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3億人口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印尼為何還是個三流國家?

坐擁3億人口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印尼為何還是個三流國家?

印尼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印尼人口總數約為2.64億(2017年),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雖然世界國土面積排名僅在第15位,但印尼的海洋麵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作為對比,中國所主張的海洋領土也不過300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南海、東海、黃海等地區的爭議海域)。印尼作為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有著如此豐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馬六甲海峽這個巨大的區位優勢,就算無法與中美俄這樣的大國比肩,但同印度、巴西一樣擁有一個準大國的資格,應該還是較為穩妥的。

但在現實中,印尼的國際地位卻與以上基本數據全然不符:經濟上,印尼2017年GDP總量剛過萬億美元,位居亞洲第5位,全球第16位。

政治上更是慘淡。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比不過印度、巴西等國,更不要說同中美俄這樣的強國相比了。甚至在東盟內部,印尼雖仗著體量優勢成為最大成員國,但僅是開會爭吵時嗓門大些而已,完全無法駕馭局勢。

印尼有著準一流的家底,為什麼只能容身於二流國家行列呢?我們從印尼內部地緣結構上進行分析。

印尼全境擁有17508個島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號稱“千島之國”

坐擁3億人口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印尼為何還是個三流國家?

在海洋文明時代,發展外貿的重要條件就是海岸線和港口,群島國家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較多的港口,佔有較為明顯的好處;但壞處也是明顯的,其地緣結構的完整性被破壞了。

海洋具有明顯的隔離作用,因此島嶼與島嶼之間的交通聯繫受到極大的影響和限制。而在經濟層面上,整合難度大,各板塊自成一體。

儘管海洋給群島國家帶來影響和限制,但並非所有群島國家都是如此,其中整合成功的就有英國與日本。

不過英國雖號稱群島,但國土面積的80%以上就是大不列顛島本部;日本由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大島嶼組成,但島嶼之間的海峽十分狹窄,在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後的今天,一座跨海大橋就能將島與島連接,不存在任何阻礙。

但印尼卻同英國、日本不一樣。印尼島嶼分佈較為分散,東西國土之間直線距離長達5000餘公里,本部有五大主島分別是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國家地理結構呈帶狀分佈,除蘇門答臘與爪哇之間的海域較為狹窄外,其餘諸島均散落於海上,彼此間距離少在數百公里以上,多則在1000公里以上。

各主島之間的交通往來因這過於遙遠的海上距離受到極大限制,除蘇門與爪哇間因海域狹窄修建了跨海大橋,被公路和鐵路連接在一起以外;其餘諸島之間交流的方式僅靠海運和航空。

航空、海運兩種運輸方式中,航空雖然便捷安全,但費用昂貴,僅適合高價值貨物的運輸;海運雖然運載量巨大費用低廉,但運輸速度非常緩慢且貨物裝載程序頗為複雜,僅適合大批量運輸。印尼因交通運輸上的限制,導致全國範圍內的一個完整高效的內部經濟圈很難建立,比如你能指望爪哇工廠數量不等的貨量需求,能隨時被加裡曼丹的供貨商滿足嗎?

坐擁3億人口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印尼為何還是個三流國家?

印尼經濟實力的發揮因其地理結構呈帶狀分佈而受到極大的限制。在公路、鐵路相連的情況下,蘇門答臘西北部的貨物運輸到爪哇的成本非常之高,均因國土邊緣地區與中部核心地帶距離過長,導致成本拉高。各邊緣地區間以及其他主島與爪哇核心區的溝通更是不便。

印尼除了擁有支離破碎、糟心的國土地緣結構,其陸地的地緣結構同樣糟糕。除了核心主島爪哇擁有較為寬廣的盆地外,其餘四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山林密佈,尤其是蘇拉威西島,大多為山地,僅沿海有狹窄平原。而巴布亞島其內陸更是全為高山雨林。印尼的森林覆蓋率為67.8%,更是進一步證明了其多山林少平原的地貌特徵。

