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選擇繼承者,為何不是傑出聞名的永瑆,而是才智中平的嘉慶?

向敬之

1

乾隆六十年九月,八十五歲的乾隆帝昭告天下,將皇十五子永琰改名為顒琰,冊立為皇太子。他已決定明年正月元旦正式禪位。

乾隆生子十七人,多子夭折,早逝者不少,熬到他禪位前夕,僅存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嘉慶和皇十七子永璘。

這也是他為父人生的最大不幸。

不幸的還有,他最初冊立嫡長子永璉為暗定儲君,九歲而殤。乾隆繼而又想冊立元后富察氏所生的嫡次子永琮,不料二歲患豆疹夭折。他將繼皇后那拉氏所生的皇十二子命名永璂,明顯有繼承基業之寓意,然而繼皇后妒忌心重,斷髮觸犯國俗,被乾隆廢黜,影響了這個無可挑剔的皇子,無緣儲位,抑鬱而終。

乾隆選擇繼承者,為何不是傑出聞名的永瑆,而是才智中平的嘉慶?

乾隆漢服圖

他一直想學皇祖康熙,實踐嫡長子皇位繼承製,然而屢屢失敗,最後不得不走祕密建儲之路。

乾隆五十八年接見英使馬戛爾尼時,稱他最理想的繼承者,是二十七年前患跗骨瘡而死的皇五子永琪。

想立或理想的儲君人選,相繼出局,這使乾隆擇儲犯難。

若非乾隆四十三年,錦縣秀才金從善攔住東巡的乾隆,勸諫冊後擇儲,導致乾隆怒斬之。乾隆殺了人,要堵住悠悠之口,終於說出已在五年前暗定儲君。

2

乾隆帝最後選擇了皇十五子永琰,而不是齒序靠前、年長八歲、才華橫溢的永瑆。

永瑆工於書法,文采出眾,是當時的頂級書法大家,且有不少著述。

永瑆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同時期的禮親王昭槤在《嘯亭雜錄》中專論《成王書法》:“成親王諱永瑆,為純皇十一子。善書法,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趙文敏。又嘗見康熙中某內監言其師少時猶及見董文敏握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故王推廣其語作撥燈法,談論書法具備。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上特命刊其帖,序行諸海內,以為榮雲。”

嘉慶帝不但命人為永瑆印製書帖,還御製序言,說:“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嘉慶九年上諭)

乾隆選擇繼承者,為何不是傑出聞名的永瑆,而是才智中平的嘉慶?

嘉慶道裝畫像

毋庸置疑,永瑆頗有才幹,嘉慶帝不但欣賞他的字,而且命其主管戶部三庫和軍機處。

而更喜好書法的乾隆,也曾對永瑆是很看重的。

乾隆喜愛永瑆的書法,經常去他的府邸,還給他娶了元后孝純賢皇后的侄女、保和殿大學士傅恆的女兒做嫡福晉。

但,乾隆自始至終都沒有選擇永瑆為接班人。

一、永瑆的生母嘉妃金佳氏死得很早,於乾隆二十年十一月病逝,雖然得了淑嘉皇貴妃的追諡,但永琰的生母令妃此後長期深得乾隆鍾愛。在乾隆的妻妾成群中,令妃雖然生前最後也不過皇貴妃的封號,但在乾隆的心裡分量很重。這,難免會影響到乾隆以子憑母貴來考慮擇儲。

二、永瑆天性刻薄吝嗇,與乾隆灑脫揮霍性格相反。永瑆的吝嗇,到了沒收正妻嫁妝,讓嫡福晉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極致。家裡的馬死了,永瑆下令烹馬代膳,遭到乾隆多次訓斥之,永瑆卻本性不改,一切如故。乾隆選擇後繼之君,斷然不會找一個極端吝嗇、毫無格局的皇子。

生於乾隆四十一年的清宗室、第八代禮親王昭槤曾給了永瑆有“天性陰忮、好以權術駇人。持家苛虐,護衛多以非罪斥革”“受人欺詐”“逢迎權要,其上眷稍有衰者,即罵詈之”等劣評。昭槤和永瑆是同時代人,打過交道,沒有必要給一個家族長者捏造罪惡。他敢公然聲張永瑆的性格缺陷,該是事實,且乾隆很熟悉永瑆的作為。

故而,乾隆寧願選擇持重中材的永琰,而不願意把江山交給的才高品劣的永瑆。

當然,乾隆在公示永琰入選時,還是不忘將其已死二十年的生母令懿皇貴妃,追封為孝儀皇后,看似母憑子貴,但不難看出乾隆要將祕密建儲制度化,卻還裝在嫡長子皇位繼承製的舊瓶子裡。

乾隆選擇繼承者,為何不是傑出聞名的永瑆,而是才智中平的嘉慶?

馬戛爾尼覲見乾隆帝

3

乾隆對諸皇子的管束是空前嚴厲的,不如其皇祖康熙愛子而多有寬容。他動輒訓斥,時有挑剔。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辛巳,十五歲的永瑆給十五弟永琰送一把扇子,被乾隆看到,甚為不悅,大做文章,說:“落款作兄鏡泉三字,則非皇子所宜,此蓋師傅輩書生習氣,以別號為美稱,妄與取字,而不知其鄙俗可憎”,嚴重違背了“我國家世敦淳樸之風”。(《清高宗實錄》卷七百六十)

永瑆善於漢人的文采,卻不擅長滿人的騎射,無疑是乾隆對他反感的一大原因。

像永琪能夠受乾隆寵愛,主要原因則是他善於騎射,嫻熟國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