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將迸發百億級新藍海市場,解決產業痛點問題將成行業標配

移動支付 人工智能 金融 機器學習 鳳凰文創 2017-04-13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人機連接的入口迎來了增長的爆發期,也因此受到了各路資本的熱捧和歡迎。人臉識別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一些行業的場景使用當中。比如公安領域的出入境邊檢刑偵、交通領域的機場、火車站等安檢場景;此外,教育行業的考勤制度、宿舍出入管理、幼兒園接送等等也逐步接入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那麼,具體來說,人臉識別已經有了哪些新的突破與應用?為企業提供了哪些更好的解決方案?

人臉識別將迸發百億級新藍海市場,解決產業痛點問題將成行業標配

各路巨頭追逐,人臉識別將迸發百億級新藍海市場

今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其中中國的“刷臉支付”技術是該榜單創建16年以來,首個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

BAT巨頭們對人臉識別技術早就有所佈局。2015年,阿里巴巴支付寶旗下的螞蟻金服與Face++ Financial合作研發,讓消費者在購物後的支付認證階段可通過掃臉認證。

在近期的《最強大腦》節目中,百度展示出了近幾年在人臉識別上的技術突破,來自百度大腦的“小度機器人”中擊敗識別能力超強的人類選手,人臉識別準確度已達99.7%。此外,百度官方表示目前公司在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上已經與“寶貝回家”平臺合作,來幫助走失兒童回家與協助警方工作,進行“智能打拐”。

而騰訊則成立了優圖團隊研發人臉識別技術,為QQ空間、騰訊地圖、騰訊遊戲等多款產品提供圖像技術支持。去年10月,騰訊優圖表示人臉識別技術將廣泛應用於EMS服務, “刷臉取快遞”模式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人臉識別將迸發百億級新藍海市場,解決產業痛點問題將成行業標配

近期,在酒店住宿業的“刷臉入住”功能引起了行業熱議與關注;消費者可將身份證放入讀取區,再刷臉認證身份信息,接著選擇房型,再用移動支付完成費用支付後即可入住。

在永嘉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啟用了人臉識別自證系統辦理婚姻登記業務。永嘉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原先辦證,登記員需要通過肉眼核驗身份證照與本人、戶口簿信息是否相符,並與結婚照進行對比,耗時較長,啟用該設備後,只用刷一刷身份證就能進行對比核驗,操作更加快捷、規範,辦件效率得到極大提高。

此外,人臉識別技術也落地到了高校的考勤管理系統中。2016年,西安郵電大學啟用了“智慧教室考勤系統”。每個學生在上課時在門口進行刷臉認證:鑑別系統通過機器上的攝像頭捕捉刷卡同學的畫面,再與存檔照片作對比,進行考勤記錄。今年4月,浙江理工大學宣佈將百度雲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到圖書館管理中。校方表示:相對於過去校園的IC卡識別、指紋識別等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將對物的識別上升為對人的識別,對於各大高校而言,也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管理創新。

“和指紋驗證、虹膜識別、DNA驗證等生物識別技術相比,人臉識別技術更加易用。普通攝像頭即可作為採集人臉信息的傳感器,且用戶不需要接觸設備,使得這項技術更易於被接受,推廣前景十分樂觀。”曾開發出世界第一人臉識別算法的格靈深瞳首席技術官鄧亞峰表示對人臉識別行業的發展十分看好。

由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前瞻和投資分析報告》預計,未來5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平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到2021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元左右。如果一個人一年要完成上千次的身份認證,比如購買火車票、飛機票,金融機構的開戶、登錄、支付、轉賬等等,再乘以中國人口基數,未來人臉識別有百億乃至千億級別的市場是完全有可能的。

對於其盈利模式,有業內專家表示:“從盈利模式上看,提供人臉識別技術的公司,主要是兩種收費方式,一種是收取一次性技術或軟件購買費,一種是按技術使用次數收費。”

人臉識別將迸發百億級新藍海市場,解決產業痛點問題將成行業標配

人臉識別“碰撞”金融市場 ,解決產業痛點成為行業標配

可以說,人臉識別技術為金融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國內已有多家銀行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在招商銀行、上海銀行等一些ATM機上,如果用戶沒有帶卡可以從ATM機上刷臉認證取款。而中國銀聯也聯手了Linkface打造了關於人臉識別的新產品,並在一些地方銀行展開了試點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人臉識別技術為互聯網金融、信貸行業解決了用戶隱私與安全性問題。比如,一些用戶會拿其他人的身份證偽造借款;而更惡劣的是,有黑客們會盜取用戶資料,在市面上進行公開買賣,同時也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不良風氣。

不論是傳統金融領域,還是互聯網金融,“在線化”是兩者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線身份核實”和“電子合同效力”是在線認證的兩大難題。而人臉識別技術的推廣會在根本上改變整個金融行業業態, 解決了線上放貸中最核心的風控部分,這也意味著,人臉識別正在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基礎設施”。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2020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未來幾年人臉識別技術有望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標配,從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打開巨大的市場空間。

人臉識別將迸發百億級新藍海市場,解決產業痛點問題將成行業標配

人臉識別安全性能仍飽受爭議,多維度“複合識別”為大勢所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臉識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行業的痛點問題,但人們對於人臉識別技術本身仍舊保持質疑。

在今年的315晚會上,人臉識別技術遭遇“重創” 。主持人在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獨家技術支持下,僅憑一張觀眾自拍照就上演了現實版“換臉術”,成功攻破人臉認證。《大西洋月刊》也在近日發表文章,稱指紋識別、面部識別等身份驗證方式仍然容易被黑客攻破,致使人臉識別又遭遇了一輪質疑的風波熱潮。業內專家表示:相比漏洞可能造成的“盜刷”風險,人臉識別技術採集的大量的帶有唯一性的生物特徵數據被盜取,才是這種生物認證方式真正的“痛點”。

對此,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林元慶對百度公司的人臉識別閘機做了親身實驗以此作為迴應。林元慶表示隨著技術的提高,機器對真人的分辨度也會愈來愈高。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研究協理儲於超認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人臉辨識系統,採用的都是舊式2D人臉辨識技術,存在可能利用照片或影片就可順利通關的疑慮,形成安控上可能的漏洞。但近年來越來越多廠商投入3D的人臉辨識方案,將會有助於提升辨識的準確率與安全性,因此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因此,“複合識別”的建議呼之欲出,專家們認為將各大識別技術的有效結合才是當下最佳的解決方式。艾媒諮詢董事長張毅認為,不論是指紋識別還是人臉識別,單獨使用時都有破解方案,但將兩者結合,就很難攻破。

360人工智能研究院視覺分析專家邱學侃建議相關技術廠商,不僅要關注人臉比對的準確率,還應關注活體檢測及人臉識別系統的使用場景,提高研發能力。在高級別安全場景使用時,應當將人臉與聲紋、指紋、虹膜及其他生物認證信號相融合,多個方面同時發力,從而提高安全門檻,保障用戶安全。

對於人臉識別技術在未來的突破與發展,林元慶提出設想:“比如以後我們到了機場,也許就能夠大搖大擺地進去,由機器自動判定這個人是否與證件上的信息相符,而不是排隊等待工作人員人工判斷。”林元慶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除了已經實現應用的烏鎮,在我國其他一些景區也會陸續看到“刷臉閘機”。

文:李海丹 編輯:李靖

┏本文由鳳凰文創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署名

┗與我們互動,請關注微信公號“鳳凰文創洞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