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3位國家級唐卡畫師參與繪製《十明圖》

藝術 藏醫 北京大學 政治 中國西藏新聞網 2017-04-02

3月27日,在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的組織下,國內10位頂級唐卡大師共同參與創作主題唐卡作品《十明圖》,並抽籤決定各自作品創作題目。這在唐卡創作史上尚屬首例。整個創作過程預計將在半年後完成,之後《十明圖》將進行海內外巡展。

9位唐卡大師參與繪製 顏料由非遺傳承人提供

唐卡作為藏民族傳統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被人們稱為“藏文化百科全書”,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據瞭解,繪製一幅簡單的唐卡需十幾日至幾十日,複雜的唐卡要數月甚至幾年。

此次中國10位頂級唐卡大師共同參與創作的主題唐卡作品《十明圖》,由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組織,我區國家級唐卡畫師丹巴繞旦、格桑次旦、羅布斯達三人將參與繪製。除此之外,還有顏登澤仁、希熱布、娘本、更登達吉、夏吾角、西合道參與。

據瞭解,繪製《十明圖》所採用的顏料,由我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藏傳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傳承人阿旺晉美提供,原料包括金、藍銅礦、孔雀石、硃砂、赤鐵礦、高嶺土、雌黃、雄黃、花青、許康草、黃蓮花等。

抽籤決定各自創作命題 創作前要查閱大量資料

據西藏唐卡畫院院長、唐卡勉薩派國家級傳承人羅布斯達介紹,“十明學”代表著藏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高原文化歷史的進程,包含聲明學、量論學、工巧明、藏醫學、內明學、星算學、修辭學、韻律學、詞藻學、戲劇學等“十明”。27日,在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的組織下,9位參與繪製的唐卡大師分別抽籤決定了各自創作作品的題目。其中,由西合道創作聲明學,顏登澤仁創作量論學,夏吾角創作工巧明,娘本創作藏醫學,丹巴繞旦創作內明學,更登達吉創作星算學,顏登澤仁創作修辭學,格桑次旦創作韻律學,羅布斯達創作詞藻學,希熱布創作戲劇學。

羅布斯達介紹,目前9個人都已抽籤選好了各自需要創作的內容,接下來他們將根據“十明圖”中各自抽中的命題,每人畫一幅唐卡。而對於選中的詞藻學,羅布斯達表示:“運用的技藝還是傳統的唐卡創作技藝,但是《十明圖》的創作不同於平常佛像唐卡的創作。拿我選的‘詞藻學’來說,創作中涉及到很多藏文化‘詞藻學’中著名的人物,需要查閱他們的歷史、人物姿態等等,查閱大量的資料之後才能構圖。”羅布斯達介紹,目前已選出創作內容,回拉薩後,他將投入到緊張而細緻的資料查閱及內容構思中。

據瞭解,正是因為《十明圖》嚴格的創作要求,才需要由丹巴繞旦等10名中國頂級唐卡大師共同參與創作,開創了國內唐卡繪畫史上的先例。整個創作過程預計將在半年後完成,之後《十明圖》將進行海內外巡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