁世凱舉辦葬禮。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袁世凱葬禮奢華到入不敷出最後靠募捐完成的墓碑建造

對此,世人多鄙夷郭氏投機鑽營的能力。然而,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商場有商場的玩法,政治圈兒裡有政治圈的規矩,出身貧寒地位卑微的郭氏也只不過是想謀一人之位,更何況他的通達仕途並沒有危及他人,支撐起他全部野心的是他對古董經營瞭然於胸的實力跟修養。

這從他為袁世凱稱帝登基作賀禮而燒製的瓷器可見一斑。據稱,袁世凱從竊取民國政權以後,就居住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所建的海晏堂辦公,後來改成居仁堂。而從他準備復辟的那天起,就以大總統身份燒“居仁堂”落款的變相“御瓷”。而當時全權負責這個業務的就是郭葆昌。


當然,這項任務郭葆昌完成的非常漂亮。為討袁歡心,當然也是因自己的愛好,郭氏到景德鎮以後,花重金請回原御器廠的名手和瓷器專家,並選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先仿製雍正、乾隆官窯粉彩瓷器進行實驗。

在燒製過程中,不惜工本,質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窯前,他都一一過目,質量不合格的不準入窯。出窯時,他更是件件逐一檢查,沒燒好的,仿過去官窯辦法,都摔碎不留。他監督燒製的瓷器,造型端正,胎釉精白,彩質純淨,繪畫工巧,不亞於歷代皇家官窯。

當時郭葆昌燒瓷時公私兼顧,瓷器燒製的落款有兩種:一為“居仁堂制”,趕在袁世凱“登基”前成功燒製,共4萬件,每件瓷器上標有“洪憲御製”字樣,這就是名震一時的“洪憲瓷”。


同時,他還自制了一批瓷器,用“觶齋”款。這些所謂的“洪憲瓷”曾被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吉光片羽,身價不凡。只是後來隨著袁世凱帝制夢的破滅一起瘋了,風雲流散,成為瓷器收藏家們至今難忘的稀世珍寶。現如今“洪憲御瓷”已被收藏界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身價貴氣十足,一漲再漲。

他收藏的《伯遠帖》、《中秋貼》

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事實上,在袁世凱手下為官時,郭氏就憑藉富豪家資,懂行又有錢,就收藏了不少珍品國寶。而他正式開始全身心投入古董收藏和從事中外名瓷交易則是在袁世凱稱帝失敗,他離開官場,回到北京居住的時期。

他的瓷器收藏在當時極負盛名。他的齋名之所以號“觶(zhi)齋”,就是因為他當時收藏了一件價值巨昂貴青銅觶(古時酒器)。同時,他還著過《觶齋瓷器圖譜》一書,收錄有必勝珍藏名貴瓷器三百餘件,其中不乏罕見的宋元瓷器,還包括連故宮都沒有的清官窯“移棲耳尊”。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風度翩翩——張伯駒)

張伯駒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外那位,則是在收藏成就上與張伯駒

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凱的大管家,名震一時的

郭葆昌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

從古玩店小學徒

到袁世凱的大管家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人。年少在老家讀私塾時便聰穎好學,博聞強識,後來被家人送到北京琉璃廠古玩店做學徒,很快就嶄露頭角。後來因袁世凱在他當學徒的古玩店裡買了一幅四扇掛屏,他幫著送進袁府佈置客廳時的年輕機靈勁兒,被袁世凱一眼看中留下給自己當差。


袁世凱當了總統後,古玩店的這個小學徒隨之步步為營,最開始他負責賬房先生一類的職務。後來因為他的聰明能幹、懂事體面和處處對袁世凱的討好歡心,逐漸讓他的仕途之路豐順。這裡舉兩件小事:

袁世凱喜食大蒜,每餐必有,但又不願看到把大蒜瓣擺碟上桌。伺候膳食的人頗感為難,這時郭氏就出了一個主意,命人榨取蒜汁,盛於小盞奉上,這讓袁世凱極為滿意。

還有一次,郭葆昌知道袁世凱心情不好,嫌袁府裡沒有荷花缺少詩情畫意後,就連夜派人從老家定興趕運了十大車荷花栽入池塘。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凱忽然看見滿池荷花,高興地不得了,一問是郭葆昌所為,隨機提拔他為袁府總管。自此,袁府內務均由郭一手操辦,直至為袁世凱舉辦葬禮。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袁世凱葬禮奢華到入不敷出最後靠募捐完成的墓碑建造

