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己,找準努力的方向,才能持續做正確的事

“她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想必你一定對這句話耳熟能詳——在人們對實力進行評判時,總會有一些人蹦出來,借努力之名為朋友,為同學,為自己喜歡的人辯解。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努力並不能說明什麼。

一個人所投入的努力,和他擁有的實力、預期的收益、獲得的認可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關聯。當然,努力仍然很重要,不過當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時候,它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前提,而非加分項。

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只是源於一種從眾心理。看到身邊的人不敢懈怠,自己也只好跟著手忙腳亂。如此,換來的不過是一絲“我沒有掉隊”的安全感,以及“我努力過所以我不弱”的心理暗示。

只是,這樣的努力真的會有成效嗎?你的努力究竟是有效投資,還是一文不值?是理想中的厚積薄發,還是隻能感動自己?

看清自己,找準努力的方向,才能持續做正確的事

明確努力的方向和目的

在《做事的邏輯》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付出努力後一無所獲,通常是源於努力的目的不夠明確。

巴菲特私人飛機的駕駛員邁克曾與巴非特聊職業規劃。巴非特讓邁克寫下25個職業目標。邁克寫完後,巴菲特又讓他挑選出最重要的5個。

“現在你該知道怎麼做了吧?”巴菲特問。

“你的意思是讓我先集中精力完成這5件最重要的事,然後再去做那20件不重要的事?”

“不。另外20件,是你必須全力避免去做的事。”

在巴菲特看來,那些想做卻沒那麼想做的事,比壓根就不想做的事更能分散精力、干擾事業,而他本人也正是如此。注意力如此寶貴,一定要把全部精力花在最有價值的一件事上。

高曉鬆說:“一個好的廚子,一輩子做幾道招牌菜,做得越來越活色生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總換菜單,讓老客人受不了,新客人也擔心,還不如把招牌菜做到極致。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但就是有太多的人抱著廣撒網的心態,不會選擇,不會放棄,總想在有限的時間去做無限的事,結果到最後一件事也沒做好。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當我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一件事上,併為之持續努力,那我們期望的結果將會比分散精力同時做很多事來得更快。

看清自己,找準努力的方向,才能持續做正確的事

真正有效的努力,從定立目標開始

當我們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的後,很容易給自己畫一個大大的餅,而後迷失在這塊餅中。比如,我們給自己定立的目標常常是這樣的:今年我要瘦10斤。或者是,今年我要爭取進入班級前五名。等等。

看似目標都很明確。其實這樣的目標只是一個偷樑換柱的概念,說白了只是對自己短期的一個期望。它對你的具體行動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真正的有效的努力,就是將努力本質化、精準化、專注化並且動態化。只有滿足了這四步,你的目標才算真正具有可執行性,你的努力才真正有效。

1、識別目標——將努力本質化

以“今年我要爭取進入班級前五名”的為例。正確的目標應該是這個畫風:每天做幾個小時習題,讀幾個小時書,等等實質化的行動。

這樣的目標脫去了結果這層外衣,迴歸到過程的本質,將它落實到行動這個維度上,這便是目標的本質化。只有迴歸本質的目標,才對努力具有指導意義。

2、拆解目標——將努力精準化

確定了每天做幾個小時習題,讀幾個小時書,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目標拆解細化,找出最佳方法,並分配到每一天的計劃當中。

譬如,英語一直是我的弱項,為了能夠將總體排名提上去,我的英語就需要加把勁。而英語中又包含單詞、語法、閱讀理解等幾部分,而我考試時丟分最多的在單詞拼寫和閱讀理解上,此時我要提升分數,不僅要確保單詞的拼寫正確率,還要從提升詞彙量上下功夫。所以,我給自己定下了,每天早晨起床後背單詞一個小時並在晚上睡覺前默寫單詞至少50個,每天做兩篇閱讀理解題。

將目標不斷細化,直到它精準對焦到最小的量級,便是將目標精準化。當目標精準化後,你就會發現,相對於之前籠統的目標,這樣細化後的目標就容易處理多了。

3、實現目標——將努力專注化

將目標明確到具體行動之後,剩下的就是大量重複練習。最合理的學習模式,是一次只專注於一項內容,在經過反覆練習加深理解,最後將無數小練習整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全面系統的學習效果。

