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這幾年來,在我參加的一些活動和聚會中,常常會有一個要大家講理想生活的環節。“環遊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財務自由”是出現最多的幾項。


這些生活的理想看起來誘人極了。只是,實現它們,總有這樣一個前提:等到……時候。

那個時候什麼到來呢?似乎遙遙無期。於是,當下的一切被忽視,生活不再是生活,而是為了以後所準備的生活。


頻頻出現的理想生活風向標的背後,指向了同一個目的地---我們想實現一種高枕無憂的人生。


林曦大概可以算是高枕無憂人生中的一員。

林曦是誰呢?83年出生的水墨畫家,創辦了獨立設計品牌「山林曦照」、教授書畫的「暄桐教室」、美育生活平臺「林曦的小世界」工作室。國內外辦過畫展,出過音樂專輯、畫冊、書籍。


她在18年出的《只生歡喜不生愁》中,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愛玩兒愛吃,有點懶,夢想就是飢來吃飯困來眠、喝茶寫畫出門耍。


這本集子是林曦這些年來吃喝玩樂、寫字畫畫、旅行思考一些文章記錄。與其說是記錄,不如說是她和大家的一次談心。全書共有六輯,分別為:藝可通道、觀照世間、得自在禪、心安之所、赤子之心、寫給時間。


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在我讀完這本書後,覺得她的自在喜樂的生活是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一、熱烈專注

在林曦的暄桐教室,有一個人生三問:今天寫字沒?讀書沒?靜坐沒?

在這三問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事都需要靠自己獨立完成,並且是要在專注認真的情況下完成。


作為老師的林曦,自然也是鬆懈不得。關注她的微博後,發現她真是如書中所寫,日日寫字畫畫。把自己整個人全心全意地投注入手上的活計之中,不必等到哪個時刻的到來,而是關注於此時此刻。


要做到這一點,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可能真的太難。海量信息的湧來、電子設置的干擾、害怕無聊的心態……林曦確有獨到的法門,訓練專注無非是“做點啥”和“啥都不做”。


“做點啥”就是藉由做一件事,通過對一個對象與技藝的專注精熟,去達到忘我,然後物我兩忘。


我特別喜歡她在《熱鬧的掩護》一篇中,講了一段織毛衣的經歷。她說織毛衣是一種給大腦創造空間的運動,手在不停地動,而大腦卻可以是一種休息或空白的狀態。這也是一種給自己編織能量的行為。


蔡邕在《筆論》中說,他在寫字之前,要“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這跟林曦所說的,每日靜坐關照自我,是一種同樣的熱烈專注。


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二、自在喜樂

在《得未曾有》的文章中,林曦講安妮寶貝和她討論新的名字“慶山”,她給自己取的網名叫“林糊糊”,安妮說她們都些丈夫氣的。


她理解的“得未曾有”,是對自己牢不可破的生活模式形成認知,然後鬆動一下,看看是否有新的可能。亦或是找到一樣事物得以依止,可居可遊。


我們生來彷彿就有一種既定的出廠設置,或者是後來又被植入相同的程序。要上名校、財務自由、出人頭地……在這些看似無比正確的理想生活的感染下,是否有真正想過,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或者說,在被外界驅動的追逐之中,我們是快樂甜蜜的嗎?


好吧,就算是這些事全部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渴望,那起碼要保持自己的節奏,不迷失方向。在書中,林曦說,也總有各路高人指點她如何能通過某人某事來抬高自己,快速實現什麼目的。但她仍是相信:“踏實做好自己的事兒,不要抱希望靠某個人或是某個關係跨越成長,即使可以,也要了解其中的代價。”


自在喜樂,貴在消融。一在消融目的,放下對許多事的結果或是一定要贏的執著追求。

二在消融對手,如果總是沉浸於和他人的較量這中,必是內耗自己。要自己跟自己比較,這次優於上次的自己。


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三、無用之美


林曦曾用“無用之美”這個主題在一席上作過演講。她在演講中說,有許多人都說因為她正在做自己喜歡的又快樂的事,就可以說無用之美。仔細想來,她正在做喜歡的事,正是由她自己創造和選擇的,並非是天上掉下來的。


當我們總在權衡與算計日常得失,事事貼上價值幾何的標籤,理想的生活談何實現呢?


說到無用,這本《只生歡喜不生愁》也可以算是一本無用之書。既不能算是什麼理想生活指南,也不能教人成功緻富。甚至篇章之中還顯得有些絮叨,說東說西,但是,若能每日翻讀幾頁,卻能體會心一種靜心安神之美。


看著這樣一個帶著藝術氣息的大孩子,一邊蹦躂於世界各地,赤誠熱烈,一邊靜靜地坐於案前畫花臨帖,氣定神閒。末了,把這些過程付諸於文字,供我們翻閱。


我們在這些無用之美里,能得到什麼呢?用一行禪師解答她“禪坐裡,你到底體會到了什麼”的答案最適合不過了。一行禪師說:“有一種越南水果,酸甜可口,很好吃,我寫一本書去形容,你都無法知道它的味道,直到有一天,你自己吃一口,不到一秒鐘,你就什麼都知道了。”


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寫在最後;


寫到這裡,當我們再次回到主題,高枕無憂真的生活真的存在嗎?

我相信它是存在的,只是,讀了林曦的這本書,我會認為,高枕無憂的生活不是一種表面的狀態,而是一種內心的態度。


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是給自己有存儲更多快樂和甜蜜,減弱外界的影響和進代的焦慮。也是隻生歡喜不生愁的選擇。


最後,也不得不提示,這本書自然給不了我們高枕無憂的生活。只是,如果你也能每日專注、自在、關照內心,那麼,生活也將是甜蜜的。

最後附上林曦關於無用之美的建議:


l 在自己的床頭放一本詩集,中國古代的或西方的,讀一讀那些不著邊際的文字,它會幫你從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扯脫出來
l 每天臨睡前靜坐十分鐘,閉上眼睛,緩緩呼吸,看一看自己的內心世界到底有什麼。因為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完全相應,也有太陽、河流、樹和風。
l 把你覺得重要的但可能跟當下現實生活無關的事情寫下來,裝到個信封裡,然後花一些時間一件一件地完成這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學習她的生活方式,過上自在人生


附上林曦老師關於自律的建議:

不是來自《只生歡喜不生愁》

1、每天需要有必須完成的清單,所謂必須就是必須不吃飯不睡覺都要完成,要給自己是一種基礎的要求,比如每天必須寫字,最少寫一個字都好過沒寫但上不封頂。


2、要留出集中的時間,關手機、關電腦、關一切,高質量閱讀沒有集中時間會很難,為什麼飛機上比較容易看完書,就是因為沒手機,也不容易走動。


3、回顧過去時常反省哪些事情是做和不做區別不大的,就可以直接省略,比如大量瀏覽資訊以社交,包括大多數的無效溝通。


4、一件事情沒有三個月的時間不做評價,這是對治大家都太急於求成了的問題,因為“雙重標準”真是無處不在,忽而要求自己是天才,忽而覺得自己是弱智,這都是不必要的內心戲,覺得重要的事就踏實去做,免去廢話。


5、觀察自我是個時刻的事情,把我放小點,智慧才有空間,滿腦子我我我我我的時候就只有我了,保持一種恆久的謙卑,厚積薄發是永恆的王道。


6、在爆發力同等水平的人才裡,如果有競爭,那肯定就是耐力的競爭,所以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活得久身體好才是王道,可持續理智的計劃和目標,可評估有樂趣的節點以及充足的能量補足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