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退出 有人增持 村鎮銀行股權投資中的“冷”與“熱

有人退出 有人增持 村鎮銀行股權投資中的“冷”與“熱

6月13日,上海銀保監局發佈批文,同意上海農商銀行增資雲南、湖南、山東地區的10家村鎮銀行。對於這一總計5.1億元的增資行為,市場評價不一。

眾所周知,這兩年村鎮銀行股權交易頻繁,從民企股東退出,到發起行轉讓,村鎮銀行牌照似乎失去了當初的吸引力。繼2017年和2018年國開行與建行先後打包出清旗下村鎮銀行以來,今年又有龍江銀行和華夏銀行表示將部分或全部轉讓所持有的村鎮銀行股權。虧損或經營不佳,是股東選擇退出的主要原因。對於發起行來說,除此之外,管理成本高、經營策略發生改變,也是其轉讓村鎮銀行股權的重要考量。因此,無論是戰略性退出還是“甩掉包袱”,作為投資行為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5.1億元增資

上海農商銀行此次斥資5.1億元增資旗下35家村鎮銀行當中的10家,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該行發起設立的“滬農商系”村鎮銀行經營業績並不盡如人意,有些還處於嚴重虧損狀態,不良資產重組與風險化解壓力較大。該行2018年年報顯示,根據此前董事會審議通過的一項村鎮銀行不良貸款債權重組方案議案,上海農商銀行出資5906.20萬元購買了村鎮銀行不良貸款32719.22萬元,截至2018年末累計清收本息約3532萬元,所收購不良貸款尚有餘額為2.96億元。此外,還向控股村鎮銀行提供臨時流動性便利2筆,共計9000萬元;向控股村鎮銀行提供短期流動性便利1.8億元。

2018年末,上海農商銀行集團資產規模8337億元,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達到201.45億元、73.08億元,在全國農商銀行排序中位居前列,目前正在積極籌劃A股上市。年報顯示,報告期末,公司發起設立的35家村鎮銀行各項存款餘額241.63億元,貸款餘額120.42億元。

儘管年報並沒有披露村鎮銀行整體經營業績,但記者發現,除35家村鎮銀行以外,集團旗下還有1家金融租賃公司。根據此業績報告,上海農商銀行與該金融租賃公司去年分別實現淨利潤74.02億元和2.72億元,總計76.74億元。因此可以推算,這35家村鎮銀行對集團淨利潤拖累或達3.66億元。此外,從年報中銀行不良率0.97%與集團不良率升至1.13%也可以看出,村鎮銀行資產質量不容樂觀。

強化股權控制

一邊是持續虧損,一邊又大手筆增資,這看起來矛盾的做法不免令人疑惑。

2017年9月,該行與其控股的日照、泰安、陽谷、寧陽和東平滬農商村鎮銀行分別簽訂了《不良資產重組化解合同》,受讓上述5家村鎮銀行的部分信貸資產、擔保權利以及其他相關權利,受讓貸款餘額合計3.27億元,對應貸款減值準備餘額合計2.68億元。2018年,該行對泰安、日照、寧陽3家村鎮銀行定向增資9360萬元,增資後3家村鎮銀行總投資額為17010萬元,持股比例分別達到75.7%、68.29%、62.59%。在剛剛獲批增資的10家村鎮銀行中,上述3家依然在列。待方案實施後,其持股比例將分別增至82%、74%、68%。

去年剛完成6.8億股共計47.396億元增資擴股計劃的上海農商銀行,斥資超6億元兩次對旗下村鎮銀行增資,顯示出對這一投資和業務板塊的重視。該行曾表示對其新三年戰略規劃進行適度調整,在戰略中增加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推進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金融科技業務發展等表述,並調整村鎮銀行定位和非標業務發展策略,保持戰略規劃的前瞻性和適應性。對於村鎮銀行,則要“進一步優化控股管理機制”。

記者注意到,在增資之前,除對上海崇明、深圳光明兩家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不足50%外,上海農商銀行對另外33家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持股比例均為51%。而5.1億元增資完成後,其在這10家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將躍升至57%-87%。顯然,此舉意味著上海農商銀行正在進一步強化對村鎮銀行的股權控制。

根據監管要求,村鎮銀行最大股東或唯一股東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比例不得低於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5%。出於主導銀行經營和提供專業化運作等方面的考慮,發起行通常會尋求對村鎮銀行的相對控股,持股比例多在50%以上。不過,記者在對一些村鎮銀行採訪後瞭解到,即使如此,銀行在日常經營上仍有可能受到來自其他股東的不正常干擾,甚至影響到經營戰略的貫徹實施。這或許是發起行進一步提高股權比例獲得絕對控股地位,從而增加話語權的根本動因。

從上海農商銀行過去一年的舉動可以看出,其在集團層面首先制定投資管理辦法,明確治理結構、職責分工以及投前、投中、投後管理事項等相關要求,同時修訂並表管理辦法,並將從全面風險管理、內控、審計等多方面強化對村鎮銀行的管控,系統考慮其風險化解問題。該行表示,對村鎮銀行下一階段的工作要求,一方面是繼續清收不良及高風險貸款,另一方面是探索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推進發起行文化的傳導。而上述一系列動作的實施與實現,應與其增資和提高股比存在密切的關聯。

股權變動新看點

來自銀保監會的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村鎮銀行數量為1616家,其中,2018年新設53家。今年一季度,又有3家村鎮銀行獲批設立。這表明,儘管有發起行選擇戰略性退出,但仍不乏新進者搶灘佈局。只是與過去採取發起設立方式相比,未來通過資本運作進行併購轉讓或將越來越普遍。

兩個多月前,江蘇常熟農商銀行籌建“興福系”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獲批,這也是原銀監會《關於開展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和“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發佈後,首個被監管部門批准成立的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根據常熟農商銀行2018年年報,目前該行下轄30家村鎮銀行,覆蓋江蘇、湖北、河南、雲南4個省的37個縣,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其在常熟以外江蘇省內的營業收入為2.6億元,佔比為4.48%;而位於江蘇省外地區的營業收入為7.2億元,佔比增至12.32%。村鎮銀行已成為該行重要的盈利增長點。該行獲准籌建的興福村鎮銀行,一方面對所投資的村鎮銀行實施集約化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村鎮銀行兼併收購,從而有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村鎮銀行業務板塊貢獻度。

無論是龍江銀行、華夏銀行出於自身戰略需要出售村鎮銀行股權,還是常熟農商銀行發揮在村鎮銀行經營和管理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增強規模效應,或是上海農商銀行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彌補管理短板,未來一段時間,村鎮銀行股權交易市場都不乏新的看點。

有人退出 有人增持 村鎮銀行股權投資中的“冷”與“熱

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謝利

編輯:王佳

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註明來源

下載金融時報客戶端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