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醫療改革 經濟 交通 天潤曲軸 威海網 2017-05-01

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文登區全面深化改革亮點點擊

◎記者 王曉根 通訊員 呂瑞雪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文登區堅持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為轉型跨越發展的動力源泉,深入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改革創新,持續激發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先後召開14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審議通過34個改革文件,實施推行481項改革任務,承擔並實施省級以上改革試點9項,形成了一批具有文登特色的改革成果,為群眾帶來更多改革紅利。威海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召開後,文登區委、區政府站在新起點、踐行新要求,圍繞六大戰略,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全力打造威海經濟中心。

傳統產業升級

以“智”取勝贏市場

“每個產品都有‘身份證’,全生命週期都能追溯。”天潤曲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秋明指著曲軸上的二維碼告訴記者,品質有保證,客戶信賴。

敢給產品錄入身份信息,底氣源於智能化的生產。在智能車間裡,一個個龐大的智能設備正在為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趕製零部件,生產過程均由程序控制。在中控室,一名工人通過“天潤網上工廠”掌控整個生產流程,全智能檢測和數據分析測定每臺機器的工作效率,一旦低於設定值就會自動報警。

智能化的生產解放了許多工人,原先需要人工搬運、人工跑腿的工序大多由機械手代替,原先一條線上160多名工人,現在只需要26人,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像這樣的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天潤曲軸已經建起11條,總投資達6億多元。

汽車及零部件、機電工具、工藝家紡三大傳統優勢產業正在通過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在這個過程中,文登區積極改革體制機制,大膽創新資金扶持模式,到2020年,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在科技創新、掛優靠強、智能化製造上加強對企業的扶持。同時,改變單純直接獎勵資金的方式,設立2.5億元的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和科技孵化3支基金,以資本槓桿撬動產業升級。

經過多年的轉型升級,文登區已構築起比較完備的工業發展體系,在全力培育市場主體的同時,更加註重分類培育,讓企業做專做精、做大做強。每年篩選5至10家骨幹企業開展掛優靠強,10至15家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做專做精,15至20家新興科技型企業倍增發展,5至10家企業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先後啟動實施百企升級創新發展行動、百家中小微企業梯次成長“雙百”計劃和“創業文登十百千計劃”,力促工業經濟做大做強。

數據代替人跑腿

一個窗口辦審批

“上午在網上提交申請材料,下午就能領到營業執照,幾分鐘辦妥,不用來回跑,省下不少時間。”從江蘇來文登區創業的張來鎖,對在文登區政務服務中心的經歷大加讚賞。

由於做林木種子經營業務,張來鎖領到營業執照後還需辦理生產經營許可證等。“辦理這些事項,原先需要挨個部門跑,至少十來天,現在好了,只需要網上提交申請材料,過兩天來領證就行。”作為這項改革的首個獲益者,“一窗式”改革讓張來鎖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數據多跑路,張來鎖就可以少跑腿。群眾把辦理行政審批所需材料傳到網上政務平臺,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受理後,把申報材料分發至相關部門,各部門協同審查,並在規定時限內將審批結果推送給綜合窗口,群眾在一個窗口就能辦理多項業務。

數據代替人跑腿,一個窗口受理,一個窗口出件,群眾輕輕鬆鬆就可以把審批辦完。

結合一窗式改革,文登區推行新一輪的審批流程優化和服務優化,改革原有的模塊化審批流程,項目單位可根據項目實際,自主選擇辦理方式。同時,實行市場主體設立後置許可事項聯審聯批,即企業拿到營業執照後,後置的許可事項立即反饋給綜合受理窗口開展聯審聯批,群眾還可選擇將相關證照免費快遞到家。另外,通過新上智能引導、自助查詢、網上查詢等系統,進一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對標同城

群眾享一體化發展紅利

在202省道改線工程文登營段的建設現場,20多臺山體破碎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和工程運輸車輛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202省道改線竣工通車後,將進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使文登區到市中心城區交通更加便利。

“同城化發展要求我們跳出文登,站在全市的層面來規劃建設骨幹路網,構建一體化交通運輸體系。”文登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海強指著交通規劃圖上一條條紅藍交錯的骨幹道路告訴記者,除202省道改線工程外,還將規劃建設文萊高速及聖經山連接線,中部連接市中心城區和文登區的軌道交通,西部雙島灣至南海新區的繞城高速等。

為加快實現同城發展,文登區交通的改變遠不於此。從2014年開始,威海公交集團接管文登城區公交和農村公交,推行一元票價,並開通文登城區直達市中心城區的多條公交快線。今年還將開通文登區通往臨港區、高區的公交快線。市域一體的公交線網讓公交無縫對接,讓廣大市民充分享受到公交同城化服務。

同城發展,城鄉建設與管理也要更高標準。“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共完成處置案件2.3萬多件,處置率達到80%。”文登區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負責人王書強說。市有關部門專門安排60多名信息採集員圍繞文登區城市建設管理來“找茬”,不達標的地方第一時間上傳到城市管理調度指揮中心分派整改,區裡的整改結果還要反饋回市級平臺。

建立醫聯體

北京專家來給咱看病

宋學江由於腰椎病在文登整骨醫院住了20多天,正準備出院。在這段時間裡,各項醫療費用都沒交。“現在醫改了,先診療後付費,一時沒錢也可以治病,出院再交錢,留出了籌錢的時間,還不耽誤治療。”宋學江說,初步預算需1.5萬多元,除去醫保報銷的部分,出院的時候,只需要付四五千塊錢就行。

文登的醫改始終聚焦群眾期盼。從2012年開始,文登區在全市率先推行先診療後付費改革,各公辦醫療機構每月平均為患者墊付約1000萬元。2014年10月1日起,所有公辦醫療機構、鎮村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累計為群眾節省藥費支出5700多萬元。這些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讓群眾能夠真正看得起病。

醫改的目的不僅讓群眾看得起病,更要能看得好病。在宋村鎮衛生院,居民在這裡拍攝的X光片,遠在北京的醫學專家就能看到,並給出治療方案。“不用去北京,北京的專家也能給咱看病。”群眾對醫聯體帶來的便利讚不絕口。

文登區通過探索建立醫聯體,在鎮衛生院、區直醫院、北京大型醫院之間鋪就了就醫快車道。文登區人民醫院與2處社區服務中心、8處鎮衛生院建立了醫聯體,共享放射診斷、心電診斷等資源,並從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院等累計選派100多名醫師到基層醫療機構定期坐診。

區級醫療機構在主動對下聯通的同時,不斷加強對上聯通,以區人民醫院為樞紐,建立北京阜外醫院—區人民醫院—民營醫療機構及村衛生室的遠程心電診斷系統,形成心血管遠程會診合作。同時,區人民醫院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合作建立心臟遠程實時監護系統,與北京安貞醫院合作成立疼痛中心,與北京同仁醫院開展眼科合作。區婦幼保健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合作成立專家會診中心。通過與國內知名醫院建立合作聯繫,定期邀請專家前來坐診,並隨時將鎮衛生院、區直醫院的病況傳給大醫院專家把脈問診。僅去年一年,醫聯體就完成會診3000餘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