對此,世人多鄙夷郭氏投機鑽營的能力。然而,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商場有商場的玩法,政治圈兒裡有政治圈的規矩,出身貧寒地位卑微的郭氏也只不過是想謀一人之位,更何況他的通達仕途並沒有危及他人,支撐起他全部野心的是他對古董經營瞭然於胸的實力跟修養。

這從他為袁世凱稱帝登基作賀禮而燒製的瓷器可見一斑。據稱,袁世凱從竊取民國政權以後,就居住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所建的海晏堂辦公,後來改成居仁堂。而從他準備復辟的那天起,就以大總統身份燒“居仁堂”落款的變相“御瓷”。而當時全權負責這個業務的就是郭葆昌。


當然,這項任務郭葆昌完成的非常漂亮。為討袁歡心,當然也是因自己的愛好,郭氏到景德鎮以後,花重金請回原御器廠的名手和瓷器專家,並選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先仿製雍正、乾隆官窯粉彩瓷器進行實驗。

在燒製過程中,不惜工本,質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窯前,他都一一過目,質量不合格的不準入窯。出窯時,他更是件件逐一檢查,沒燒好的,仿過去官窯辦法,都摔碎不留。他監督燒製的瓷器,造型端正,胎釉精白,彩質純淨,繪畫工巧,不亞於歷代皇家官窯。

當時郭葆昌燒瓷時公私兼顧,瓷器燒製的落款有兩種:一為“居仁堂制”,趕在袁世凱“登基”前成功燒製,共4萬件,每件瓷器上標有“洪憲御製”字樣,這就是名震一時的“洪憲瓷”。


同時,他還自制了一批瓷器,用“觶齋”款。這些所謂的“洪憲瓷”曾被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吉光片羽,身價不凡。只是後來隨著袁世凱帝制夢的破滅一起瘋了,風雲流散,成為瓷器收藏家們至今難忘的稀世珍寶。現如今“洪憲御瓷”已被收藏界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身價貴氣十足,一漲再漲。

他收藏的《伯遠帖》、《中秋貼》

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事實上,在袁世凱手下為官時,郭氏就憑藉富豪家資,懂行又有錢,就收藏了不少珍品國寶。而他正式開始全身心投入古董收藏和從事中外名瓷交易則是在袁世凱稱帝失敗,他離開官場,回到北京居住的時期。

他的瓷器收藏在當時極負盛名。他的齋名之所以號“觶(zhi)齋”,就是因為他當時收藏了一件價值巨昂貴青銅觶(古時酒器)。同時,他還著過《觶齋瓷器圖譜》一書,收錄有必勝珍藏名貴瓷器三百餘件,其中不乏罕見的宋元瓷器,還包括連故宮都沒有的清官窯“移棲耳尊”。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舊藏瓷器圖譜》一冊

他撰寫的另一著作《瓷器概說》,不僅是瓷器入門級讀物,而且以中英雙語印行,是近代第一步向西方人士系統介紹中國瓷器的專著。由於郭氏在瓷器上的精深造詣,他還曾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瓷器館館長。在此期間,他利用職務之便,查閱大量清宮舊檔,並以此編撰了《唐竣公先生陶務紀年表》,翔實考定了唐英這位雍乾兩朝官窯瓷器總監一生的貢獻,堪稱清官窯瓷器研究的開拓之作。

而他的書畫收藏,跟瓷器相比也毫不遜色,類別上多為清宮流傳有序的舊藏。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乾隆“三希堂”中的“二希”:王殉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後來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風度翩翩——張伯駒)

張伯駒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外那位,則是在收藏成就上與張伯駒

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凱的大管家,名震一時的

郭葆昌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

從古玩店小學徒

到袁世凱的大管家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人。年少在老家讀私塾時便聰穎好學,博聞強識,後來被家人送到北京琉璃廠古玩店做學徒,很快就嶄露頭角。後來因袁世凱在他當學徒的古玩店裡買了一幅四扇掛屏,他幫著送進袁府佈置客廳時的年輕機靈勁兒,被袁世凱一眼看中留下給自己當差。


袁世凱當了總統後,古玩店的這個小學徒隨之步步為營,最開始他負責賬房先生一類的職務。後來因為他的聰明能幹、懂事體面和處處對袁世凱的討好歡心,逐漸讓他的仕途之路豐順。這裡舉兩件小事:

袁世凱喜食大蒜,每餐必有,但又不願看到把大蒜瓣擺碟上桌。伺候膳食的人頗感為難,這時郭氏就出了一個主意,命人榨取蒜汁,盛於小盞奉上,這讓袁世凱極為滿意。

還有一次,郭葆昌知道袁世凱心情不好,嫌袁府裡沒有荷花缺少詩情畫意後,就連夜派人從老家定興趕運了十大車荷花栽入池塘。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凱忽然看見滿池荷花,高興地不得了,一問是郭葆昌所為,隨機提拔他為袁府總管。自此,袁府內務均由郭一手操辦,直至為袁世凱舉辦葬禮。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袁世凱葬禮奢華到入不敷出最後靠募捐完成的墓碑建造

對此,世人多鄙夷郭氏投機鑽營的能力。然而,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商場有商場的玩法,政治圈兒裡有政治圈的規矩,出身貧寒地位卑微的郭氏也只不過是想謀一人之位,更何況他的通達仕途並沒有危及他人,支撐起他全部野心的是他對古董經營瞭然於胸的實力跟修養。

這從他為袁世凱稱帝登基作賀禮而燒製的瓷器可見一斑。據稱,袁世凱從竊取民國政權以後,就居住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所建的海晏堂辦公,後來改成居仁堂。而從他準備復辟的那天起,就以大總統身份燒“居仁堂”落款的變相“御瓷”。而當時全權負責這個業務的就是郭葆昌。


當然,這項任務郭葆昌完成的非常漂亮。為討袁歡心,當然也是因自己的愛好,郭氏到景德鎮以後,花重金請回原御器廠的名手和瓷器專家,並選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先仿製雍正、乾隆官窯粉彩瓷器進行實驗。

在燒製過程中,不惜工本,質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窯前,他都一一過目,質量不合格的不準入窯。出窯時,他更是件件逐一檢查,沒燒好的,仿過去官窯辦法,都摔碎不留。他監督燒製的瓷器,造型端正,胎釉精白,彩質純淨,繪畫工巧,不亞於歷代皇家官窯。

當時郭葆昌燒瓷時公私兼顧,瓷器燒製的落款有兩種:一為“居仁堂制”,趕在袁世凱“登基”前成功燒製,共4萬件,每件瓷器上標有“洪憲御製”字樣,這就是名震一時的“洪憲瓷”。


同時,他還自制了一批瓷器,用“觶齋”款。這些所謂的“洪憲瓷”曾被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吉光片羽,身價不凡。只是後來隨著袁世凱帝制夢的破滅一起瘋了,風雲流散,成為瓷器收藏家們至今難忘的稀世珍寶。現如今“洪憲御瓷”已被收藏界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身價貴氣十足,一漲再漲。

他收藏的《伯遠帖》、《中秋貼》

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事實上,在袁世凱手下為官時,郭氏就憑藉富豪家資,懂行又有錢,就收藏了不少珍品國寶。而他正式開始全身心投入古董收藏和從事中外名瓷交易則是在袁世凱稱帝失敗,他離開官場,回到北京居住的時期。

他的瓷器收藏在當時極負盛名。他的齋名之所以號“觶(zhi)齋”,就是因為他當時收藏了一件價值巨昂貴青銅觶(古時酒器)。同時,他還著過《觶齋瓷器圖譜》一書,收錄有必勝珍藏名貴瓷器三百餘件,其中不乏罕見的宋元瓷器,還包括連故宮都沒有的清官窯“移棲耳尊”。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舊藏瓷器圖譜》一冊

他撰寫的另一著作《瓷器概說》,不僅是瓷器入門級讀物,而且以中英雙語印行,是近代第一步向西方人士系統介紹中國瓷器的專著。由於郭氏在瓷器上的精深造詣,他還曾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瓷器館館長。在此期間,他利用職務之便,查閱大量清宮舊檔,並以此編撰了《唐竣公先生陶務紀年表》,翔實考定了唐英這位雍乾兩朝官窯瓷器總監一生的貢獻,堪稱清官窯瓷器研究的開拓之作。

而他的書畫收藏,跟瓷器相比也毫不遜色,類別上多為清宮流傳有序的舊藏。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乾隆“三希堂”中的“二希”:王殉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後來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王獻之《中秋帖》(局部圖)

生活奢華,亦正亦邪

郭葆昌離開官場後,居住在北京東城秦老胡同一所大宅院裡。該院約有300餘間房屋,有一座西花園,山石翠竹,十分秀美,正院廳堂陳設,也極豪華。一些外國鉅富常去家裡觀賞和收買古瓷。郭葆昌出賣給外國人的瓷器,有他自己珍藏的真品,也有贗品,甚至還有他自己仿古制作的瓶瓶罐罐,因此發了一些“洋財”。他向洋人出售瓷器,常常託稱瓷器是別人所有,他只是作為鑑賞家予以推薦。