一個國家大規模發展工農業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擁有大片的低地平原。印尼領土面積不算小,但大部分為海洋麵積,平原較少。這較少數量的平原還因其帶狀國土地緣的特徵被分佈在五大主島,以及數以千計的島嶼上,顯得更為稀少。

現代工業地域大規模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土地集中,這一特徵,限定了印尼難以在其支離破碎的小平原上形成大規模的現代工業產業鏈。而作為核心主島的爪哇雖以低地平原為主,但其面積也僅僅只有13萬平方公里。擁有準大國體量的印尼顯然難以憑這13萬公里的地盤邁入現代化之列。

而最後,印尼的工業發展也被其氣候限制著。位於赤道南北兩側的印尼,在赤道低壓控制下,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的顯著特徵是全年高溫、多雨、溫差小,這樣的氣候條件雖然有助於農作物的生長,但對於現代工業製造來說是個大麻煩。

高溫的氣候條件影響著人類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其效率大大降低。這就是農耕時代的印尼未成為較發達文明國家的原因。

腦力勞動者的困境得到有效緩解,得力於進入現代社會後空調等降溫機器的發明。但人類對腦力勞動者的需求始終是有限的。如,百萬人口小國的新加坡,或許國民都能待在舒適有冷氣的寫字樓裡;但印尼這樣的人口大國,2.48億人都能塞到舒適的寫字樓裡嗎,答案顯然是不能。這就註定了,體力勞動是印尼絕大多數國民的唯一選擇。

高溫是室外體力勞動者無法避免的。而室內體力勞動者中的一部分幸運兒或許能進入可以提供冷氣設備的大工廠,但工廠長時間的使用冷氣,也會導致其生產成本的大幅增加;而那些散落於各個島嶼的中小型工廠,是沒有能力承擔這樣高昂的費用,況且印尼的電力資源也不足以供應。

多雨的氣候條件對工業發展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貨物運輸效率和室外勞動的開展都被印尼每年多達三個月之久的雨季所制約著,甚至工人白領上下班的通勤也被影響著。而這所有的影響最終都會轉化為生產成本,約束著印尼工業製造的形成。

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對於擁有糟糕地緣結構的印尼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這雙重製約下,空有準大國資本的印尼,其地緣經濟實力始終徘徊於三流。

糟糕的地緣結構,導致經濟上的的相對獨立,而政治上,分離主義也是甚強。

印尼一直以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直到1950年代從荷蘭手中獲得獨立。

工業文明的發展為印度尼西亞的這片群島區域的獨立地緣板塊的整合帶來了技術上的可能。

但工業文明的技術支撐終究是有限度的。工業的力量雖能將印尼群島整合,但依舊無法徹底消除各主島間的地緣隔離。所以,印尼內部各板塊勢力之間的政治矛盾無法避免,這也加大了印尼的政治內耗。這種政治內耗在一個國家擁有獨立、完整的主權時,表現出來的負面影響是政治效率被降低;倘若國家的經濟崩潰,或者外部大國勢力進入,這種矛盾將極有可能升級從而導致國家的分崩離析。

印尼這樣帶狀且分散又各自獨立的地緣結構在軍事上也有著讓人頭疼的難題。印尼內部矛盾升級成為衝突,或者進一步白熱化爆發內戰的先天可能性非常大;這也意味著當印尼面對外部威脅時,其軍事力量很難聚集成為合力,容易被各個擊破。

龐大的體量讓印尼擁有一個成為區域大國的夢想。但鬆散破碎的內部地緣結構,降低了其實現夢想的可能。因此,在未來的日子,印尼只能在區域大國的夢想和二三流國家的現實中游離。

當然,印尼對此是不甘心的,也一直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國運。那麼印尼的這種努力,能成功嗎?如果印尼真實現了大國崛起之夢,對東南亞乃至整個西太平洋地緣政治格局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公號中的下一節《地緣政治11:印尼會不會成為西太平洋大國?》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0——印度尼西亞之第一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