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幼兒園 購房 保障房 升學考試 蚌埠門戶 2017-06-09

暑假即將來臨,這也意味著蚌埠又將有一批新的入學兒童面臨上學選擇學校的問題,近日,蚌埠教育局公佈了《2017年蚌埠市市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部分學區進行了調整,另外在政策上也有變化,同時蚌埠門戶整理了一些新交付小區的學區供大家參考:

免試就近劃片入學的原則。

實行公辦學校依據審定地址免試就近劃片入學的辦法,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在房產(或戶籍)所在區有公辦學位。

以房產證、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原則。

為保障隨遷子女享受與本市居民同等入學待遇,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以實際居住的房產證或居住證為主要依據。

招生政策

一、市區居民子女入學(1)以房產證為主要依據,免試就近入學。

凡戶籍在我市市區,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滿6週歲的適齡兒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規定時間內到房產所屬學區對口學校辦理入學報名手續。戶籍在市區,但無市區房產的適齡兒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規定時間內到戶籍所在區教體局,統籌安排入學事宜。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原則上,小學入學年齡為2017年8月31日前年滿6週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適當放寬,但必須是截止2017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週歲。

(2)報名時間和手續

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時間:8月22日一26日。

小學適齡兒童辦理入學報名手續須出具以下材料:①房屋所有權證;②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身份證;③戶口簿;④兒童出生醫學證明;⑤計劃免疫證;⑥學前教育報告單。

(3) 嚴格學位管理

對部分學位比較緊缺的學校,實行“在一定時間跨度內同一房產限定解決一戶子女入學”的辦法。具體學校、時間跨度和操作辦法由各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返鄉就讀

蚌埠市區戶籍人口適齡兒童返鄉就讀,有房產的,直接到房產所在學區對口學校申請就讀;沒有房產的,到適齡兒童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戶籍所在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申請,由各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學校就讀。

二、特殊群體子女入學

1、隨遷子女入學

據蚌埠門戶瞭解凡持有我市居住證人員的適齡子女,可以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有房產的,向房產所在學區的學校提出就讀中請;沒有房產的,到居住地所在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提出就讀中請,由各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統籌安排到相對就近的學校就讀。

各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對申請就讀的慈遷子女要全部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享受本市戶籍學生同等待遇,實現零障礙入學。

2、殘疾兒童入學

原則上,三縣的聾啞兒童到本縣的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市區的殘疾兒童到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讀。

3、漁民船民子女入學

凡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均可享受免費、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漁民船民子女在入學、收費、教育教學管理、入隊入團、評優獎勵、學籍管理、升學考試、招生錄取和困難補助等方面與普通學生一視同仁,努力保證每個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

4、農村留守兒童及貧困家庭兒童入學

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鄉鎮寄宿制學校要優先安排留守兒童住宿。

蚌埠市小學招生地段劃分一覽表

龍子湖區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蚌山區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禹會區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淮上區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高新區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經開區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小學對口初中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諮詢電話: 龍子湖區教體局3040215; 蚌山區教體局2043609; 禹會區教體局4045856; 淮上區教體局2829850; 高新區社會事業局4071177; 經開區社會事業局3183537;

新建樓盤學區規屬(僅供參考)

1、【一批新交付小區學區落實】:2016年有不少新樓盤交付,隨著業主入住,學區劃分也正式確定。茗香金庭(朝陽一小)、銀河中心(朝陽三小)、金域藍灣(朝陽三小)、金偉·熙城觀邸(前進二小)、信地潛龍灣(釣魚臺小學(蚌埠二中禹會實驗學校))

2、【新學校招生】:北師大附屬學校出現在學區劃中,招生範圍為老貫徐村、周蔡村、宗窪村;鳳二小教育集團(和煦小學)今年首次出現在招生文件中,招生範圍為勝利東路以北,京滬鐵路線以南,勝利東路保障房小區及市政府廉租房小區的適齡兒童。該小學位於勝利東路和煦幸福城小區,由鳳陽路第二小學教育集團管理辦學,原鳳二小本校(崇正小學)招生範圍不變;

3、【二實小東校對口初中變化】:2017年,第二實驗學校教育集團藍天路小學(二實小東校區)對口升入的初中由慕遠學校變更為六中。今年,一實校小學部畢業生仍然可以在本校初中部和六中之間自主選擇。

部分文件政策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最新!2017年蚌埠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出爐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是適當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意見,歡迎大家參考!