他甚至還讓他兒子西裝革履或袍子馬褂裝扮起來,正襟危坐客廳裡,說某瓷某器是他珍藏,要價多少多少,郭葆昌則從旁對那瓷器進行講解,加以讚賞;附庸風雅的金髮碧眼,往往欣然付出美元英磅,滿意而去。對此,郭寶昌說:“賺錢要賺洋人錢,不能“坑”中國人。”


"

收藏界歷來有“太平古董,亂世黃金”一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們四處為生計奔波,一些古董寶物四處散落無人問津。這時,一些古董生意人,就以低價收取這些寶物來發國難財。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亂世搞收藏並不是為一己之利,而是為保護國家文物不至流失。比如在清末民初年初年間,就出現了兩位極富個性的巨擘,他們都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財,保存了不少中華民族堪稱稀世珍寶的文物,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大藏家。

一位想必您已經猜到,就是下面這位民國大公子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風度翩翩——張伯駒)

張伯駒因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另外那位,則是在收藏成就上與張伯駒

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袁世凱的大管家,名震一時的

郭葆昌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

從古玩店小學徒

到袁世凱的大管家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號觶齋,河北定興人。年少在老家讀私塾時便聰穎好學,博聞強識,後來被家人送到北京琉璃廠古玩店做學徒,很快就嶄露頭角。後來因袁世凱在他當學徒的古玩店裡買了一幅四扇掛屏,他幫著送進袁府佈置客廳時的年輕機靈勁兒,被袁世凱一眼看中留下給自己當差。


袁世凱當了總統後,古玩店的這個小學徒隨之步步為營,最開始他負責賬房先生一類的職務。後來因為他的聰明能幹、懂事體面和處處對袁世凱的討好歡心,逐漸讓他的仕途之路豐順。這裡舉兩件小事:

袁世凱喜食大蒜,每餐必有,但又不願看到把大蒜瓣擺碟上桌。伺候膳食的人頗感為難,這時郭氏就出了一個主意,命人榨取蒜汁,盛於小盞奉上,這讓袁世凱極為滿意。

還有一次,郭葆昌知道袁世凱心情不好,嫌袁府裡沒有荷花缺少詩情畫意後,就連夜派人從老家定興趕運了十大車荷花栽入池塘。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凱忽然看見滿池荷花,高興地不得了,一問是郭葆昌所為,隨機提拔他為袁府總管。自此,袁府內務均由郭一手操辦,直至為袁世凱舉辦葬禮。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袁世凱葬禮奢華到入不敷出最後靠募捐完成的墓碑建造

對此,世人多鄙夷郭氏投機鑽營的能力。然而,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商場有商場的玩法,政治圈兒裡有政治圈的規矩,出身貧寒地位卑微的郭氏也只不過是想謀一人之位,更何況他的通達仕途並沒有危及他人,支撐起他全部野心的是他對古董經營瞭然於胸的實力跟修養。

這從他為袁世凱稱帝登基作賀禮而燒製的瓷器可見一斑。據稱,袁世凱從竊取民國政權以後,就居住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所建的海晏堂辦公,後來改成居仁堂。而從他準備復辟的那天起,就以大總統身份燒“居仁堂”落款的變相“御瓷”。而當時全權負責這個業務的就是郭葆昌。


當然,這項任務郭葆昌完成的非常漂亮。為討袁歡心,當然也是因自己的愛好,郭氏到景德鎮以後,花重金請回原御器廠的名手和瓷器專家,並選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先仿製雍正、乾隆官窯粉彩瓷器進行實驗。

在燒製過程中,不惜工本,質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窯前,他都一一過目,質量不合格的不準入窯。出窯時,他更是件件逐一檢查,沒燒好的,仿過去官窯辦法,都摔碎不留。他監督燒製的瓷器,造型端正,胎釉精白,彩質純淨,繪畫工巧,不亞於歷代皇家官窯。

當時郭葆昌燒瓷時公私兼顧,瓷器燒製的落款有兩種:一為“居仁堂制”,趕在袁世凱“登基”前成功燒製,共4萬件,每件瓷器上標有“洪憲御製”字樣,這就是名震一時的“洪憲瓷”。


