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同情心是道德的真正來源

叔本華:同情心是道德的真正來源

哲學就是要對萬事萬物刨根究底,追問事物的本質。那麼,萬事萬物的本質是什麼?叔本華認為是意志。

意志表現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就是要自我保存,努力追求自身的生存、健康和舒適。叔本華將意志的這種自我保存的傾向稱為“利己”。

利己是生物的本能,當然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本能。不難發現,我們終身忙忙碌碌,最根本的驅動因素還是這種利己之心。

當一個人的利己之心無限膨脹,就成為了貪慾,由此引發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戰爭。小說《三國演義》裡,曹操說“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負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霍布斯稱社會是“所有人與所有人的戰爭”,也是這種狀態的最佳描述。

但是,我們無法否認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人與人之間還存在著真正的道德行為。友愛、仁慈、正直、誠實……這些道德行為畢竟是真實存在的。有些人甚至為了救別人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前邊已經說過,哲學就是要追問事物的本質,那麼道德的本質是什麼?或者,換個問法,道德的來源是什麼?

在某些宗教徒眼裡,做好事死後可以上天堂,做了壞事死後就要下地獄。這種道德本質上是一種買賣行為。

如果是因為這種心理而做出一些符合道德的行為,就相當於在銀行裡存下一些資金,死後可以得到利息的回報。

所以這種行為從根本上說還是利己的,並非真正的道德行為。

因此,叔本華認為必須放棄上述這種神學的道德觀,從現實中人類的行為來考察道德問題。

為此,他將人類行為的動機分為三類:利己、惡毒、同情。

叔本華:同情心是道德的真正來源

利己就是希望自己快樂。利己的性質是中性的,是生物的本能,就連孔聖人都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見,聖人也也承認人的生物屬性的,有些人攻擊儒家禁慾什麼的,是讀書不認真的緣故。

但是利己的行為不具備道德價值。當一個人的利己之心膨脹過度,還會做出非道德行為。

有一點要指出來的是,有些人表面上做出的行為似乎很有道德,但是他們本質上還是利己。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都要面臨兩重壓力:一個是國家法律的管制,還有一個就是個人的名聲。

有些人的道德行為是為了避免法律的懲罰,還有些人的道德行為是為了贏得個人的良好名聲。在叔本華看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因為只有脫離個人利害關係而做出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

惡毒是另外一種不具備道德價值的行為動機。惡毒與利己的區別在於,利己是為了自己得到好處,而惡毒純粹就是為了讓別人痛苦,自己卻得不到什麼好處

惡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很多人經常誹謗別人,捏造謠言,傳播別人的是非,但是自己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惡毒的兩個來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這是兩種非常卑劣的心理。說起嫉妒,我就會想起很多宮鬥劇裡的那些妃子,她們為了爭寵而玩弄出各種心計手段,甚至會傷害別人的性命。

至於幸災樂禍,那就更加常見了。叔本華在談到關於朋友的時候說到:沒有什麼比告訴別人我們剛剛遭受了一樁巨大的不幸,或者向別人毫無保留地透露出自己的某些個人的弱點,更能確切地使別人得到好的心情了。這是反映人性的典型例子。

同情就是希望別人快樂,這種行為的動機是道德的真正來源。只有發自同情的行為才具備真正的道德價值,其他任何動機引發的行為都不具有道德價值。

同情就是我們對其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出於這種動機,我們會竭力消除他人的痛苦,盡力幫助別人,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仁愛、公正等真正的道德行為都是出自這一動機。

每個人的行為動機都屬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中的一種,或者它們之間的組合。這三者在不同人的身上佔有不同的比例,一個人身上同情的佔有比例越大,他也就越善良高尚,相反,惡毒在一個人的身上佔有的成分越多,這個人也就越邪惡。

前面說過,哲學就是要追問事物的本質,我們現在明白了同情是道德的基礎,接下來就要問,同情的本質是什麼?

有些心理學家用移情作用來解釋,但是這個解釋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因為從理智上我們清楚,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就像泰戈爾的一首詩裡說的,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那麼感同身受的同情是怎麼產生的呢?是意志的作用。因為人我之間的分別只是表象層面的,在意志層面,我們都是同一的,萬物是一體的。所以,道德實質就是看透了人我之間的這種無差異性。

聖人,就是洞察了個體化原理,認識到了世界的本質,知道萬物是一體的,所以他們會盡力去幫助別人,解救世人的痛苦。因此,蘇格拉底為了教導青年不惜犧牲性命,耶穌為了傳教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孔子周遊列國奔波一生,釋迦摩尼更是費盡一生說法,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更是到處講學……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的重點:

1,世界的本質是意志,人類的利己行為是意志的表現。

2,人類行為的動機分為三類:利己、惡毒、同情。

3,道德的真正來源是同情。

4,同情的本質就是意志的同一性,萬物一體。

叔本華:同情心是道德的真正來源

作者:江城小兵
微信公眾號:叔本華哲學智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