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撰文 - 儲雪

莫名其妙的易燃易爆炸?

不明所以的很Down?

鬼使神差的興奮喜悅?

忽如其來的壓力感?

情緒和認知,是我們人類作為高級物種與其他物種的重要區別之一。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而這種情緒,不僅僅來自大腦,同時還來自腸道。

關於腸道對情緒的影響,最早起源於日本九州大學的一項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無菌小鼠的 應激激素,是正常小鼠的 2 倍,而他們唯一的差異,就在於它們的 腸道菌群

01

情緒的起與落

情緒體現在面部表情上,是微笑、皺眉、流淚。我們體內許多 化學物質,比如多巴胺、5-羥色胺、內啡肽等,都與情緒息息相關。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關於喜悅,大多數人都一定聽說過多巴胺。多巴胺被不斷證明與快樂、興奮、情慾,甚至上癮有關。

除了多巴胺,還有很多化學物質,與愉悅的情緒相關,比如 5-羥色胺內啡肽 這兩種物質。

而低落的情緒,大多數與某些維生素如維生素B族的缺乏、或是一些相關激素如梅拉多寧(褪黑激素)的產生。

這些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在我們身體中的代謝與對大腦的反饋,都和 腸道菌群 有脫不開的干係。

02

“快樂物質”與腸道菌群

多巴胺和 5-羥色胺,都是會讓人感受到愉悅的物質。但是它們怎麼和腸道菌群相關呢?

多巴胺是一種典型的神經遞質。當多巴胺在腸道中被多巴胺受體捕獲後,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包括增強胃腸道蠕動力、改變腸道菌群。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目前能夠顯示這種直接關聯性的試驗或論文非常少,機制尚不明確,有零星少數文獻提到,通過補充益生菌,可以一定程度 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同時造成腸道菌群的變化。

至於 5-羥色胺,則是色氨酸消化分解的產物之一,它與腸道菌群的關係可就密切多了。

我們身體裡,90% 的 5-羥色胺,都是在腸道中產生的。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加州理工學院的學者研究發現,腸道中微生物對於 5-羥色胺的合成,具有深遠的影響。腸道內“無菌”的小鼠,血液中的 5-羥色胺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少 60%

沒有腸道菌群,讓我們快樂、放鬆的 5-羥色胺 也會減少。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通過腸道菌群的對比,他們還找到了關鍵的影響因素——近 20 種產孢類細菌(如納豆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促進了 5-羥色胺的生成。

當研究人員將這些菌群,移植到腸道“無菌”的小鼠體內,小鼠血液中 5-羥色胺含量顯著上升。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細菌在體內代謝的過程中,會增加體內維生素 E 的含量。而缺乏維生素 E,也是抑鬱或焦慮的成因之一。

雖然沒有探清其中的具體機制,但現有研究已經足以證明,你的腸道菌群,參與著你感受快樂的過程。

03

負面情緒與腸道菌群

人的情緒很複雜,有快樂,自然也有悲傷。有正面情緒,也有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的成因很多,但很少人意識到,缺乏維生素 也與負面情緒息息相關。

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你會感到焦慮和抑鬱,很可能與 維生素 B 族 或 維生素 E 等維生素的缺乏有關。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我們腸道中的菌群,如:乳酸菌雙歧桿菌擬桿菌,都能產生維生素 B。另外人體內的產孢類細菌,也促進了維生素 E 的產生。

這些腸道菌群的存在,防止我們感到焦慮和抑鬱。

《PNAS》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當研究人員給正常小鼠的腸道中添加 乳桿菌,小鼠的壓力反應和焦慮狀況跟著降低。

反過來,我們的壓力水平,也影響著腸道菌群構成。

更有趣的是,這種壓力感不僅會影響我們自身的腸道菌群,甚至可能影響 胎內寶寶 的腸道菌群。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發表於《精神神經內分泌學》雜誌的一篇文獻證實,母親產前的壓力水平,會影響著寶寶出生後的腸道菌群。

如果媽媽在產前壓力過大,或皮質醇水平高,那麼孩子腸道菌群中的致病菌變形菌門細菌較多,有益菌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含量減少。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孩子未來出現 過敏反應 或 消化道疾病 的可能性也更高。