同時,他還自制了一批瓷器,用“觶齋”款。這些所謂的“洪憲瓷”曾被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吉光片羽,身價不凡。只是後來隨著袁世凱帝制夢的破滅一起瘋了,風雲流散,成為瓷器收藏家們至今難忘的稀世珍寶。現如今“洪憲御瓷”已被收藏界視作“中國瓷業史上僅有的一朵復興之花”,身價貴氣十足,一漲再漲。

他收藏的《伯遠帖》、《中秋貼》

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事實上,在袁世凱手下為官時,郭氏就憑藉富豪家資,懂行又有錢,就收藏了不少珍品國寶。而他正式開始全身心投入古董收藏和從事中外名瓷交易則是在袁世凱稱帝失敗,他離開官場,回到北京居住的時期。

他的瓷器收藏在當時極負盛名。他的齋名之所以號“觶(zhi)齋”,就是因為他當時收藏了一件價值巨昂貴青銅觶(古時酒器)。同時,他還著過《觶齋瓷器圖譜》一書,收錄有必勝珍藏名貴瓷器三百餘件,其中不乏罕見的宋元瓷器,還包括連故宮都沒有的清官窯“移棲耳尊”。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舊藏瓷器圖譜》一冊

他撰寫的另一著作《瓷器概說》,不僅是瓷器入門級讀物,而且以中英雙語印行,是近代第一步向西方人士系統介紹中國瓷器的專著。由於郭氏在瓷器上的精深造詣,他還曾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瓷器館館長。在此期間,他利用職務之便,查閱大量清宮舊檔,並以此編撰了《唐竣公先生陶務紀年表》,翔實考定了唐英這位雍乾兩朝官窯瓷器總監一生的貢獻,堪稱清官窯瓷器研究的開拓之作。

而他的書畫收藏,跟瓷器相比也毫不遜色,類別上多為清宮流傳有序的舊藏。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乾隆“三希堂”中的“二希”:王殉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後來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國寶極品”。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王獻之《中秋帖》(局部圖)

生活奢華,亦正亦邪

郭葆昌離開官場後,居住在北京東城秦老胡同一所大宅院裡。該院約有300餘間房屋,有一座西花園,山石翠竹,十分秀美,正院廳堂陳設,也極豪華。一些外國鉅富常去家裡觀賞和收買古瓷。郭葆昌出賣給外國人的瓷器,有他自己珍藏的真品,也有贗品,甚至還有他自己仿古制作的瓶瓶罐罐,因此發了一些“洋財”。他向洋人出售瓷器,常常託稱瓷器是別人所有,他只是作為鑑賞家予以推薦。

他甚至還讓他兒子西裝革履或袍子馬褂裝扮起來,正襟危坐客廳裡,說某瓷某器是他珍藏,要價多少多少,郭葆昌則從旁對那瓷器進行講解,加以讚賞;附庸風雅的金髮碧眼,往往欣然付出美元英磅,滿意而去。對此,郭寶昌說:“賺錢要賺洋人錢,不能“坑”中國人。”


郭葆昌—從古玩店小學徒,到袁世凱的大管家,稀世藏品無償捐給了國家


郭葆昌在自家院落


郭寶昌先後娶過幾次“姨太太”,在他58歲時竟娶了一位16歲的窮人家姑娘。郭寶昌脾氣不好,那姑娘終日提心吊膽地生活在那富有而可怖的家庭裡,十分痛苦。上世紀80年代初,郭寶昌的外孫還以她為原型,寫了一篇題為《水鑽別針》的小說發表在《北京文學》上,以紀念這位可憐的女性。

1942年,郭葆昌病逝,死前留下遺囑,把一生的收藏全部捐贈給故宮。現在躺在故宮裡很多曠世罕見的珍寶,都曾經他之手。

對郭寶昌這樣一位歷史過客,不能用好人抑或是壞人的方法去評價。他曾為袁世凱服務,終日過著奢侈糜費的生活,但對曾為好友後來當了日偽漢奸者則引以為恥,斷然與之絕交。對所藏瓷器,寧肯作為商品出賣,也絕不用以阿諛討好侵略者,他一直不斷重複著將來抗日戰爭勝利後將餘下的瓷器交給國家的誓願。

對於郭葆昌在藝術收藏的修養,前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曾當面評價說:“像你這樣的收藏家不多。做收藏家,一要真喜好,二要會鑑賞,三要有實力,還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境界。你是樣樣具備啊!”

關乎個人的小事從不在乎,關乎國家的大事從不含糊,正是這樣的大胸懷大境界,終究成就了一代藏家一生的精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