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包括1550座的大劇院、550座多功能小劇院等,大小劇場呈日月雙貝造型,又稱“大貝殼”、“小貝殼”,其中“大貝殼”最大高度90米。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包括1550座的大劇院、550座多功能小劇院等,大小劇場呈日月雙貝造型,又稱“大貝殼”、“小貝殼”,其中“大貝殼”最大高度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師運用象徵藝術的設計手法,以珠海盛產的日月貝作為建築設計構思的主題,巧妙地利用大劇院舞臺高出的部分塑造了一雙巨型貝殼從海面升起的意向,並結合現代聲光電和LED等新技術讓建築美倫美奐成為香洲灣和情侶路視覺的中心。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包括1550座的大劇院、550座多功能小劇院等,大小劇場呈日月雙貝造型,又稱“大貝殼”、“小貝殼”,其中“大貝殼”最大高度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師運用象徵藝術的設計手法,以珠海盛產的日月貝作為建築設計構思的主題,巧妙地利用大劇院舞臺高出的部分塑造了一雙巨型貝殼從海面升起的意向,並結合現代聲光電和LED等新技術讓建築美倫美奐成為香洲灣和情侶路視覺的中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的“貝殼”形體白天呈現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珠生於貝,貝生於海”,詮釋的是珠海在中國大陸率先擁抱海洋文明、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城市精神特質。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包括1550座的大劇院、550座多功能小劇院等,大小劇場呈日月雙貝造型,又稱“大貝殼”、“小貝殼”,其中“大貝殼”最大高度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師運用象徵藝術的設計手法,以珠海盛產的日月貝作為建築設計構思的主題,巧妙地利用大劇院舞臺高出的部分塑造了一雙巨型貝殼從海面升起的意向,並結合現代聲光電和LED等新技術讓建築美倫美奐成為香洲灣和情侶路視覺的中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的“貝殼”形體白天呈現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珠生於貝,貝生於海”,詮釋的是珠海在中國大陸率先擁抱海洋文明、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城市精神特質。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包括1550座的大劇院、550座多功能小劇院等,大小劇場呈日月雙貝造型,又稱“大貝殼”、“小貝殼”,其中“大貝殼”最大高度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師運用象徵藝術的設計手法,以珠海盛產的日月貝作為建築設計構思的主題,巧妙地利用大劇院舞臺高出的部分塑造了一雙巨型貝殼從海面升起的意向,並結合現代聲光電和LED等新技術讓建築美倫美奐成為香洲灣和情侶路視覺的中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的“貝殼”形體白天呈現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珠生於貝,貝生於海”,詮釋的是珠海在中國大陸率先擁抱海洋文明、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城市精神特質。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不僅是因為古希臘有關音樂與建築關係的美妙傳說,而是因為兩者的確存在的類似與關聯。如果使音樂的時間流動全都凝固下來,我們從音樂中便可以看到比例、對稱、均衡等造型特點以及樂曲形式同建築結構的聯繫。建築的造型和材料的組合,能給人類以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的美感。建築通過高低、起伏、疏密等變化,體現出音樂的律動。

隨著音樂廳在18世紀開始作為獨立的建築實體,當時的建築師便提出瞭如何設計空間以理想方式來反射和傳播室內的聲音。後來,在公共音樂發展的需求上,觀眾的不斷增多對應著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而更大的室內空間也意味著更長的混響時間。因此,聲學設計的意義被賦予了與更大建築室內空間要求同等級別的設計需求。

以下,小編則帶大家一起來看下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1、廣州大劇院(建成)

設計:扎哈·哈迪德

地點:中國廣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廣州大劇院位於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它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座的多功能廳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廳和休息廳、地下停車場和其他輔助設施,工程總投資超過10億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大劇院外部地形跌宕起伏,似沙漠地貌,崎嶇不平的小路導向主體建築,即大劇場和多功能廳,二者的幾何外形呈石頭形狀,被形象地稱為“雙礫”,又分別被稱為“大石頭”和“小石頭”,其建築寓意是珠江水流衝來的兩塊漂亮石頭。“大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27米和125米,高度為43米;“小石頭”的水平投影長度和寬度分別是87.6米和86.7米,高度為25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2、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

設計:保羅·安德魯

地點:中國北京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是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 ,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3、哈爾濱大劇院(建成)

設計:MAD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黑龍江,哈爾濱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文化中心島內,包括大劇院(1600座)、小劇場(400座),建築採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哈爾濱大劇院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築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在大劇場設置了特有的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遊人可俯瞰周邊溼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溼地風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場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劇場內採用多島式看臺的流線造型與建築外造型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4、臨夏民族大劇院(建成)

