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世界,內容的贏家卻是今日頭條

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世界,內容的贏家卻是今日頭條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keso 怎麼看(微信 ID:kesoview),轉載已獲得作者授權。

8 月 23 日是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 5 週年的日子,我在那天上午發了條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上線5年了,世界已被改變了很多。”這是實話,我不知道別人,我自己的大部分手機閱讀,來自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世界,內容的贏家卻是今日頭條

目前,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公眾號數量大約已有 2000 萬個,稱之為中國第一大內容平臺,並不為過。早在 2014 年,張小龍在闡述公眾平臺的設計理念時曾說,希望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一個生態系統,一個動態的系統。因此,公眾平臺沒有入口,不做公眾號分類、排序和推薦,對公眾平臺上產生的內容,不做任何內容運營。

微信公眾平臺是原創保護做得最好的內容平臺,沒有之一。微信公眾平臺為保護優質原創內容做了大量工作,2015 年初,原創聲明和讚賞功能上線,這是內容平臺第一次專門為優質內容的創造者而設計的保護和激勵機制,同時,微信公眾平臺的侵權投訴和申訴機制也是所有內容平臺中做得最完善,運轉最正常的。

5 年來,微信公眾平臺的首頁上,一直掛著那句口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為個體賦能,為個體提供舞臺,我們習慣於把這個時代,稱作“自媒體”時代。但是,根據企鵝智酷 2016 年發佈的《微信影響力報告》,72.7% 的公眾號運營者為企業和組織機構。高潮後發現,關於“自媒體”的動人傳說,其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世界,內容的贏家卻是今日頭條

其實,張小龍所說的那個“去中心化的系統,生態系統,動態的系統”,十幾年前就已經存在過,它的名字叫 Blog。Blog 在全世界的命運大同小異,數年間逐漸從喧譁走向沉寂,大多數企業運營的 Blog 服務,要麼黯然關閉,要麼名存實亡。

今年被業界視為內容創業的爆發年,知乎、得到、喜馬拉雅 FM、分答等內容付費產品各有斬獲,不少人認為,內容付費的風口已經形成。今年,今日頭條從估值 110 億美元到估值 220 億美元,僅僅用了 4 個月。而這一切,都和微信公眾平臺無關,與微信公眾平臺相關的,是公眾號紅利消失,是公眾號大號格局固化,是與 Apple 博弈後 iOS 平臺的讚賞功能被撤下,是遙遙無期的付費閱讀功能。去年,新榜發佈報告稱,微信公眾號的活躍度持續下滑,超過三分之一的公眾號屬於停止更新的“殭屍號”。

細究起來,正是微信公眾平臺激活了這一輪內容的創造和經營,也是微信公眾平臺疏導了用戶的付費意願,等到萬事俱備,東風也來了,摘果子的卻是別人。我擔心的不是風頭被今日頭條奪走,我擔心的是,公眾平臺也像 Blog 一樣,從喧囂走向沉寂,在背景中褪色。

張一鳴願意花 2000 萬去挖號稱“快手一哥”的 MC 天佑,因為他堅信,流量即價值;張小龍卻說:“流量大的未必是好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未必能獲得巨大的流量,所以從平臺角度我們會去扶持它。”張一鳴願意用各種手段引誘有人氣的公眾號作者去今日頭條開設頭條號,張小龍卻因為公眾平臺的手機應用沒有做到讓不熟悉互聯網的人也能輕鬆上手使用,而不同意將已經內測了很久的公眾平臺應用正式發佈。

這兩個人對“價值”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公眾平臺真的輸掉了內容這場戰役,再高的價值,也會失去依託。

張小龍曾說:“我們是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建造一個自己的宮殿。森林是一個環境,讓所有的生物或者動植物能夠在森林裡面自由生長,但它們不是我們培育出來的。”如果樹可以做出選擇,我希望種樹的人擁有森林,而不是伐木者擁有森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