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英語為什麼難?因為沒有人告訴你這幾個真相

英語 CET 大學 TED Mindy與橋上彩虹 2017-06-08

不怎麼想學英語?

自學英語為什麼難?因為沒有人告訴你這幾個真相

很多人容易將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美化成“自己不想學習的事情”。

人是聰明的動物,對於不擅長的事物,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這種情緒,得不到釋放,大腦就會形成一個固定的腦回路,對於不擅長的東西,連嘗試都不嘗試了。

於我而言,大學4年是我人生中英語提升最快的一個階段,從高中的英語不及格,到四六級分數均在550+,從啞巴英語,到和外教流利溝通,也就這幾年時間。

那我是如何實現英語逆襲的呢?

萬事都可以提前準備,都有必要進行提前準備,應試類是檢驗這句真理的最好途徑

我從大一進校,就反覆提醒自己,四六級絕對不能鬆懈。

於是,在其他人都還在懵懵懂懂地體驗大學生活時,我就已經開始準備四級考試了。

背單詞,做真題,練聽力,這樣不間歇的準備了一年,到大二進考場的時候,我就知道,結果肯定不會差。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遭遇了同學的不理解,甚至嘲笑。

但我知道,這是必不可免的。所以,我也不在乎,專心做自己的事情,讓其他人說去吧。

提前準備,不光讓我們可以遊刃有餘地備考,而且可以讓我們充滿信心,自然而然地,結果不會讓人失望。

而臨時抱佛腳,就算你走的好運,過了四級又怎樣?

你不知道能為一件事情努力並得到回報的感覺有多爽!

很多人可能會問,那到底如何提前準備呢?

反覆研究、複習真題。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難。

你只需要將過去3-5年的真題買回來,不斷去做題,去分享錯題,去記憶生詞,去聽真題聽力,默寫並跟讀。

每天紮紮實實的花至少60分鐘撲在備考上,而不是裝著樣子在圖書館玩手機,結果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等到你四級成績秒殺其他人時候,你自然不會說不想學英語了。

多參加英語活動,不管是演講比賽還是英語角,刺激剛需

我大學生活中,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參加了學校的英語夏令營,和來自美國的12位大學生進行了長達2個月的溝通交流活動。

因為參加了這些需要開口說的活動,我才意識到自己口語的短缺,開始進行了長達4年的口語逆襲之路。

正是嚐到了提前準備的甜頭,在提高口語這條路上,我沒有刻意去找捷徑,只是在空閒時間,跟讀Ted演講,練發音和流暢度。

發音和語調提升了之後,因為實時需要和人用英語交流,我明顯感受到詞彙不夠用,又開始了積累詞彙的道理。

別將積累詞彙,和記單詞混淆了。

積累詞彙,我是通過喜馬拉雅的English pod音頻素材,一遍一遍地聽,將其他的語法表達多記錄在本子上,並總想方設法拿那些句子用在和外教的溝通上。

而不是單詞地背單詞。

因為參加了英語相關的活動,我的關注點從如何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轉移到了如何在實際情境中去熟練說英語,剛需也發生了變化,行動也隨之改變。

所以,如果你的四六級已過,不妨開始參加英語活動,不怕當狗熊,就算一開始啥也不會說,也不因此貶低自己,因為沒有誰是一開始就能做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