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工作全面鋪開 永春五里古街將“涅槃重生”

[閩南網]

長五華里的街區裡,聚集著來自省內外的數百商戶,被譽為“閩南商貿重鎮”;溝通福建腹地和沿海地帶的交通樞紐作用,德化的陶瓷、大田的山貨挑到五里街,再裝船運到泉州沿海碼頭;沿海的海貨、洋貨通過水路運到五里街,再分散到內地……這就是泉州海絲源頭之一——永春五里街,它也是該縣目前保留相對完整具有閩南騎樓風格特色的傳統老街。

隨著時代變遷,交通道路變更,五里街交通要道的地位一再被削弱。近日,記者途經五里街時發現,沿街騎樓已經重現當年風采,正在進行老屋翻修,部分騎樓已經煥然一新。這條名震閩南的古老街道,正在華麗轉身,即將再現昔日魅力。

修繕工作全面鋪開 永春五里古街將“涅槃重生”

部分老屋已完成翻修

曾是“閩南商貿重鎮” 更是泉州重要海絲源頭

五里街古集鎮,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被譽為“閩南商貿重鎮”。823西路五里街老街是五里街鎮作為閩南歷史文化名鎮的重要標誌之一,老街內的許港碼頭是內地和沿海商品流通的樞紐,是泉州海絲源頭之一。

據介紹,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五里街起著溝通福建腹地和沿海地帶的交通樞紐作用,德化的陶瓷、大田的山貨挑到五里街,再裝船運到泉州沿海碼頭;沿海的海貨、洋貨通過水路運到五里街,再分散到內地。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街區最繁華的時候聚集了數萬人口,街道上有來自福州的金銀匠、裁縫,南安的理髮師,惠安的修車師傅,還有本地人、外地人開的照相館五六家……

五里街老街建築群於1917年左右開始修建,區域範圍約390畝,總建築面積約20.33萬平方米,包含823西路主路、823西橫路、新亭路。其中舊街主路(823西路)全長約590米,兩側房屋共有259間店面,為南洋騎樓風格的老式建築,均是兩層或三層土木磚柱結構的樓房,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

修繕工作全面鋪開 永春五里古街將“涅槃重生”

五里老街承載著永春人的鄉愁記憶

河道變淺交通變遷 老街破敗漸漸沒落

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永春到泉州市區河道變淺,許港碼頭這個內陸碼頭交通樞紐作用逐漸失去。五里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德春回憶,上世紀70年代,他少年時期經常和小夥伴到碼頭的河裡游泳,碼頭已經沒怎麼用了,“那時水非常清澈,碼頭有很多大木頭釘在河裡,用來加固碼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泉州到三明的三郊線公路開通,過境車輛無需穿過五里街,導致這個老街區的人員流失,交通、商業地位一落千丈。隨著時間的流逝,老街建築群由於年久失修,大部分樓房岌岌可危,尤其在臺風暴雨期間多次出現房屋倒塌損毀等事件。據統計,2000年以來已發生房屋倒塌37間,已危及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修繕工作全面鋪開 永春五里古街將“涅槃重生”

修繕工作全面鋪開 修舊還舊留下鄉愁

“五里街老街已成功申報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永春縣五里街鎮書記林玉品介紹,這條老街是不可複製的,如果不及時加以修繕保護,這些老建築會很快破敗陸續坍塌,“歷史記憶將不復存在,非常可惜。”

為切實解決老街房屋安全問題,保護修繕傳承騎樓風格特色老街,留住永春人的鄉愁記憶,十多年來,永春陸續對五里街舊街進行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編撰《保護髮展規劃》。2018年,對舊街11間店樓進行試點修復修繕。今年以來,舊街修復修繕工作全面鋪開。

舊街修繕以“整體修復、保證風貌、修舊還舊”為原則,由社區居委會統一按照老街風貌和閩南騎樓風格元素,根據老街立面風貌及修復要求修建,組織業態引入,在改善住房居住環境的同時,留住老街濃厚的歷史底蘊。

王德春也是五里街歷史文化街區修復指揮部的現場指揮,他指著走廊的木作介紹,“欄杆、樓梯、樓板很多都是原來的,我們只是把破舊腐壞的更換掉,部分室內結構再重新設計,使之更合理。”修復老宅不同於蓋新房,難度更大。老宅大多數是土木結構的,修繕前首先需要進行加固,然後從屋頂開始往下拆,能用的一磚一瓦一塊板都要進行整理。此外,每一套老宅結構、損壞程度都不一樣,修繕時要對每一棟房子進行拍照,拆下來的構架都要編號,修繕後使它的佈局更合理、實用,可以說每一棟都是個系統工程。

此外,修繕工作還將改建過境道路,將原老街主街建設成步行街;給水、汙水、電力、通信等管線也將在路面改造時同步進行改造。屆時,五里街老街將成為一條宜居、宜商的旅遊步行街。(記者 林福龍 莊麗祥 通訊員 蘇福彬 康慶平 蒲遠寶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