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 玩具 建築 升學考試 湛江新聞網 2017-06-07

2017年5月20日—6月20日是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2017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引導廣大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充分認識遊戲是幼兒特有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創造充足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和支持幼兒自主遊戲、快樂遊戲。

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湛江市機關第一幼兒園,小朋友們練習籃球。

然而,由於部分幼兒園和家長的急功近利,部分幼兒園存在“小學化”、“成人化”現象——不給孩子適當玩耍,反而把小學低年級的知識提前灌輸給孩子。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未來我市幼兒數量劇增,如何做好學前教育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嚴肅的課題。

針對目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小學化”現象,我市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貫徹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主動將其列為第一、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加以落實,許多幼兒園將豐富多彩的遊戲作為主要教學手段,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

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湛江市第一幼兒園,老師指導小朋友們作畫。

幼兒園:快樂遊戲快樂成長 創設環境讓孩子在玩中學

走進市第一幼兒園,彷彿在古樸的赤坎老街中發現了一片新穎有趣的兒童新天地。天藍色的建築主題色顯得潔淨純真,園內設置了建構區、語言區、益智區等不同的遊戲主題區域,相應設置的各式玩具也是別出心裁。孩子們可以在裡面自主遊戲搭積木、共同合作搞野炊等,豐富多彩。

為豐富幼兒戶外活動的經驗,該園將幼兒的自主遊戲向戶外空間拓展,使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和在遊戲生活中的體驗探究,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為了創設豐富有趣又讓幼兒有所得的遊戲區,該園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環境的創設和遊戲材料的投放都隨著孩子的發展作出相應改變。

“孩子是環境的主人,只有孩子感興趣的遊戲才能真正激發他們認知世界的內在驅動力,因此理解孩子,瞭解他們的需要就特別重要。”湛江市第一幼兒園園長張麗說,遊戲區的創設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發展情況,為孩子提供適合他們當下發展的一些材料,讓他們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遊戲區、材料。

而在開發區的湛江市錦繡華景幼兒園,同樣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堂。除了現代化教室、音樂活動室、科學發現室、美術室、圖書室等,該園還配備了風雨小操場、玩水池、沙池、30米跑道、大型遊樂區等室外設備設施。

據悉,該園利用一樓風雨小操場,在每週三、四、五的下午每個年級組的孩子分別開展體能大循環活動,還利用幼兒園的風雨操場以及走廊創設了混齡自主遊戲,每週一和週四的上午全園開展混齡的戶外自主遊戲。歡樂小廚神、跳房子、建構樂園、灌籃高手等綜合遊戲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警衛亭、郵局、手工坊、美髮店、銀行等角色遊戲讓孩子過了一把體驗癮,收穫不同的角色體驗。

“我們改變了以往單一上集體課的形式,各班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創設區域,以區域遊戲和小組活動、集體活動作為幼兒園的主要學習方式,每天保證孩子每天有一個小時的區域遊戲。”錦繡華景幼兒園園長莫觀鳳說。

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湛江市第一幼兒園的主題區域裡,小朋友們“剪頭髮”。

家長:急功近利不可求 遊戲也能鍛鍊人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非常認同遊戲活動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小孩子非常受益。”孩子在市一幼大班就讀的家長房女士表示,幼兒園開展趣聞分享、故事大王比賽、小廣播等平臺,為孩子提供了更多自主選擇的平臺和表現的機會。孩子們在進遊戲區域之前,都會自主選擇他們要去玩的區域,在記錄本上寫出來或畫出來,這樣慢慢培養他們的計劃性、條理性思維,做事情知道先計劃,按照規劃去做。“以前孩子看電視總是停不下來,現在他會有一個計劃性,說看十分鐘的電視,看完就自己關掉了,學會了自制。去公園也會提醒我們先看地圖,做事情開始有計劃。”房女士說。

市一幼小班的家長劉先生也說,他的小孩以前比較拘謹內向,不大喜歡和人玩和溝通,但在幼兒園的遊戲活動中逐漸變得活潑開朗了,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大大提升。

