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英國 鮑里斯·約翰遜 政治 倫敦 長安觀察 2019-07-26
"

自6月10日開始的英國新任首相遴選,終於在7月23日塵埃落定:前外相、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以巨大優勢擊敗最後一個對手、外相傑里米·亨特,接替特蕾莎·梅,成為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約翰遜是英國政壇中飽受爭議的人物,曾經多次發表具有保守主義、民粹主義色彩的言論,而這也讓他的勝選多了幾分戲劇性。

"

自6月10日開始的英國新任首相遴選,終於在7月23日塵埃落定:前外相、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以巨大優勢擊敗最後一個對手、外相傑里米·亨特,接替特蕾莎·梅,成為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約翰遜是英國政壇中飽受爭議的人物,曾經多次發表具有保守主義、民粹主義色彩的言論,而這也讓他的勝選多了幾分戲劇性。

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總的來看,約翰遜當選能激起如此輿論波瀾,一方面源於他強烈的個人政治特色,另一方面則與英國目前嚴重的內政外交困境密切相關,那就是他將如何處理卡梅倫和梅所留下的脫歐僵局。

2016年,由於錯誤判斷形勢,加之為一黨政治私利所矇蔽,卡梅倫錯誤地發動了脫歐公投,最終造成國內嚴重的政治分裂,卡梅倫政府也因此迅速倒臺。梅作為強硬的脫歐派政客,在任期間不斷推動英國脫歐進程,卻對內遭遇反對黨與本黨的共同抵制,對外承受以德法為首的歐盟的強大壓力,最終脫歐協議成為徹底的死鎖。

對英國國內小部分支持強硬脫歐的群體而言,約翰遜上臺可謂一注強心劑。他在當選之前就不斷抨擊梅政府優柔寡斷,鼓吹自己勢必脫歐的決心,聲稱無論有無協議,必定帶領英國在2019年10月底之前脫離歐盟。

在得知勝選後,更第一時間宣佈了自己任內的三大使命:完成英國脫歐,實現國家團結,擊敗最大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然而,這三大使命註定無一輕鬆。僅就脫歐來看,約翰遜所面臨的挑戰與梅時期相比,不僅沒有任何的減少,甚至呈現更嚴峻的情勢。

"

自6月10日開始的英國新任首相遴選,終於在7月23日塵埃落定:前外相、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以巨大優勢擊敗最後一個對手、外相傑里米·亨特,接替特蕾莎·梅,成為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約翰遜是英國政壇中飽受爭議的人物,曾經多次發表具有保守主義、民粹主義色彩的言論,而這也讓他的勝選多了幾分戲劇性。

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總的來看,約翰遜當選能激起如此輿論波瀾,一方面源於他強烈的個人政治特色,另一方面則與英國目前嚴重的內政外交困境密切相關,那就是他將如何處理卡梅倫和梅所留下的脫歐僵局。

2016年,由於錯誤判斷形勢,加之為一黨政治私利所矇蔽,卡梅倫錯誤地發動了脫歐公投,最終造成國內嚴重的政治分裂,卡梅倫政府也因此迅速倒臺。梅作為強硬的脫歐派政客,在任期間不斷推動英國脫歐進程,卻對內遭遇反對黨與本黨的共同抵制,對外承受以德法為首的歐盟的強大壓力,最終脫歐協議成為徹底的死鎖。

對英國國內小部分支持強硬脫歐的群體而言,約翰遜上臺可謂一注強心劑。他在當選之前就不斷抨擊梅政府優柔寡斷,鼓吹自己勢必脫歐的決心,聲稱無論有無協議,必定帶領英國在2019年10月底之前脫離歐盟。

在得知勝選後,更第一時間宣佈了自己任內的三大使命:完成英國脫歐,實現國家團結,擊敗最大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然而,這三大使命註定無一輕鬆。僅就脫歐來看,約翰遜所面臨的挑戰與梅時期相比,不僅沒有任何的減少,甚至呈現更嚴峻的情勢。

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首先,英國政界與社會各界的主流民意本身存在嚴重矛盾。英國人一方面希望以脫歐來減少英國的國際義務,一方面希望繼續享有歐盟一體化帶來的自由市場與貿易的權利,這對於歐盟而言,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白日夢”。