堅持免試就近入學

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要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各區要合理確定招生片區,根據適齡兒童人數、學校分佈、所在社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劃定片區範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當公示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招生片區、招生程序、招生結果、新生名單、諮詢投訴電話,不得擅自跨片區招生,不得擅自接收學生跨片區擇校就讀。

堅持“屬地管理,以區為主”的原則

(一)堅持“屬地管理,以區為主”的原則,完善招生工作機制。各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成立義務教育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主管區領導為組長,及時妥善處理本區義務教育招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定期召開招生工作聯席會議,建立長效協調工作機制。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義務教育招生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制定和落實招生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好網上招生報名的組織工作,指導所屬學校及時、妥善處理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和問題;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施多部門聯網審核驗證,共同做好適齡兒童就讀與免費資格驗核工作;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建立招生監察機構並公佈諮詢、監督電話。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規範招生程序,指導適齡兒童的家長按時申請學位,按要求及時、準確提供就讀信息材料,嚴把新生入學關。

(二)做好學位預測,及時公佈學位供需情況。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轄區內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以常住人口為基數,參照出生人口數、人口流動情況科學預測未來義務教育學位需求,構建“以當年出生人口數加係數預測六年後小一學位需求數、按學位需求提前三年規劃學位供給、提前一年保障學位落實”的“六三一學位供需協調機制”。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對轄區可提供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和民辦學位數量向社會公告,尤其要對學位比較緊張的區域進行預警並向社會公佈。

(三)鼓勵各區積極探索學區制招生辦法。在就近入學、免試入學、積分入學政策前提下,通過學區制招生工作試點,增加學校教育的選擇性,促進校際之間教師交流,推動構建教學聯盟和教育集團化發展,提升學區內義務教育均衡及辦學水平。各區負責制訂學區招生試點實施方案,確定學區具體試點區域,並及時向社會公佈。

(四)市局直屬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新生招生工作納入轄區教育部門統籌管理。市局直屬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新生招生工作納入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具體工作由學校和所在區教育部門協商安排。學位申請人數超出學校招生計劃時,由轄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做好生源分流工作。

四、統籌安排民辦學校學位

公辦學校要優先安排深圳戶籍和符合“1+5”文件規定的非深戶籍適齡兒童入學。民辦學校招生工作一併納入轄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受委託試行義務教育學位補貼的民辦學校要優先招收符合“1+5”文件規定的非深戶籍適齡兒童,凡符合“1+5”文件規定的非深戶籍適齡兒童,如未能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要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

五、均衡配置資源,嚴格控制班額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合理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班級規模,剛性執行招生計劃,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班額編班,班額為45人,一般不超過50人。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設備設施配備標準配置各類功能室,禁止超規模招生,違反編班規定。

六、嚴禁入學考試,規範編班行為

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考試或任何變相考試的方式選拔新生,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舉辦重點班,嚴禁以各類競賽、獎勵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學校實行學生隨機均衡編班,禁止收取任何招生費用。

七、嚴格遵守招生紀律

各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不得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隨班就讀。各招生學校要嚴格遵守招生紀律,堅決杜絕不正之風,對違紀違規行為,按規定嚴肅處理。

八、加強招生政策宣傳

市、區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招生宣傳工作,各區要召開新聞通氣會,解讀本區積分入學細則,要在門戶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媒介宣傳。要組織召開幼兒園、小學家長會議,積極主動宣傳,要聯繫社區工作站協助宣傳,切實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對老百姓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摸清摸準,及時做好針對性的宣傳解釋工作。

上小學要注意的幾項內容

1關於小學的作息時間

孩子們在學校所待的時間差不多有八九個小時,可能會有家長擔心孩子餓了、渴了,給孩子準備飲料零食,這在小學是不允許的,小學沒有加餐的時間。

這就要求孩子們早餐、中餐吃飽。我們學校允許孩子中午可以帶水果來,但必須在教室裡吃完。

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要按時地接送孩子上學和放學。一般來說,小學各班都有各自的等待區,家長需要在等待區接孩子,而不能隨意進入校園。