“我們作為家長,不可能一輩子陪在孩子身邊,他們早晚要離開我們去獨立面對生活,闖蕩社會。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人合作、溝通交流的能力特別重要。孩子們通過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各方面的能力也在潛移默化地提高。”錦繡華景幼兒園中班的家長趙女士說,幼兒園將全面發展和培養個性相結合,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點,喜歡什麼去學什麼,發展專長,這樣的方式比“填鴨式教育”更能發揮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覺得強加給他的也許很快就會忘記,但孩子通過遊戲,經過切身體驗學會的知識才是一輩子的東西。”錦繡華景幼兒園的家長張女士說。孩子不僅可以在遊戲中收穫快樂和成長,還能體驗勞動的成果。他們在幼兒園用勞動成果換來的“錢”,不僅讓他們學會了數的概念和計算,也讓他們體會到勞動的不易。“以前孩子到超市看到喜歡的東西會吵著讓我們買,但現在不會了,他知道不能亂花錢亂買東西,對勞動的成果更加珍惜,做事情、花錢也更有規劃性了。”張女士說。

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湛江市錦繡華景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相互協助。

專家:遊戲是學前教育的基本手段寓教於樂因材施教

“遊戲應該是學前教育的基本手段和基本內容,遊戲可以真正把孩子的興趣點發掘出來、培養起來,幼兒尤其需要通過遊戲來提高認知、社會交往能力,養成良好習慣。”嶺南師範學院教科院學前教育系主任徐寶良說,目前有些家長把功利性的一些想法和成年人的思維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是違背規律的,這也是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一大原因,幼兒園需要通過各種遊戲,探索真正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育方式。

對於有些幼兒園大班家長擔心孩子玩遊戲導致上小學跟不上的顧慮,徐寶良表示,孩子在不同年齡玩遊戲的重點不一樣,大班的孩子可以通過遊戲適當引導他們學習字、詞、數等。幼兒園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做好科學的遊戲設置,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內容豐富的遊戲活動促進了孩子的主動參與、使孩子學會了與同伴溝通、交往、學會了在遊戲中探索、思考、解決問題,並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孩子在遊戲中不斷成長、改變以往的被動學習方式為主動學習。

市教育局:多措並舉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據統計,截止2016年秋季,全市共有幼兒園1967所,其中公辦園745所、佔37.9%,民辦園1222 所、佔62.13% ;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1182所、佔60%。在園幼兒31.58 萬人,其中公辦園12.69萬人、佔40.18%,民辦園18.89萬人、佔59.82%。全市所有鄉鎮(不含街道辦)都建有1所以上規範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幼兒園教職工25133人,其中專任教師16251人。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4.81%。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發展學前教育,把提高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及保教質量作為學前教育重點事項,制定實施第一、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我市學前教育長效發展機制,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建立激勵機制,推動學前教育持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

為扭轉我市部分幼兒園存在“小學化”傾向現象的問題,市教育局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通過組織幼兒園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遊戲對幼兒童年生活的重要價值,引導廣大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充分認識遊戲是幼兒特有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創造充足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和支持幼兒自主遊戲、快樂遊戲,扭轉當前存在的重知識技能學習,忽視、干預幼兒遊戲、成人“導演”幼兒遊戲、以電子遊戲產品替代玩具等剝奪幼兒遊戲權利,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小學化”傾向。

此外,為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我市充分發揮師範教育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校地合作機制,組織嶺南師範學院、湛江市幼兒師範學校、湛江市教師進修學校積極參與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培訓及教科研活動。嶺南師範學院與赤坎區建立“人才培養共同體”,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對幼兒園進行培訓、教科研指導,建立高校專家引領、幼兒園骨幹教師廣泛參與的學習研討網絡。

我市還開設了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併為每個工作室配備相應資金。各工作室重點圍繞《指南》精神,在課程資源開發、師資培訓、辦園特色等方面開展學習交流,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帶頭、輻射作用。全面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指南》,主動引領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逐步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教育觀,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

2017-2020年我市將在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加大幼小銜接工作力度,積極引導幼兒園和小學密切聯繫,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確保我市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和水平得到真正提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