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深圳南山流行音樂節吸引百萬觀眾

音樂節 流行音樂 音樂 搖滾樂 人民網科普 2017-05-06
2017深圳南山流行音樂節吸引百萬觀眾

2017南山流行音樂節搖滾專場演出。

4月29日,隨著2017南山流行音樂節的原創流行音樂專場在南山街道天安南油工業區舞臺放歌及深圳大學城校園專場和街道分場活動的舉行,本屆南山流行音樂節圓滿落幕。據統計,持續21天的南山流行音樂節,共有5萬人參與現場觀看28場不同風格、類型的演出,在線上觀看的近百萬人,而5年來,南山流行音樂節為觀眾奉獻了276場專場演出,累計150萬餘人次參與音樂狂歡。

民族元素和國際範相結合

最美人間四月天,也是深圳灣畔音姿悅動的時刻。作為南山區公共文化品牌活動,從2013年首屆南山流行音樂節開始,迄今已是第五屆。從2017南山流行音樂節各專場音樂會來看,高藝術水準的“流行”和“原創”音樂必不可少。開幕式中的音樂風雲榜,上榜歌手代表的是當年流行音樂的趨勢;各種專場活動都注重各種音樂風格體驗,無論是古典音樂、民謠、爵士樂,演出嘉賓及作品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少國內外知名歌手都曾前來助陣。並且南山流行音樂節還注重“本土”特徵,在各類音樂會中,都會邀請到南山轄區或者從深圳走出去的眾多音樂人和團體前來表演,如深圳走出去的陳楚生、劉惜君等歌手。

此外,南山流行音樂節還注重流行音樂的民族元素普及和音樂的國際化,比如2017南山流行音樂節歡樂海岸專場中請來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先鋒代表杭蓋樂隊、客語搖滾第一人鄒錦龍、南派音樂原生態樂隊馬幫樂隊、潮汕音樂原生態樂隊玩具船長等為觀眾獻藝;華僑城創意文化園B10現場請來日本清新樂器搖滾樂團、法國浪漫主義樂團、日本流行民謠樂團、冰島絃樂樂團等先鋒小眾樂隊為觀眾“展開更廣闊的音樂風景”。

南山成全國流行音樂彙集地

作為流行音樂基地和搖籃的南山區,並不是從南山流行音樂節開始就讓“流行音樂”成為南山文化符號的,時間還要往前推5年。2007年,南山就創辦了國際音樂周,秉承“讓音樂傳遞感動、以音樂匯聚力量、用音樂點燃夢想”的宗旨,舉辦各類音樂會80餘場,觀眾達十餘萬人。2013年,為了使南山國際音樂周品牌活動內容更優、水準更高、規模更大、受眾更多、輻射更廣,南山區將國際音樂周改版為“深圳南山流行音樂節”。

南山流行音樂節連續5年的舉辦,為觀眾奉獻了276場專場演出,已成全國知名的音樂盛事,讓南山成為全國流行音樂的彙集地,更為廣大市民和熱愛流行音樂的朋友奉獻精彩呈現的視聽盛宴,累計百萬餘人參與音樂狂歡。

前兩屆南山流行音樂節舉辦了原創中國流行音樂網絡大賽,一時匯聚了全國優秀的音樂作品和人才,讓南山乃至深圳形成對流行音樂強大的引力。

回顧往屆南山流行音樂節,還可以看到對流行音樂的探索,“跨界”頻繁。爵士樂與交響樂相伴,大提琴搭配柳琴、二胡搭配中阮,中西合璧,古今融匯,各種舞臺形式也充分融合,讓觀者體驗不同的音樂魅力。

2015年的南山流行音樂節中,除音樂演出以外,還舉辦了兩場和音樂相關的活動,邀請知名歌手進校園,分享自己的青春勵志音樂故事,講述音樂給自己人生帶來的變化、感動,讓南山流行音樂節散發獨特的文化氣質。

文化惠民,音樂先行

南山流行音樂節是南山區“文化立區”戰略下重點打造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一,充分體現了“全民共享”的理念,這是南山區委、區政府貼近民情民意,高效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的顯現。

“時尚開放”也是南山流行音樂的特徵,因此不少專場演出都是在社區大舞臺進行,或者舉辦草地音樂節,以開放的平臺達到全民參與的效果,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參與最豐富的公益性音樂節體驗,讓南山各大廣場、街道社區處處有歌聲、時時有音樂。

最為體現“惠民”概念的是,無論是開幕式音樂盛典還是在劇場舉辦的專題演出,大部分場次演出均免費觀看,市民通過南山區文體局官方微信號搶票就能輕鬆參與。(記者 馬琳潔 曾賢平)

(責編:夏凡、王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