2關於文件等物品的準備

上小學了,就不再適合背幼兒園的小書包了,因為放不下書本等文具,所以請給孩子準備一個大小適中的書包,可以有幾個分層,幫助孩子更有調理地整理物品。

特別強調不建議給孩子買拉桿書包,一是走路時不安全,另外也不利於孩子身體的健康。

準備筆袋,儘量不要買文具盒,因為孩子太小,時常在課堂中出現文具盒摔落的情況,影響課堂,也容易損壞,而筆袋則比較安靜、實用。

孩子們開始寫字了,需要鉛筆,建議使用HB鉛筆,不要買2B鉛筆,因為HB鉛筆的軟硬適中,適合孩子寫出好看的字,而2B太黑,容易弄髒。

另外,不要過早給孩子使用自動鉛筆、導彈筆或是簽字筆、鋼筆,準備的鉛筆數量大約為5-8支,最初有家長為孩子刨好,等孩子能夠自己刨筆了,則可以為孩子買一個樸素的刨筆刀。

另外,還需要給孩子準備水杯,一般學校有飲水機,讓孩子帶一杯水,喝完後可以再去飲水機接水。帶手帕或紙巾,用來擦汗、擦鼻涕或上廁所。在校就餐的,還需要準備毛巾、勺子、筷子等餐具。

還有一點,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姓名貼,貼在一些長久使用的物品上,防止東西的丟失。

3學習和生活的準備

①提前熟悉小學校園環境,知道教師、辦公室、廁所、操場、醫務室等場所大致的位置。

②自己擺放餐具,吃飯並收拾餐具。

③自己學會繫鞋帶和衣服帶子,暫時學不會的情況下,可以儘量床沒有帶子的衣服和鞋子。

④上課不能上廁所,下課才可以上廁所,遇到不舒服等特殊情況,舉手彙報後,經過允許可以上廁所。

⑤學會工整地寫自己的姓名。

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讀書姿勢等。

⑦學會做眼保健操。

⑧儘可能多地認識一些常用漢字。

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相信上小學的前後時間裡,家長和孩子將面對不少的心理問題。此時需要的就是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不僅僅是指家長對待孩子,對待老師,對待學校,也指孩子面對新校園,面對新同學、新老師,面對新生活的態度,當然,也包括老師面對新生及家長的態度。

三方的心平氣和,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從幼兒園適應小學生活,也才能為美好的小學生活打下基礎。因此,當遇到孩子們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不妨先深呼吸,告訴自己:淡定,淡定,然後再來處理。

有了這樣心平氣和的意識之後,才開始說要說的內容。

一、心理準備

首先,告訴孩子上學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導孩子懂得學校的學習與幼兒園的遊戲不同,不能視課堂學習為兒戲。應該集中精力聽講,認真細心地完成作業,學習結果要達到標準要求,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教育孩子要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告訴孩子怎樣正確對待集體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鼓勵孩子爭取在班集體內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引導孩子對集體生活、對老師、同學和學校產生嚮往和期待。

第三,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一下校園的環境,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在家裡也要幫孩子佈置出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角,讓孩子在家中先體會一下成為小學生的新鮮感受。

第四,切忌嚇唬孩子和批評老師。常見到一些家長拿學校和老師來嚇唬即將入學的孩子:“再鬧,等你到了學校,讓老師管你!”也有一些家長,尤其是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家長,常常很輕率地當著孩子的面非議學校和老師,說學校教學質量不行,或說老師水平不夠等。這種負面評價使得孩子還未入學就與學校和老師有了牴觸情緒,怎麼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呢?