其次,英國遠遠低估了德法兩國在脫歐談判中的強硬態度。德法是歐盟的“靈魂”,它們無法容忍英國擅自退出,認為這對歐盟其他成員國起到了極壞的榜樣作用。脫歐談判之所以陷入僵局,德法空前的強硬是重要原因:希望對英國施以嚴苛懲罰,從而阻嚇試圖模仿者。

最後,英國內部矛盾重重,民意對立嚴重。以倫敦為最主要代表的經濟重鎮,依賴龐大的歐盟市場與自由經濟制度,對脫歐強烈反對。更甚的是,除了這種脫歐與反脫歐的對峙,英國內部還存在著北愛爾蘭與蘇格蘭的分離主義思潮、保守黨與工黨的長期對立、議會與首相府之爭等各種難題,它們相互裹挾,錯綜複雜。

"

自6月10日開始的英國新任首相遴選,終於在7月23日塵埃落定:前外相、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以巨大優勢擊敗最後一個對手、外相傑里米·亨特,接替特蕾莎·梅,成為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約翰遜是英國政壇中飽受爭議的人物,曾經多次發表具有保守主義、民粹主義色彩的言論,而這也讓他的勝選多了幾分戲劇性。

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總的來看,約翰遜當選能激起如此輿論波瀾,一方面源於他強烈的個人政治特色,另一方面則與英國目前嚴重的內政外交困境密切相關,那就是他將如何處理卡梅倫和梅所留下的脫歐僵局。

2016年,由於錯誤判斷形勢,加之為一黨政治私利所矇蔽,卡梅倫錯誤地發動了脫歐公投,最終造成國內嚴重的政治分裂,卡梅倫政府也因此迅速倒臺。梅作為強硬的脫歐派政客,在任期間不斷推動英國脫歐進程,卻對內遭遇反對黨與本黨的共同抵制,對外承受以德法為首的歐盟的強大壓力,最終脫歐協議成為徹底的死鎖。

對英國國內小部分支持強硬脫歐的群體而言,約翰遜上臺可謂一注強心劑。他在當選之前就不斷抨擊梅政府優柔寡斷,鼓吹自己勢必脫歐的決心,聲稱無論有無協議,必定帶領英國在2019年10月底之前脫離歐盟。

在得知勝選後,更第一時間宣佈了自己任內的三大使命:完成英國脫歐,實現國家團結,擊敗最大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然而,這三大使命註定無一輕鬆。僅就脫歐來看,約翰遜所面臨的挑戰與梅時期相比,不僅沒有任何的減少,甚至呈現更嚴峻的情勢。

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首先,英國政界與社會各界的主流民意本身存在嚴重矛盾。英國人一方面希望以脫歐來減少英國的國際義務,一方面希望繼續享有歐盟一體化帶來的自由市場與貿易的權利,這對於歐盟而言,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白日夢”。

其次,英國遠遠低估了德法兩國在脫歐談判中的強硬態度。德法是歐盟的“靈魂”,它們無法容忍英國擅自退出,認為這對歐盟其他成員國起到了極壞的榜樣作用。脫歐談判之所以陷入僵局,德法空前的強硬是重要原因:希望對英國施以嚴苛懲罰,從而阻嚇試圖模仿者。

最後,英國內部矛盾重重,民意對立嚴重。以倫敦為最主要代表的經濟重鎮,依賴龐大的歐盟市場與自由經濟制度,對脫歐強烈反對。更甚的是,除了這種脫歐與反脫歐的對峙,英國內部還存在著北愛爾蘭與蘇格蘭的分離主義思潮、保守黨與工黨的長期對立、議會與首相府之爭等各種難題,它們相互裹挾,錯綜複雜。

英國新首相宣佈3大使命,卻無一輕鬆

在約翰遜上任之際,上述已經延續數年的矛盾難題沒有一個得到妥善解決。讓問題更顯嚴峻的是,約翰遜的個人特色正在進一步激化矛盾。他長期宣揚無協議脫歐,且行事風格過於張揚,在黨內和國內都樹敵不少。他成功當選的消息剛傳出不久,現任內閣中就有數位大臣宣佈辭職;另外,英國議會也早已開始提防他這位行事怪誕的“準首相”,下議院在一週多前剛以41票的優勢通過由保守黨與反對黨工黨議員聯合提出的修正案,明確反對首相繞過議會、強行“無協議脫歐”。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英國議會與約翰遜將會就脫歐問題再度爆發激烈衝突,無論脫歐結果最終如何,它對於英國社會的撕裂和對英國經濟的傷害都已經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