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雕大師李海奇:做玉雕作品最終要回歸到“善”

文玩 雕塑 藝術 未來網新聞 2017-08-03
雲南玉雕大師李海奇:做玉雕作品最終要回歸到“善”

妙相觀音

編者按

2016年,雲南網攜手昆明萬科推出了“滇峰2016 致敬雲嶺驕子”公益活動,與數萬名網友共同推薦出了10名“年度城市人物”,並分享了楊麗萍、褚時健、金飛豹等10位“雲嶺驕子”的精彩故事。

2017年雲南網和昆明萬科再度攜手,致敬持有匠心、堅守藝術、注重品質、不忘初心的雲南“翡翠人物”。 他們如翡翠般珍貴,不似鑽石般閃耀,卻深沉溫潤,用翡翠之心堅定前行。

雲南網記者 張蕊

雲南玉雕大師李海奇:做玉雕作品最終要回歸到“善”

李海奇

古諺:人生有緣自相逢,緣起緣滅莫強求。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李海奇有著特別的玉緣與佛緣。從河南的漢白玉、獨山玉到緬甸黃龍玉、雲南翡翠,他在玉雕的道路上已行走二十年有餘,不斷學習並改進雕刻技藝,將個人情感與文化修養融入到與玉石的交流中。雖被稱作“大師”,但他始終謙遜而自省,玉雕以修心,最終,迴歸至“善”。

從軟玉到翡翠:他不斷地挑戰自己

玉雕大師李海奇,生於“玉雕之鄉”河南鎮平,小時候看到家鄉的老師傅打磨玉石,李海奇便覺得神奇,受環境影響,李海奇慢慢與玉石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我就有這麼一個願望,希望以後能從事玉的創作工作。”

在玉雕設計與創作方面,李海奇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注重創新,藝術追求渾然大氣。他設計的《桃園三結義》、《錦繡中華》在河南省首屆玉雕展評會上獲得金獎,獨山玉作品《劍》曾榮獲百花獎銅獎,水晶作品《妙相觀音》曾獲得天工獎金獎。

2010年之前,李海奇在河南主要從事和田玉、白玉的雕刻,他把璞玉和厚重的中國傳統佛教文化相融合,獨樹玉雕界“玉和”的大家風範。李海奇與恩師仵應汶大師合作的獨山玉雕刻作品《悟道》於2004年獲全國“天工獎”玉雕精品展金獎,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玉硬度可與翡翠媲美,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色澤斑駁陸離,作品雕刻順色立意,依勢造型,碧色與青色自然過渡,青山、老樹和寺塔融為一景,生動巧妙。

在李海奇20多年的玉石雕刻生涯中,他在河南和雲南兩地生活期間,分別研究雕刻玉石和翡翠。2010年,李海奇來到雲南瑞麗建了新的玉雕工作室,起名為“奇和居”,寓意“天和、地和、人和,玉和”。瑞麗的自然環境好,民風樸實,人民善良,李海奇便居住至今。

翡翠的硬度比和田玉、白玉的硬度高,所以翡翠雕刻的難度就更高,在玉石雕刻方面已有造詣的李海奇,到雲南後便將研究方向轉向了翡翠。“翡翠就像一匹烈馬,不容易駕馭。研究方向從玉石轉向翡翠,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進步。”李海奇說。

雲南玉雕大師李海奇:做玉雕作品最終要回歸到“善”

2015年以來,李海奇居於雲南瑞麗,靠近緬甸,他就近取材,創作了不少緬甸黃龍玉作品和翡翠作品。玉墜作品《悠然》刻畫了一位老者乘孤舟出遊,仰望白雲悠悠的愜意形象。李海奇介紹,緬甸黃龍玉產於中緬邊境,是近年來發現的黃龍玉中的新玉種,它產於中緬邊境,所以人們冠名予緬甸黃龍玉,以黃色為主色、質地細膩、油性強。

“緬甸黃龍玉與龍陵黃龍玉屬於同一個礦脈。緬甸黃龍玉相較於龍陵的黃龍玉,色彩相對單一,質地更加堅硬、穩定,以黃色調為主,玉質溫潤細膩,做起來非常舒服。”李海奇說。

修身養性雕刻即與玉石“對話” “風格只是暫時的,並不會長久。”李海奇擅長雕刻佛像和人物,喜歡自由變化不被雕刻中的條條框框束縛。與玉石打交道二十多年來,他嘗試儘量用簡練的手法來表現最好的藝術效果。

“做玉石雕刻,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玉石本身,雕刻者本就是一個翻譯家,將玉石的美和情感翻譯出來;而雕刻,本就是一種情感表達。在表達情感的同時,我們都要先考慮原材料,靜下心來深刻地和玉石交流。”李海奇談到了他的雕刻心得。

從最初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如今認識到境界的高度無止盡。李海奇在做玉石雕刻的過程中,不斷反省、發現自己的缺陷並改進。李海奇認為,每一件玉雕藝術品都存在它的缺陷,但缺陷本身就是一種美。在做玉石雕刻的過程中,李海奇將傳統與創新結合起來,將佛像傳統的寫意和玉石本身的美、玉雕師的審美結合起來,在莊嚴的形象中,表現佛像內部的覺性。

雲南玉雕大師李海奇:做玉雕作品最終要回歸到“善”

李海奇告訴雲南網(微信公號:yunnancn),一件好的玉雕作品要順其“大道”。玉石具有孩子般的童心和靈氣,有朝氣和生命力,雕刻者可與之“對話”。除了尊重玉石,讀懂玉石,創作者還需要嫻熟的技藝和足夠的文化修養,二者缺一不可。感動玉石前,先感動自己,這樣自然而然地隨著心性走,若遊逸山水之間至高道行的高僧般,能夠給世間帶來唯美的玉雕作品。

作為“翡翠人物的代表”,李海奇雖有諸多佳作獲獎,但他依舊保持謙遜學習和自省的態度。“在翡翠雕刻的道路上,我還在不斷摸索學習中。我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手藝人,還不足以被稱為大師,這個行業大師太多,反是一種文化墮落。做玉雕作品,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善”。”

雲南玉雕大師李海奇:做玉雕作品最終要回歸到“善”

黃龍玉作品悠然

雲南網:玉石雕刻的工作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和薰陶?

李海奇:我把做玉石當作人生的一種修行,在雕刻的過程中昇華自己的境界,無論是琢玉,還是立身處世,都要有一種仁愛的胸襟,持豁達、大度的態度去做雅緻的事情。

雲南網:談談你最喜歡的作品。

李海奇:我最喜歡2005年做的翡翠作品《妙相觀音》,它將自然和人文結合得自然,面部慈悲的觀音像,紅黃色的外皮殼,白色的肉質,細膩溫潤,把觀音表現得慈悲溫潤。

雲南網:最近對雕刻作品有怎樣的體會?

李海奇:藝術在每個年齡段的表現風格有所不同。最近這段時間,我在沉澱思考。每一件作品,首先要感動自己,我相信,將來我可以做出更好的作品。佛雲“和尚、佈施”;玉有“璞玉、玉不琢不成器”。佛和玉的淵緣,“和玉人”李海奇讀懂了玉和佛前世今生的故事。他希望雲南有更多年輕有為的民間玉雕人將這一份玉石文化傳承下去。

【翡翠人物】陳鈞:用視覺傳達祕境雲南之美的教授

【翡翠人物】許新黎:對巫家壩片區無盡懷念,對其未來無限遐想

【翡翠人物】戈叔亞:跨越時空追溯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