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銀行”的概念源起於英國,與之類似的提法有無界銀行、銀行開放平臺等。開放銀行,是為順應銀行平臺與第三方平臺的一體化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生態場景為觸點,以API/SDK等技術為手段,以服務碎片化、數據商業化為特徵,通過與第三方數據、算法、業務、流程等的融合,實現業務驅動的應用架構轉型,從前臺到後臺的整體體系升級,從而變成新時代銀行。

2018年以來,伴隨著金融科技創新、銀行業務轉型的發展,一個數字化、智能化、開放性的銀行3.0時代正在到來。有文章將2018年稱之為開放銀行的元年,認為開放銀行將徹底改變商業銀行的服務模式、營銷模式、風控模式、運營模式,拓展銀行的服務邊界,最終改變銀行的增長曲線。銀行業將藉此“換新天”。

2018年7月,IDC對146家亞太銀行進行的調查顯示,七成銀行認為開放銀行能夠拓展客戶圈層,四成銀行相對直接或間接地通過開放銀行創造收入。鑑於目前僅有不到10%的銀行可謂之具有“創新者”的身份,開放銀行業務正成為平衡銀行間創新競爭環境的一大潛力點。調查結果還顯示,其中大多數銀行希望在未來三年,其在開放銀行領域的核心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開放銀行漸成全球趨勢,大多數零售銀行都表示對開放銀行持“擁抱態度”。縱觀全球,這種態度的轉變在英國、歐盟為代表的市場中更多是為了滿足監管的要求,而在東南亞及中國為代表的市場中則更多是由金融科技創新發起,由市場驅動的力量來推動。

那麼究竟,何為“開放銀行”?

“開放銀行”的概念源起於英國,與之類似的提法有無界銀行、銀行開放平臺等。開放銀行,是為順應銀行平臺與第三方平臺的一體化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生態場景為觸點,以API/SDK等技術為手段,以服務碎片化、數據商業化為特徵,通過與第三方數據、算法、業務、流程等的融合,實現業務驅動的應用架構轉型,從前臺到後臺的整體體系升級,從而變成新時代銀行。

開放銀行在中國,擁抱機會的另一面是風險開放

在國內,明確提出“開放銀行”一詞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圍繞著銀行的業務和服務的開放所進行的實踐卻早已有之。中國銀行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建立開放平臺的理念,並於2013年正式發佈中銀開放平臺,開放了涉及移動支付、投資理財、信用卡管理、賬戶管理、跨國金融服務等多項應用和1600多個接口。

2018年7月,浦發銀行在北京率先發布“API Bank”,標誌著國內首家“開放銀行”落地。隨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紛紛展開探索,通過開放API,實現金融和用戶生活場景的連接。

中國開放銀行這一金融創新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來看,是成功而矚目的。但站上“風口”的開放銀行,“騰飛”的機會愈大,背後的風險亦隨行。

開放銀行的另一面是風險開放。合作伙伴提供了場景合作,但風控作為核心能力卻少有輸出,銀行自身面對輸入風險、共振效應以及內外部風險疊加形成的新的暫時不可預測的風險是否已有應對策略,是否建立充分的緩釋和隔離機制,這些都需要提前予以考慮。

同時,由於我國開放銀行仍處於發展初期,實踐中也存在標準規範不一,准入機制缺失,數據安全防護薄弱,接口惡意調用等諸多風險隱患。未來開放銀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既依賴於監管層面與國際接軌,制定統一的技術、數據標準和規範,也有賴於銀行從自身出發進行資源整合,建立數據安全保護和內部控制機制。

銀行業革新關鍵期,益博睿全程助力開放銀行安全落地

目前我國開放銀行面臨關鍵轉型期,選擇專業的合作伙伴,借鑑先進成熟的行事準則,或可成為我國開放銀行轉型平穩落地的一大助力。在這方面,長期以來致力於為金融機構提供成熟的決策系統和分析服務的益博睿可謂經驗豐富。

益博睿在大中華區主要的四大業務是:企業徵信、決策分析、反欺詐和身份認證、數據質量和精準營銷。目前已與中國的眾多知名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其中包括中國銀聯,中國前十大銀行、神州融、京東金融、陽光保險等金融機構,對銀行業的服務一直是益博睿重點業務之一。

