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受到社會變化的深刻影響。在當時所處的18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歐洲列國正經歷著由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巨大變化。

過去的音樂家們都是為王公貴族服務,而在這個時期,越來越多的音樂家開始自發的為中產階級服務。今天我們來說說,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音樂形式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巴洛克時期的亨德爾寫了許多歌劇,而且以“正歌劇”為主,它優美而宏大,舞臺裝飾設計的華麗異常。

但是這樣的歌劇內容主要表現了神話中的神和歷史上帝王的業績,為王侯貴族歌功頌德,內容死板,上演代價昂貴。

而在古典主義時期,出現了與之相對的“喜歌劇”,它被用來讚美中產階級的價值。利用日常的人物和情節,使用對白和簡單的歌曲代替宣敘調和返始詠歎調,並且其中充滿了插科打諢,滑稽的喜劇表演和猥瑣的幽默。

它的腳本用來嘲弄貴族的自負和無能,或是批評他們的無情無義。顯然,喜歌劇成為了社會變革的有力工具。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這種具有煽動性的新音樂形式很快傳遍了歐洲,在英國有約翰•蓋伊(John Guy)的《乞丐歌劇》(1728),它甚至搞垮了亨德爾的“皇家音樂學會”;在意大利有佩爾戈萊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的《女僕做夫人》(1733),在法國有盧梭的《鄉村占卜者》(1752)。甚至更有名的作曲家也被這種中產階級的娛樂形式所吸引。

成年後曾受到貴族排擠的莫扎特為話劇《費加羅的婚禮》(1786)的腳本譜曲,它主要描寫了一個理髮師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運用智慧與貴族鬥爭的故事。而他的另一部歌劇《唐·喬萬尼》(1787),裡面的反面角色也是一位重要貴族。

到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喜歌劇這個新興的“叛逆者”幾乎把所有的正歌劇趕下了18世紀的舞臺。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社會變化也影響著聽音樂的群體。在過去,大部分平民只能再教堂聽宗教的聲樂作品,可能那是他們所能接觸到的音樂生活的全部。

但是到了18世紀中期,會計、醫生、布商、股票等等有足夠收入的群體,他們有能力也願意贊助他們自己的音樂會。

在巴黎,當時有45萬人口的城市裡,每天都有許多這樣的音樂會。其中最著名的是1725年創立的“聖靈音樂會”,是第一個常規管弦樂團面向平民聽眾按照預定計劃的演出。

該音樂會通過在街頭散發傳單的方式來為演出做廣告,而且為了鼓勵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都能參與,它還制定了兩種不同的票價方案(包廂4裡弗爾,正廳後座2裡弗爾),14歲以下兒童半價。

在倫敦,沃克斯大廳花園,每天吸引多達4500名付費的參觀者。在這裡可以在管絃樂廳內欣賞交響樂,如果天氣好,室外也可以舉辦。

由此可見,中產階級市民買票觀看公共演出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中期,他們從貴族受眾取得了對高雅文化的控制權,“古典音樂”成為了公眾的娛樂。而我們今天的“演唱會”、“音樂會”、“音樂節”他們的市場機制也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現在,我們把文章重點拉回音樂本身,與巴洛克音樂經常有宏大,複雜的場面感音響效果不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更加輕盈,更加自然,也更能體現情緒變化。

旋律

首先是旋律,我們在聽海頓或者莫扎特的音樂時,首先會被作品的主題所吸引,它們經常是優美的,動人的。

旋律簡潔短小,而且喜歡用“上下句”或“問答式”的成對樂句組織起來。最簡單的例子是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前兩句。這種上下句的樂段形式便是首次在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中出現並大量應用的。

和聲

所有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都具有主調更多,復調更少的特點。新的優美的旋律被簡單的和聲所支持著。儘管低音仍然產生和絃,但它不總像巴洛克時期低音那樣有規律地持續移動,低音可以在一個和絃的底部持續幾拍,甚至幾小節,然後迅速移動並在此停止。

因此,古典主義作曲家變換和絃的頻率——也就是“和聲的節奏”更加靈動了。

不僅如此,有人還發明瞭新的伴奏形式——阿爾貝蒂低音(Alberti bass),這個名稱來自意大利的一位鍵盤作曲家多米尼克·阿爾貝蒂(Domenico Alberti,1710-1740),他使這種彈奏手法流行起來。

在使用這種手法時,一個和絃的音不是同時演奏,而是把它們分開演奏,製造出像流水一樣的音響效果,類似吉他的“分解和絃”式彈奏法。如下圖譜例: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節奏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節奏更加靈活,它使旋律與和聲停停走走的特點變得生動起來。很少會有像巴洛克音樂節奏的那種驅動式的、無窮盡的運動。

織體

音樂的織體在18世紀中葉後也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因為作曲家們不再關注於寫作密集的對位,而是更關注創作迷人的旋律。

這就使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不再有獨立的復調線層層疊加,不再像巴赫的賦格或亨德爾的復調合唱那樣。對位的減少造成了一種更輕的、更透明的音響效果。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海頓、莫扎特和他們年輕的同代人貝多芬的音樂最具有革命性的方面,也許就是其快速變化和不斷轉折的能力。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在創作之時,會建立起一種情感情緒,然後在作品中嚴格的貫穿始終,無論是節奏、旋律還是和聲都會在一種持續不斷的流動中進行。

而在海頓、莫扎特和青年貝多芬手中,一部作品的情緒在幾個短小的樂句中就可以迅速的改變,一個快速音符強有力的主題可以突然變成一個慢速的、優美抒情的主題。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作曲家開始要求漸強和漸弱這種逐漸增減的力度變化,以便使音量可以持續的波動。當優秀的管絃樂隊利用這種技巧時,聽眾為止著迷。

而鍵盤演奏者也開始運用可以演奏多種力度的鋼琴以取代舊時的羽管鍵琴。這些情緒、織體、音色和力度上的迅速變化,給予古典主義音樂一種新的緊張感和戲劇感。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這一期我們並沒有重點介紹這個時期的作品,而是首先將概念和整體的音樂狀態進行了一系列的梳理。

這樣可以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時代與音樂變化的關聯,並且便於接下來的介紹。希望這一期看完之後,你們能有自己的收穫和對於音樂的理解,並將其融會貫通在音樂的欣賞過程中。

音樂漫談17 | 古典主義時期(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形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