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出山:快來圍觀新出得42公斤羊脂玉運達烏魯木齊

和田玉 故宮 白玉 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 2017-05-11

【羊脂玉王運抵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

5月9日,一塊42公斤的和田玉羊脂玉子料運抵烏魯木齊北京中路367號的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大樓,這是該館和田挖玉團隊2017年上半年的最新收穫。

此料外裹灑金色皮,內質脂白純淨,細膩溫潤,料子外形如同聚財金蟾狀。

新疆業界專家聞迅趕來觀察後說,此料屬於純正玉龍喀什河產出的珍品,極為老熟,

在如今和田玉子料優質資源極度稀缺的情況下,發現這樣的一塊寶玉實屬上天的眷顧。

這塊羊脂玉為什麼會引起轟動呢?

寶玉出山:快來圍觀新出得42公斤羊脂玉運達烏魯木齊

那就要從歷史上對玉料塊重的認識說起。

古代發現一塊大的和田玉,是非常重要的事,被稱為是吉祥的徵兆,是要記錄進入歷史的。

大塊玉料十分珍貴,古代將重量大於100市斤或一尺見方以上的白玉均稱為大玉,為不可多得珍寶。採玉者獲取大玉後須速呈報朝廷,遵旨進獻,不得延誤。中國二十五史等重要歷史文獻中有過大玉的記載,可見發現大玉是要記入史冊的。

古代最大的玉器之王是目前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圖》。今天能看到這尊巨量級的珍品是因為當時在新疆崑崙山深處的密爾岱玉礦採出了這麼一塊重量達5350公斤的青白玉大料。古代的條件下采玉和運玉都極其困難,夏秋時節用數十頭犛牛綁結粗繩在山間滑動,若在平路則以平板大車緩緩拖拉,冬春季節的運輸方式是在冰雪路面放置圓木滾動前進。寶玉出山:快來圍觀新出得42公斤羊脂玉運達烏魯木齊

史載“日行五里七八里,四輪生角千人扶”。歷盡千辛萬苦,運玉的團隊用了3年時間終於運到北京。乾隆皇帝大喜,親自運作這尊珍寶,以清宮舊藏《大禹治水圖》名畫為藍圖設計這塊大料,又運至揚州雕琢為玉山。這座玉山內容為遠古流傳的大禹治水之事,表現了中華民族征服自然取得的輝煌業績。

《大禹治水圖》從運料、設計、琢冶完工,歷經10年時間,構圖壯觀,氣勢磅礴,在中國玉雕工藝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北京故宮博物院還存有幾件大玉珍品,如重量832公斤的和田青玉《會昌九老圖》玉山子,重量2000公斤的和田青玉《九龍甕》。這些作品都是難得的稀世珍寶。

當代和田玉大料珍品有一件名為《大千佛國圖》,此料來自新疆和田黑山,472公斤,玉料潔白細膩,在新疆採玉史上少見。揚州玉器廠經時4年設計雕琢完成,成為國寶級的時代珍寶。

寶玉出山:快來圍觀新出得42公斤羊脂玉運達烏魯木齊

1976年,新疆還採出一塊重量為178公斤的白玉大料,據說送到了毛主席紀念堂。

1980年代,新疆瑪納斯縣南山的一道河灣,牧羊人發現了一塊1100公斤重的碧玉大子料,揚州玉器廠琢為名為《聚珍圖》的大玉山,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老先生欣然題寫了“妙聚他山”四個字。這尊碧玉大山子現珍藏在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

這些歷史上著名的大玉都由業界名家設計雕琢,成為國寶珍品,可見和田大玉的價值。

寶玉出山:快來圍觀新出得42公斤羊脂玉運達烏魯木齊

2010年7月,一塊重達5.7噸的和田青白玉巨型大料歷經艱險運抵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這塊被稱為當代玉王的和田玉堅韌細膩,白潤俏糖,在業界轟動一時,大料體量和品質均超過了價值連城的北京故宮《大禹治水圖》,它的出山,將改寫當代玉雕鉅作的歷史。目前,國內著名的玉雕大師團隊正在會商設計方案,創作工期計劃5年。

5.9號運達烏魯木齊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的這塊42公斤羊脂玉,是又一珍品。不可多得,值得珍藏!

寶玉出山:快來圍觀新出得42公斤羊脂玉運達烏魯木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