就像我們高中複習時,老師會要求我們每次專注練習一個版塊,查漏補缺。直到高考衝刺階段,才會開始進行綜合化練習。

在練習中,一次只抱有一個目的,根據細化的目標,讓努力變得專注化、純粹化。

4、及時反饋——將努力動態化

沒有誰可以一步到位。進步的過程,重要經過“嘗試-反饋-調整-再嘗試”這個模式。努力時,我們也要根據合理的評分體系,主動發下差距並縮小差距,一旦發現努力的方式和節奏有問題,就要去改,去修正。而不是一味低頭去硬闖。

不斷試錯,不斷修正。根據實踐和結果之間的偏差,不斷地進行調整,將努力動態化,才是努力最合理的姿態。

比懶惰更可怕的是迷茫,而迷茫大多源自無效努力。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此時此刻手中正在處理的事務、短期內想要實現的目標,以及長期發展方向都能有清晰的認識和規劃,那麼他努力的方向基本不會有偏差。效率和成功這件事,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看清自己,找準努力的方向,才能持續做正確的事

時刻保持積極,與習慣做朋友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扶梯向下運動時,我們逆行而上會非常費力;而當電梯本身向上運行時,我們毫不費力就能抵達終點。

習慣,就是我們所在的電梯。當它與我們前進的方向同步時,我們就可以不費力氣到達終點;但當我們與習慣不同步時哪怕拼盡全力也只能事倍功半。

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也就是說,一個人將自己的動作或想法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

在新習慣建立過程中,我們需要花一部分時間與自己的舊習慣抗衡,成效自然會比較低。但這破而後立的過程雖然很艱難,進展甚微,卻是極其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環。

那麼,我們該如何制定一個計劃,養成一個習慣呢?

第一、認清自己能力,不要太高估自己。

在與舊習慣(即自我保護機制)最初的鬥爭中,人的意志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意志力就會選擇性放棄甚至是崩潰。所以,在初期制定一個可以輕易達成的標準,然後階段性增加難度,才是最有利於習慣養成的方法。

第二、看不到成效也要堅持。

當堅持一段時間後,看不到任何積極的反饋是最讓人崩潰的。此時,我們需要的是堅持。無論做什麼,方向明確,內心執著,是習慣養成的關鍵。

第三、不斷強化新習慣。

有時候,我們度過了艱難的21天,就在新習慣形成後,仍然會有一不留神,舊習慣冒出頭來的情形發生。此時,就習慣並沒有徹底離開我們,只是被新習慣暫時擋住了。一旦我們不去強化新習慣,就習慣就會突然冒出來。就像情緒崩潰是的暴飲暴食,壓力過大是的酗酒放縱。此時,只有反覆強化不斷固話新習慣,才能增強對就習慣的制衡。

第四、選擇目標時,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

為不感興趣的事情鬥爭會增加內心的痛苦感,是自己處於劣勢。反之,借用感興趣的事養成習慣,抗衡舊習慣的痛苦感就會削弱,習慣成功養成的概率也會隨之增加。

在習慣養成後,再用新習慣去完成那些不那麼感興趣的事情,不失為一個有效策略。

堅持是習慣最好的朋友,兩者目標一致時,就會彼此扶持相互促進,促使我們進入前進的快車道。做任何事情都將變得輕而易舉、事半功倍。

就像《做事的邏輯》中有一句話說的那樣: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撕裂式成長。

先破後立,而後勇往直前。撕裂式成長,始於下決心,勝於行動,久於意志。

看清自己,找準努力的方向,才能持續做正確的事

當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時候,你的努力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前提,而非加分項。努力離成功還有一段不長不短的距離,而跨越這段距離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遠離無效努力!

將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寫下來,進行一番斷舍離之後,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再將目標進行拆分,並精確配到每一天的計劃當中。在小步前進的過程中,自信心、意志力也會不斷得到恢復和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目標的設定,需要基於對自身情況的瞭解,如此,制定出的目標才更具有執行性,也更有利於執行過程中習慣的養成。

努力的過程也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而後思考,動態地修正原有計劃,讓它更貼合目前的狀態與進度。如此,才能不偏離初心,才能持續做正確的事。

《做事的邏輯》告訴我們:努力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方法;努力也不應成為你的終點,而只是一個起點。明白了努力的定義和性質,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利用精力,不讓辛苦白費。願大家都能找準努力的方向,在人生路上不迷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