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先進!這個顛覆性系統以色列產,能讓建築工人純手機測量

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於6月21日至23日在廣州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1300平米的國際組團展區匯聚了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以色列、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20多個創新型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國家超過250個項目,項目集中在智能科技、消費類電子產品和綠色低碳、生物醫藥等相關產業。

▌“洋技術”在廣州開花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4年間,這些遠渡重洋的技術種子開始在廣州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惠及廣大民眾。

比如,全球領先無人駕駛企業MOBILEYE研發的 “神盾防禦探測系統”能通過四個攝像頭識別危險因素,解決大型公交車的盲區監測痛點,目前已廣州公交車上進行產品測試。同類測試數據顯示,盲區相關的事故率有望下降45%左右。

水果品種繁多外形各異,機械採摘的未來將怎樣實現?記者瞭解到,來自以色列的DEXTERIS水果採摘機器人,能通過視覺識別技術對水果進行識別和分類採摘。今年年初,DEXTERIS和華南農業大學等申報的“中以農業採摘機器人國際聯合研發中心”已獲得立項。農業採摘加工機器人的產業化發展,有望大大降低果農採摘成本。

▌什麼項目讓建築工人拋棄尺子改拿手機?

今年的國際展區繼續保持“高端路線”,展出了一系列業界最前沿甚至具有顛覆性的項目。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來自以色列的AR-Cadia。

超先進!這個顛覆性系統以色列產,能讓建築工人純手機測量

AR-Cadia的展位佈置簡單,沒有吸睛的機器人也沒有VR那樣炫目的視覺奇觀。它僅展示了兩個手機軟件界面——在建築工地中,以各種顏色分佈著電路、水路、空調、燈光等,這些都是建築設計圖在現實中的精準投影。

過去,建築師伏在桌面上畫二維的建築設計圖,現在越來多建築師採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進行三維設計。項目經理黎敏介紹,ARCaida將輕量化處理後的建築BIM模型通過 AR 技術,導入在手機上的可視化終端,並與現實場景結合對照。建築工程師和施工員不需要攜帶測量工具,不用盯著手上的圖紙,手機也不需要連接WIFI或衛星定位,就能透過手機屏幕就能看到“他將要安裝的那盞燈的準確位置”。

而且反過來,AR-Cadia也能“理解”自己在建築工地現場“看”到了什麼,“看到燈,它能標識為黃色,看到水管能標識為紫色,看到空調標識為藍色”,並且能看到“點與點的距離”,檢查組件規格是否準確,避免偷工減料,其背後的人工智能具有自我學習能力。

▌萬億級創新項目為何首選落子中國?

AR-Cadia的解決方案顛覆了傳統“二維建築圖紙 測量工具”的施工、檢測方式,把施工效率提高了50%,有望撬動萬億級的市場收益,獲得了本屆創交會“最具投資價值科技成果”獎項。

超先進!這個顛覆性系統以色列產,能讓建築工人純手機測量

“AR-Cadia經歷3年的開發,在今年1月推向市場,6個月內便收穫7個客戶,分佈在芬蘭、西班牙、以色列和美國,廣州是我們來到中國的第一站。”在該公司負責市場開發的以色列人Boaz Sacks介紹,接下來,AR-Cadia計劃在中國開設以色列外的第一家合資公司。

超先進!這個顛覆性系統以色列產,能讓建築工人純手機測量

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Boaz Sacks曾擔任MOBILEYE等以色列科技公司在中國的高級管理職位,見證了過去30年中以科技交流合作史。“中國人和以色列人有許多共通點,注重實用性,樂於擁抱新技術,這一基礎讓雙方建立互信關係。”

超先進!這個顛覆性系統以色列產,能讓建築工人純手機測量

他觀察到,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工程企業已成國際基建市場一支重要力量,比如以色列特拉維夫輕軌紅線項目,就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在這個過程當中,或會遇到標準不一的問題。在BIM成為越來越多國家採用的建築技術的背景下,AR-Cadia可幫助這些中國企業更好地完成海外工程。

AR-Cadia展櫃前始終諮詢者眾,接近5點閉館時,來自南京的洪先生仍在向工程師瞭解AR-Cadia的快速3D建模技術。“創交會讓世界上一批創新創業項目匯聚在廣州,對同為科技業從業者我而言,不僅是開眼界的機會,還是達成真實交易的平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方晴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方晴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方晴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子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