自去年開放銀行概念受到關注以來,國內各大傳統銀行已呈現逐漸白熱化競爭狀態。益博睿在歐美開放銀行變革中持續探索,已形成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體系,在策略、數據、洞見、落地等四個維度可以為中國的開放銀行業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專業的服務,助力中國傳統銀行業務向開放銀行服務方向更安全、高效地完成轉變。

以在英國開展的可負擔能力檢查業務為例,客戶授權益博睿拿到賬戶數據,即可使用益博睿現有數據和PSD2提供的報表數據對賬戶信息核實,通過Verdus平臺聚合並管理貸方和銀行之間的數據交換,持續監控收入、未償債務狀況等,進行收入估算,評估賬戶每月可支配收入,幫助客戶明晰可負擔能力,提供符合其負擔能力的信貸產品建議,並在客戶需要時提高信貸申請效率以及用戶體驗。

在策略諮詢方面,傳統銀行在向開放銀行變革的過程中,面臨市場競爭壓力或監管驅動,無論是採取主動出擊嘗試構建個性化服務爭取更多用戶或搶佔市場份額,還是採取暫且觀望態度考慮一個更穩妥的落地角度,都要根據自身市場定位、風險偏好等,制定一個戰略性選擇。益博睿對零售銀行的管理策略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對中國市場有超過數十年的深入瞭解,藉助團隊在銀行業和開放銀行領域的經驗,可以幫助銀行分析現狀,制訂開放銀行發展戰略以及具體的實施路線。

開放銀行真正實現“開放”,最硬核的開放因素在數據,即機構內部的數據整合、對外輸出,以及外部數據應用。益博睿恰恰在數據分析方面,不僅有極具實力的團隊進行分析整合服務,還具備成熟的數據整合產品,實現多元數據的自動整合構建,例如其反欺詐領域的CrossCore,就帶有多元數據整合的功能,能夠快速精準地把數據整合做到位。

在洞見層面,以新技術作驅動,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以更為深入挖掘前所未有的深刻洞察。要實現實時、高效地對數據分析反應,依賴於技術應用的突破和實時連接技術。由數據轉化為洞見支持的過程,是益博睿諮詢的強項。益博睿不斷對新技術、新應用進行長期的投資,建立創新實驗室X Lab,作為大腦,不斷研發出滿足並預測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技術及應用。另外,益博睿利用開放銀行中的新數據對傳統的風險評估模型進行強化和升級,構建一個更強大的風險評估模型。在此基礎上,為開放銀行制定更多創新策略,為客戶預測下一個更好的服務或產品,比如一張更適合他/她的信用卡,或一款更符合他現階段的信貸產品。

落地部分,其實質是分別穿插在策略、數據、洞見的結論部分,即最終如何落實到客戶自身系統環境中來實施。在該層面,益博睿的產品家族基本覆蓋了風險管理包括數據整合平臺、反欺詐、信用風險等風險管理全週期。對客戶而言,全週期過程中的需求益博睿基本都可以滿足。

藉助金融科技,益博睿搭建開放銀行服務新生態

從根本上看,開放銀行變革的驅動力,其供給側驅動因素是不斷演進的新技術,需求側影響因素則是不斷變化的客戶消費偏好。

開放銀行,聚焦真正的客戶核心觸點。於客戶而言,通過服務,能夠獲取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比較和無縫切換金融服務提供商;財務狀況聚合,不用處理多個帳戶;更高效獲取賬款處理等領域的金融服務等需求,實現無處不交互。

目前有不少基於互聯網反欺詐、互聯網聚合支付、互聯網理財、人工智能、區塊鏈的SaaS平臺,都有較為領先的金融科技技術,但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應用難度還是太高,因為這些金融科技技術都是脫離特定場景的通用技術,要將這些技術應用到特定場景中還需要花很大的精力進行適配。

益博睿通過不斷研發的創新型產品及服務,幫助開放銀行將傳統的封閉的銀行體系與互聯網生態打通,為銀行在互聯網生態前線打下一片陣地,重新聯通銀行與客戶,讓銀行有了在互聯網生態中直接接觸客戶的機會,進而讓銀行更加清晰地瞭解到客戶相關信息,更加精準把握和洞悉客戶真實甚至潛在的需求。

藉此,開放銀行可以真正體現服務的本質,益博睿即在其中幫助客戶營造這一生態的技術性支撐。銀行是社會經濟大生態的產物,銀行金融業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這個大生態的蓬勃發展。

來源: 中國金融新聞網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