孩子從一開始能否很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育工作,孩子上學就不會發憷,就能為孩子的學習、進步打下穩固的基礎。

二、作息時間調整

在孩子入學前幾個月,家長最好制定一個與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一段時期的預演。

如,早睡早起,家長最好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從7月開始,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讓孩子習慣不午睡;家長每天晚飯後都要看報,可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孩子上學後,很自然就習慣了晚上做家庭作業。

三、培養良好的習慣

在學習習慣上,入學前的一段日子應增加孩子安靜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如剪紙、捏人、寫字、畫畫等,以便入學後能儘快適應課堂學習。此外,還需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比如:記住老師留的作業並能完成)。

在生活習慣上,幫助孩子瞭解小學一日生活,提前作些準備,提高孩子自我照顧和保護的能力。孩子必須學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有好的飲食及進餐習慣。

在衛生習慣上,培養幼兒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保持衣物的整潔和環境的整潔。

此外,還需讓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公德,如引導幼兒學會傾聽、上課不亂插嘴,舉手回答問題;不亂翻(拿)別人的東西,愛護學習用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

四、文具物品準備

在論壇上可以看到很多父母都很重視文具的準備,小編覺得文具固然重要,但也不必事無鉅細準備得如上戰場一般,一來即使文具物品有所欠缺,購買不會是很大的難題,二來事無鉅細的準備,也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壓力。

當然一些必要的準備還是需要的。

1、書包的選擇

選擇一個大小適中的書包,可事先參考新學期書本的尺寸。

需注意書包“背”的舒適性,讓孩子養成自己背書包的習慣。

可選擇口袋和間隔相對多一些的書包,因為孩子小,這樣可以讓孩子分門別類放置物品,不至於找東西的時候,得把整個書包“兜底翻”。

書包的顏色和圖案可以聽取孩子的意見,以免孩子對書包很反感,但也不要選擇太過時髦的圖案,這樣容易過時,到時候孩子嚷著要換書包也不利於孩子養成儉樸的習慣。

2、文具的選擇

1)若干木頭鉛筆,事先削好,並配筆帽。

2)1個好用的削筆器,教孩子學會自己使用,並告知孩子削下的木屑需清理乾淨。

3)2塊以上橡皮,建議不要使用香味過濃和過於花哨的橡皮,一則為了健康考慮,二則防止孩子分心。

4)1把直尺,以15cm為佳,能放入鉛筆盒。

5)1個基本款鉛筆盒,以鐵皮為宜,堅固耐用外也可防止孩子上課時把玩多功能鉛筆盒。

6)2塊塑料墊板,A4和A5尺寸,不帶圖案的。

7)1本記錄本及若干白紙。練習本一般開學後會統一購買,事先購買的未必符合學校的要求,但書包內備一本記錄本可讓孩子養成隨時記錄,起備忘作用。準備若干白紙,以備臨時需要塗塗畫畫。

8)一些必要的美工用品,比如安全剪刀、油畫棒、水彩筆等,這類物品可不著急購買,開會後聽聽學校的安排未嘗不是好主意。

9)準備一些包書紙,雖然現在書店和文具店普遍有現成的包書用品,但小編覺得讓孩子學會用牛皮紙一類傳統的紙張包書是必要的,能包一手好書也值得自豪。

3、生活用品

1)1條手帕,使用手帕是好習慣。

2)1包紙巾,紙巾的使用已經很普及。

3)若干單片裝溼巾紙,每天午飯後使用,有時美術課或探究課(做小實驗)也需要。

4)保溫壺或水杯:準備好保暖壺,但一般學校有飲用水共應,因此準備好一個不易摔碎的杯子亦可。

5)抹布:擦桌子用。

五、上學線路研究

孩子上學是一件大事,雖不需如趕高考般細緻,但踩點、線路和接送人員的安排也需籌劃好。

如果孩子上學由父母接送,那作父母的必須安排好孩子上學的時間與自己的工作時間。如果由祖父母輩接送,那為父母的也應該為長輩安排好行程。

建議上學前踩點幾次,一來可以熟悉上學線路,二來也藉此帶孩子多去新學校走動一下。踩點的時間建議可在週一和其他工作日各進行一次,一般週一可能特別擁堵一些。

在新學期的第一天,記得提前出門,以應對一些突發事件。

總之,在孩子入學這件事情上,為父母的要做到外鬆內緊,儘可能不要把緊張的情緒帶給自己也帶給孩子。在思想上重視,落實到行為上需細緻,但千萬不可焦慮。畢竟孩子入學只是慢慢人生的一小步,即使做得不夠好,也無需太過自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