04

抑鬱症、自閉症與腸道菌群

談完了多數人每天都會面臨的情緒,現在,我們將焦點轉向其他疾病 —— 抑鬱症與自閉症。

抑鬱症的成因錯綜複雜,人們也一直在找尋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

今年 2 月份,發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的一項涉及超過千人的研究,揭祕了 腸道菌群 與 抑鬱 發生率之間的關聯。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研究人員發現,抑鬱症患者腸道菌群中,糞球菌屬(Coprococcus)和小桿菌屬(Dialister)兩組細菌,與合成多巴胺分解產物的潛在能力有正相關關係。

未來,添加益生菌,也許會成為抑鬱症的治療措施之一。

隨著諸多相關研究的開展和成果的發表,腸道菌群與 自閉症 的關係也在一步步揭開。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意大利國家微生物研究所,對自閉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進行了比對,結果發現,自閉症患者腸道中念珠菌屬的相對丰度,是普通人群的 2 倍多。

有部分動物實驗表明,經過益生菌(如植物乳桿菌)干預 後,自閉症的症狀得到了有效改善。

05

腦-腸軸

說了這麼多腸道菌群與情緒的關係,甚至對認知的影響,就不得不提到 “腦-腸軸”

大腦和腸道,這兩個相距甚遠的器官,是如何互相影響的呢?

首先,腸道內的分泌細胞,會與迷走神經元共同形成突觸,將腸道與腦幹相連,就像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傳聲筒,突觸就是中間的那根線,讓兩邊可以 互相交流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其次,腸道內代謝出穀氨酸、5-羥色胺這一類的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就像是電報中的信息,通過這種信息的傳遞,加上大腦的信息加工和解碼,就能理解腸道所要表達的信息。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腦告訴你“我餓了,我想吃XXXX”,你以為你的想法來自大腦,殊不知其實是 腸道傳遞給大腦 的信息。

06

寫在最後

腸道菌群對大腦的影響,是近年來的新興課題之一。

腦-腸軸菌-腦-腸軸 的提出,人們在不斷解密大腦與腸道關係的同時,也積極地探索如何利用菌種(益生菌、糞菌移植),來調節大腦和腸道。

客觀來說,腸道菌群未必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下一期,我會跟你聊聊 抗生素與腸道菌群的關係 —— 吃了頭孢不能喝酒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那麼吃了頭孢,會如何影響你的腸道菌群呢?

下週六不見不散~

- end -

專家:如果你身邊朋友脾氣很差,建議你帶他去查查腸道菌群!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公眾號後臺回覆吃,獲取一份健康食譜。

參考文獻

1.Reigstad C S, Salmonson C E, Rainey III J F, et al. Gut microbes promote colonic serotonin production through an effect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on enterochromaffin cells[J]. The FASEB Journal, 2014, 29(4): 1395-1403.

2.Alcock J, Maley C C, Aktipis C A. Is eating behavior manipulated by the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Evolutionary pressure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J]. Bioessays, 2014, 36(10): 940-949.

3.Zijlmans M A C, Korpela K, Riksen-Walraven J M, et al. Maternal prenatal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fant intestinal microbiota[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5, 53: 233-245.

4.Valles-Colomer M, Falony G, Darzi Y, et al. The neuroactive potential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in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J]. Nature microbiology, 2019: 1.

5.Chen K, Luan X, Liu Q, et al. Drosophila Histone Demethylase KDM5 Regulates Social Behavior through Immune Control and Gut Microbiota Maintenance[J]. Cell host & microbe, 2019.

6.Carlson A L, Xia K, Azcarate-Peril M A, et al. Infant gut microbiome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development[J].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8, 83(2): 148-159.

7.Zhan G, Yang N, Li S, et al. Abnormal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contributes to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SAMP8 mice[J]. Aging (Albany NY), 2018, 10(6): 1257.

8.Yano J M, Yu K, Donaldson G P, et al. Indigenous bacteria from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J]. Cell, 2015, 161(2): 264-276.

9.Axelsson P B, Clausen T D, Petersen A H, et al. Relation Between Infant Microbiota and Autism?: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Cohort Sibling Design Study[J]. Epidemiology, 2019, 30(1): 52-60.

10. Strati F , Cavalieri D , Albanese D , et al. New evidences on the altered gut microbiota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Microbiome, 2017, 5(1):2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