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億股份業績“變臉”背後:商譽高企、資金週轉困難

距離年報預披露日期僅剩4天,銀億股份突然發佈了一份《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該公告一發,銀億股份業績“變臉”,預盈直接變預虧。

受此消息影響,銀億股份4月26日開盤即跌停。截至26日收盤,銀億股份當前股價為3.66元/股,單日跌幅為10.07%,對應的總市值為147.4億元。

4月26日,新京報記者致電銀億股份董祕辦,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本次業績“變臉”主要原因之一是商譽減值準備增加,具體是對寧波東方億聖投資有限公司進一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18年年報我們還是會如期正常披露的”。

距年報預披日僅剩4天,

銀億股份業績預告“變臉”

4月26日,銀億股份發佈了一份《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7億元至6.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5.60%至139.34%。

1月31日,銀億股份在《2018年度業績預告》中預計公司2018年度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億至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5.02%-87.51%。

對於業績預告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銀億股份解釋稱,根據審計機構意見並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聘請具備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對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時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寧波昊聖投資有限公司、寧波東方億聖投資有限公司時所形成的商譽進行商譽減值測試,基於謹慎考慮,進一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億元左右,現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0.3億元左右。

另外,銀億股份還表示,根據審計機構意見並基於謹慎性原則,對前次業績預告時未考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應收款項補提了資產減值準備4億元左右。

根據公開資料可知,銀億股份2018年年度報告預披露日期為2019年4月30日。

對於業績預告修正晚公告的原因,銀億股份解釋道,由於公司下屬一百多家境內外子公司,所涉審計範圍較廣,涉及的國內外函證底稿收集時間較長,且本次年度審計由境內外審計機構聯合開展審計工作,審計進程相對緩慢。同時,公司兩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商譽減值測試均需要專業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從而影響了整體審計進度,方於近日形成審計報告初稿數據。

4月26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銀億股份董祕辦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2018年年報我們還是會如期正常披露的。”

將迎借殼上市後首個虧損年,

此前重組因資金問題“告吹”

官網顯示,銀億股份屬於中國500強企業銀億集團控股企業,於2011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公司經營範圍涉及房地產開發、銷售代理、商業管理、物業管理、星級酒店、高端製造業等領域。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銀億股份自2011年成功借殼上市以來,年度業績從未出現過虧損。這意味著,按照最新的年報修正預告,2018年將成為銀億股份借殼上市後的首個虧損年。

2017年1月和10月,銀億股份先後兩次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收購了寧波昊聖投資有限公司和寧波東方億聖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名稱由“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銀億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增加“汽車零部件的生產、研發和銷售”。

2018年,銀億股份再度發起重組,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五洲億泰以及銀億控股持有的寧波艾禮富100%的股權,各方經協商同意,交易各方初步商定交易價格暫定為15.83億元。

去年9月,銀億股份收到來自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不過卻沒有按時回覆。

去年11月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縮短停牌期限,上市公司股票超過規定期限仍不復牌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強制其復牌。11月19日收市後,銀億股份才披露了對上述重組問詢函的回覆,但未申請公司股票復牌。深交所根據相關規定要求銀億股份於2018年11月20日開市起復牌。

由此,銀億股份被多家媒體稱作“首家深交所強制復牌公司”。銀億股份在回覆重組問詢函的時候為何沒有申請復牌?去年11月20日,銀億股份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之所以沒有提出復牌申請是因為公司還想要再停牌幾天,“我們當時是基於其他的一些考慮,因為本身回覆的工作跟我們集團層面股東在找一些戰略投資的動作都在同步進行,對我們而言,目前處於一個比較關鍵的階段,所以我們是希望能夠再晚幾天(復牌)。”

2019年2月19日,銀億股份宣告重組終止。對於終止原因,銀億股份方面解釋稱主要有兩點,首先銀億股份控股股東銀億控股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自公司本次重組停牌以來一直在積極尋找投資方,但截至本公告日,“招商銀行-天山基金-安境1號私募基金”持有的寧波五洲億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份額的擬受讓方尚未確定。

其次,銀億股份因短期內資金週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為保障債權人的利益,根據《募集說明書》的相關約定,如公司預計不能按期償付債券本息或者到期未能按期償付債券本息時,公司暫緩重大對外投資、收購兼併等資本性支出項目的實施。

實控人曾與徐翔交手,

名列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95位

銀億股份2017年財報顯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熊續強,1956年出生,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中國香港居民。熊續強曾歷任寧波市委辦公室幹部、寧波市鄉鎮企業局副局長、寧波罐頭廠廠長。自2000年12月至今,熊續強一直擔任銀億集團董事長、總裁,2011年7月至今擔任銀億股份董事長。此外,熊續強還兼任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寧波市工商聯主席、寧波市商會會長、寧波市人大常委、寧波市慈善總會榮譽會長。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的胡潤百富榜上,熊續強以295億元的身家排名第95位。另外,熊續強曾與“私募一哥”徐翔有過交集。

根據銀億股份2018年半年報可知,銀億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銀億集團有限公司。同時,熊續強之子、出生於1984年的熊基凱為銀億股份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15%。

2018年下半年,為了履行擔保義務,銀億控股和熊基凱向寧波開投轉讓了一部分銀億股份的股票。

根據相關公告可知,銀億控股和熊基凱將合計佔銀億股份總股本5.13%的股份以每股5元的價格轉讓給寧波開投,用以歸還銀億集團應償還寧波開投截至2018年12月20日的剩餘借款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合計1033766702.84元。

寧波開投的全稱為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企查查資料顯示,該公司為寧波市資產管理委員會100%持股。

(責任編輯:李嘉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