設計:杜茲設計

地點:甘肅臨夏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臨夏大劇院坐落於甘肅省臨夏市規劃新城的核心區域,用地面積52,300平方米,大劇院總高度約 46 米,中心球體直徑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在建築造型設計上,採用識別力強的簡潔幾何球體,配以經典的比例形態及圖案紋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劇場設計容納 1052 位觀眾,舞臺是整個劇場的核心,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品”字形佈局並擁有一個由兩部分組成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樂池,可容納100人的交響樂隊。中心演出區域的舞臺充分滿足了音樂劇、歌劇、芭蕾、戲劇和綜合文藝演出的不同需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5、香港西九戲曲中心(建成)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Ronald Lu & Partners

地點:中國香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致力於展現豐富的戲曲文化遺產。戲曲中心作為一個文化性的場所,融合了劇院、藝術空間以及用於節慶和沉思的公共空間。通過創造當代化的表達方式,戲曲中心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豐富性,使戲曲這一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能夠隨著現代的科技發展共同進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戲曲中心的頂部是包含1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其兩側設有露天的空中花園,帶來維多利亞港和遠處城區的絕美景觀。作為戲曲中心的核心地帶,大劇院巧妙地“懸浮”在首層空間上方90英尺(27米)的位置,從而將禮堂與喧鬧的城市環境分隔開,避免了噪音帶來的干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抬高劇院的做法還為建築帶來了多層高的中庭空間,以及自然通風的、帶有排練空間的廣場。戲曲中心的茶館劇院中設有200個座位,可用於一些近距離的表演;此外還包含教育和行政空間、演講廳,以及能夠俯瞰中央內部庭院的零售空間。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6、無錫太湖劇院(在建)

設計: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地點:中國無錫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無錫太湖劇院坐落在太湖湖畔,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竹林——宜興竹海風景區。這一可容納2000個座位的大劇院將與Franco Dragone設計的永久水上表演融為一體,預計於2019年正式開放。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的外觀由三個基本的部分構成:柱群、遮陽天蓬和外牆。細長的白色柱子是對竹林的抽象化表達,它們環繞於建築外部,在立面和周圍的景觀之間樹立了一座屏障。在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使通往建築內部的路徑清晰地展露出來。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剖面圖

07、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建)

設計:OMA 建築設計事務所

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WAC的10個熱門預期建築,將於2019年完工。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將成為臺灣台北OMA的新標誌性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以球形觀眾席向外突出,漂浮在這個密集而充滿活力的建築之上。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TPAC由三個主要體量構成,包括一座可容納1500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分別可容納800人的中型劇院,三個體量不一的劇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體中,既可相互獨立又可打通連接。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主劇場的形態類似一個懸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體中。觀眾可通過內外殼之間的通道進入劇場。內部球形框架和外部立方體的相交部分是形式獨特的表演舞臺,其特別的形狀能夠創造出任何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8、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成)

設計:Mecanoo Architecten

地點:中國臺灣,高雄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作為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項目,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8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這座佔地35英畝的文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文化表演類建築,它包含5個現代化的藝術表演空間,包括可容納2236個座位的歌劇院、1981個座位的音樂廳、1210個座位的劇場、434個座位的演奏廳以及將建築與亞熱帶公園相連接的屋頂露天劇場。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榕樹及其造型獨特的樹冠,連續的屋頂和牆面共同形成一個巨大而起伏的結構,將建築內的各種功能連接起來。位於屋頂下方的榕樹廣場是一個寬闊且受到廕庇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可以隨時在這裡漫步,或在人行道和休閒空間練習太極拳或進行街頭表演。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一座露天的劇場如鳥巢般鑲嵌在文化中心的屋頂上,其弧線形的結構一直連接至地面,使圍繞在其周圍的公園變成天然的舞臺。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開放式的結構能夠讓微風自由地穿過榕樹廣場。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無縫銜接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表演活動提供了交織和互動的機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09、承德山谷音樂廳(在建)

設計:OPEN建築事務所

地點:中國河北,承德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北京以北,一個以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立面分層的靈感來源於周圍山脈的沉積岩,層層堆疊方式則表達了人工的建造,避免了對自然石頭形態的簡單模仿。在室內洞穴般粗糙的質感中,也充滿了精心設計的細節,它們將從細微之處撫慰那些來此尋求片刻安寧的城市靈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10、珠海大劇院(建成)

設計:陳可石(中營都市設計研究院)

地點:中國珠海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平方米,包括1550座的大劇院、550座多功能小劇院等,大小劇場呈日月雙貝造型,又稱“大貝殼”、“小貝殼”,其中“大貝殼”最大高度90米。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師運用象徵藝術的設計手法,以珠海盛產的日月貝作為建築設計構思的主題,巧妙地利用大劇院舞臺高出的部分塑造了一雙巨型貝殼從海面升起的意向,並結合現代聲光電和LED等新技術讓建築美倫美奐成為香洲灣和情侶路視覺的中心。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珠海大劇院的“貝殼”形體白天呈現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珠生於貝,貝生於海”,詮釋的是珠海在中國大陸率先擁抱海洋文明、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城市精神特質。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中國十座極具設計感的劇院(音樂廳)建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