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股份退出中華廣場經營,新星投資接棒計劃投2.8億元升級改造'

"

8月30日晚間,海印股份發佈關於簽署《<中華廣場合作經營合同書>解除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經各方友好協商,共同決定提前解除原合同。這比當初簽下14年的租約提前了4年。記者瞭解到,海印股份退出後,中華廣場將由廣州新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星投資)與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盛集團)聯手合作統一經營,其中新星投資擬投資2.8億元對中華廣場進行翻修改造。

新聞背景

調整發展方向 海印股份撤場

《協議》顯示,海印股份需在9月1日前將合作經營的物業,按照現狀整體移交給廣州興盛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場地交接範圍是原合同約定的全部合作出租總面積:58290.8596平方米,具體為中華廣場一層、三層、四層、六層部分場地;二層、八層、九層全部場地;以及中華廣場一樓至九樓四個方向外立面屬於甲方共有和專有部分的廣告權利。

至於為何提前退出,海印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基於公司對業務發展方向的分析與調整”。《協議》表明本次事項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不會對公司當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產生重大風險。

記者瞭解到,早在2009年,海印股份以年租金1.32億元的價格接手中華廣場商業物業經營引發內業熱議。1.32億元的租金,比中華廣場當年每年1.1億元的租金收入還要高,且從第三年開始合作經營費用在上一年度的基礎上按3.25%的比例遞增,這樣一來,就租金這塊海印股份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對於海印的提前撤出,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會長黃文傑分析認為,近幾年,電商崛起、零售競爭激烈,整個實體商業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中華廣場的人流和租金水平也是呈現下降的。這個時候,需要更大地投入及花更多的心思去升級改造,否則難以走出下行軌道。但是對於海印來說,租約合同僅剩不到四年,這個時候進行大額的資金投入是無數可為的。“海印在這個時候主動提早結束,壯士斷臂,也算是一種英明之舉。”

現狀

零售業不景氣 人流逐年下滑

作為廣州的老牌商場之一,中華廣場由新星投資與昌盛集團合作開發並於2000年開業,總建築面積約為29萬平方米,位於烈士陵園地鐵上蓋,除去已出售的部分小業主商鋪外,兩大業主各自持有部分物業,自主經營,曾一度為城中打卡聖地。

但近日記者在走訪中華廣場時發現,該商場整體佈局混亂,二樓和四樓多家店鋪關閉。其中,二樓原有多個品牌店被改為服飾特賣場,四樓主要為餐飲區和數碼店,多家手機店相繼關閉。有商家向記者表示,有些店鋪已經空置好幾個月了。

“近年來,商場客流在逐漸下滑。今年比去年同期人流下滑3%~5%,這數字其實很可怕的。”中華廣場相關工作人員說。此外,他還表示,這十年間,隨著新城區崛起,小商鋪被網絡衝擊嚴重,中華廣場設備老化、物權不集中造成的問題逐步體現。以設備改造、宣傳推廣為例,作為業主的新星投資與同場經營的租賃方海印集團立足點和利益明顯不一,必須要做的很多工作只能擱淺,於是人流開始有所下滑,經營業績也不甚理想。黃文傑也認為,從開業以來,中華廣場就存在物權不集中的問題,一方是昌盛、一方是新星,此外還有部分小業。“這給經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即便是海印接手後,這個局面也沒改變過。”

規劃

用3年對商場整體升級改造

記者瞭解到,海印股份退出後,中華廣場將由新星投資與昌盛集團聯手合作統一經營,管理工作由新星投資主導。這意味著分散經營多年的中華廣場終獲“統一”經營。

據瞭解,新星投資此次委派中華百貨總經理竇懷山負責中華廣場升級改造及招商策劃。竇懷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新星出手,是出於對中華廣場的信心。做為區域內唯一的大型購物中心,中華廣場位於地鐵上蓋,周圍密集的醫院、學校、政府機構、寫字樓,都將為商場帶來源源客流。“周邊的居民不是沒有消費能力,只是沒有消費場景。希望依託傳統老城區獨有優勢,通過整體大規模提檔改造,打造新亮點,改造成全業態、時尚的‘老廣州的新中心’。”

竇懷山透露,接下來將計劃投入2.8億元對中華廣場進行升級改造,改造以漸進式推進,承諾一年一改觀,三年時間展現全新面貌。具體表現為:創造出具備功能及美感的商業空間,打造流量入口;重新設計中華廣場的整體VI形象;重新規劃各樓層客流動線,實現空間的價值最大化;擴大部分公共空間,提升舒適度;重點優化改造空調設備,實現舒適節能;升級改造洗手間等,增加兒童洗手間,母嬰室,優化服務設施等。此外,還會加強對商場服務的提升,完善運營團隊、加大宣傳力度。

至於在具體交接改造期,對待現有未到期租戶方面,竇懷山表示,新星投資秉承一貫的“客戶為尊”的傳統,對轉籤客戶履行原正常合同義務,在重規改造期,儘量照顧、保護客戶的利益,對客戶一視同仁,並承諾改造成功後,老客戶享有優先續約權。“目前比較大的租戶包括H&M、中華電影院、TASTE超市等在租約期內不會有變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